关于意象派和九叶诗派的对比研究

2020-06-11 00:36周悦员秦昱
北方文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意象派对比

周悦员 秦昱

摘要:随着英语的广泛应用,了解一些英语文学知识非常必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社会背景、代表作家、詩歌构成三个方面以及两派中意象的不同表达对比中国的九叶诗派与英美意象派诗歌中的异同及各自的特点。展现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性。

关键词:九叶诗派;意象派;对比

意象派是20世纪初在英国兴起的现代诗歌流派。九叶诗派是产生于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的诗歌流派,它揭示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趋势和深入发展的轨道。两者都对当时的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站在当代学术的前沿,对这两派诗歌进行对比研究,并从中概括其异同将有利于加强中西跨文化交流。(1)

一、社会背景的对比

意象派是20世纪初在英国兴起的现代诗歌流派,1908—1909年传入美国和苏联。代表作家有:休谟、庞德、艾美、叶思宁等。而意象主义的产生是对当时诗坛文学风格的否定,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在19世纪末的英国文学舞台上形成了一个整体,新浪漫主义应运而生。意象派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 世纪初期,传统诗歌,特别是浪漫主义维多利亚诗歌,因为盲目模仿济慈和华兹华斯,使其理论成为了装腔作势的死板伦理。但是庞德以及他的意象主义对诗歌创作提出了“反常规”、“创新”。在20世纪,波格森成为大众潮流,这是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改变了文坛。意象派的创始人休谟是向博格森学习的。由于意象派诗人大多经历了象征主义诗歌的创作,所以在理论上也有人将其视为象征主义诗歌的一个分支。目的是反映出在短的时间内,抑制明亮的图像,不再掺杂任何教导的成分以及笼统的感情。所以,诗歌言简意赅,内容主旨明晰。一首诗往往仅有一个或多个的意象。意象学派认为,它是从象征符号走向实体世界,把重点放在诗歌意象本身上,我们称其为体现,让情感与思想在意象中融合,自然地、毫不犹豫地瞬间显现出来。(2)

九叶诗派又称为中国新诗派,是在抗战后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有着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诗的流派,这是有组织的“中国自由方言诗体”。在1940年末,它追求现实与艺术、感知和理性的平衡。与意象主义最大的差别在于它更加地理性追求现实。战争不能消灭诗歌,物质的贫乏、生活的挤压也不能彻底摧毁诗人探索诗歌发展道路的可能性。战时,在西南联大一批新诗诗人证明了自己对诗歌存在的思考和创造,努力开拓新诗存在的空间。它揭示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下降趋势深入发展轨道。随后,他们成为天津诗歌创作的主力。在上海也有一群年轻的浪漫主义诗人,也从现实主义诗歌写作转向现代主义诗歌写作。1947 年,南北诗人终于合二为一,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其核心成员都接受了高等教育,研究西方语言文学,有着很深的中国和外国文学修养。

二、代表作家的对比

意象派代表作家有:休谟、庞德、艾美、叶思宁等。庞德(1885—1972)是意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16岁时,他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刻苦攻读罗马语言文学。1906年去了西班牙,回国后在印第安纳州当大学教师。几个月后,他离开美国去了欧洲。他认识很多伦敦的作家和诗人。1914年,他创编了《意象派诗歌选集》。1909年,庞德在伦敦出版了两本诗集,庞德诗歌的出现,使得英美现代派诗歌变得流行起来,他对中国古诗词、儒家思想和日本戏剧剧本的翻译以及介绍,在英美文学中掀起了一股热潮。他还让他们爱上了东方文学,他的哲学为其后来成为英美文学大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推荐。此外,他还对后期叶芝文体的形成产生了明显的影响。(1)

九叶诗派的诗人主要有穆旦。1940年,他毕业于西南大学外语系,入伍两年后担任翻译。1948年,他留学美国。1953年,他回到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期间发表了的许多俄文和英文著作。他是这一代诗人中最具活力的诗人之一。他先后出版过的三部诗集,这些作品使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生了更大的发展变化。艾青评价“九叶诗派”的核心成员,“在思想引导上,他们坚持与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和谐共鸣,主张维护诗歌与生活现实的平衡,但不满足于粗线条的表现描写,追求深入的现实表现;在诗歌技巧的探索方面,他们喜欢接受西方诗歌,特别是Ai Luete,李尔克,Orden等的艺术经验,构造新的适应时代表达情感和形象的语言系统,带来的诗意世界的新变化。”(2)

三、诗歌的构成对比

意象主义诗歌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其一是意象层次: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有序性、有步骤地把意象结合起来。例如,中国的诗《智利之歌》从山到草,从天到地,形象鲜明,层次分明。庞德的《敬礼》:“一个有活力的和完整生活,我看到渔夫在阳光下野餐,我看到他和他随和的家庭成员一起,他们待在一个地方,我看到他们咧嘴笑着,甚至听过他们的不羁的笑,但我比你更快乐,他们比我更快乐,我可以看到鱼在湖里游泳。甚至没有衣服。”③在这里,鱼是最自由的动物,鱼在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无拘无束,出生时还没有穿衣服,当时渔夫在湖里抓鱼,他们去野外吃东西,他们和邋遢的家人住在一起,笑得不雅,等等。诗人通过这些对比,倡导现代诗人必须看起来像水中自由的游鱼,摆脱过时的诗歌与旧法律法规来创建新的自由诗歌。

其次,图像叠加。意象派诗歌巧妙地将具有相同本质意蕴的图像折叠起来,将相同意蕴的图像集合起来构成具有美化、定义、类比关系的图像。而且,庞德很久以前就为一个情人写过《少女》:“树就这样在我手里生根发芽,树叶渐渐蔓延到我的手臂。树在我前面向下生长,树枝也从我的身上长出来了,就像手臂一样。你就像树,像苔藓,像紫罗兰。你就是一个孩子,而世人的这一切看起来都是愚行。”(4)诗歌首先以树的形象奠定活力的基调,用叠加和美化来修饰“我”,再用苔藓、紫罗兰的叠加和美化“树”。显然,树的形象是小女孩和她的爱的象征,它看起来像美丽的苔藓紫般的青年,看起来像绿色充满了活力,这些都是“我”涂上我的成长和生活,虽然这些事情拼接起来看上去像一个毫无根据的愚蠢的谈话。在各种意向的重叠中,让读者感受到了紫罗兰少女的美丽温柔,树叶苔藓生命的力量。(5)

最后,将意象融合。将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两个明显的意象并置到同一个地点里,激发引起他人更深刻的感受。休谟说:“两种意象的巧妙结合,就如同视觉上的一场精彩的和弦演奏。”(6)他们的结合使人们得到了一个仿佛具有各种不同形象的人。不同的意象并置引发了从同一意象中分离出来的情感情绪,具有一种全新的感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这两个不同流派的现代诗歌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意象派作家的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与九叶诗派虽然各有不同。意象派虽然没有具体的理论,但有自己的意象派宣言。他们相信诗人的个性表达会比传统形式的自由诗体有更好的发挥,他们有绝对的自由去创作。他们创造了一种坚硬而清晰的诗歌,以新的态度表达,他们用暗示代替了坦率的表达。而九叶诗派则是追求现实主义和现代派的结合,具有鲜明的反叛色彩,写作风格也多样。通过两个诗派的对比研究,有利于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

猜你喜欢
意象派对比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浅议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
浅析杜利特尔的两首诗
明明暗暗香浮动:对《在一个地铁车站》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