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认识浅析

2015-09-10 07:22张雪瑞
考试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教学策略

张雪瑞

摘 要: 教师与学生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作者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教师方面主要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转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阅读文言著作;学生方面要消除怕困难的心理,学会自主学习。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教与学 现状分析 教学策略

1.引言

文言文作为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明文更迭中,为我们了解、认识古代思想、生活、文化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可以说文言文是古人留给今人的一笔精神财富。在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集中在字词、句式的理解、运用和翻译及对文言文中传递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的理解上。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笔者清楚地认识到文言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传递出的文化力量,因此,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文言文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来讲,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更重要的是从古人的言语对话间学习他们的智慧,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内化到自身的认识中,做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在初中阶段打好文言基础,掌握一定的文言词语、句式,可以使学生在中考时轻松地应对文言文阅读;升入高中后,学生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为高考做准备。就近距离的目标看,在初中文言文阶段学习文言文、夯实文言文基础是十分必需的。此外,与古人的用语言辞相比,现代人的表达显得非常苍白、贫乏和啰唆,如掌握一定的文言词语,就能在交际中凸显自己的语言才能,这在日后的工作和交际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在初中阶段打好文言文基础,不仅为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且为走向社会提供了有利的竞争条件。

3.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在反复的备课、讲解中教师会感到枯燥、乏味,学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而觉得文言文学起来非常无趣、无用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阻碍。具体看,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加以分析。

3.1教师方面的影响

从笔者教学的实际经验总结和分析看,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对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有十分大的作用。由于受到传统固有思维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搬用自己上学时教师讲授文言文的方式:首先介绍作者及写作的背景,然后串讲字词、翻译文章,之后是分段分析,最后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虽然与教师有互动,但多数是处于被动的位置,学生学习的主体功能没有有效发挥。这种程序式的讲解枯燥无味,致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文言文的意识和兴趣。

3.2学生方面

对于初中生来讲,不想学习文言文最主要的不是因为文言文难学、没有用处,而是因为受惰性思想的影响。由于文言文在句式和理解上同现代的白话文作品有许多不同,要深入地理解一篇文章,学生要掌握大量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并且清楚地把握字词、句子的活用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学生产生逃避的惰性思想。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不求甚解,仅仅从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的应付态度对待学习。这种思想使得他们对学习文言文没有兴趣,学习文言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高。

4.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以上笔者分析了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以及在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效率比较低的两方面原因:教师陈旧的教学方法;学生面对难题的退缩思想。因此,要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要着力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只有首先解决好这两方面的问题,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与学的现状才会有较大的改观。

4.1教师方面

4.1.1提高课堂教学兴趣

由于文言文的字词、句式同现代白话文相比在一些词语的用法和意思都已发生改变,这就使得本来接触文言文就少的学生在理解上更困难。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通俗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故事可以是文言的也可以是白话的。对于一些篇目较长、人物关系复杂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再现。

4.1.2转变教学方式

虽然课程改革后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许多,但是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式仍旧是多数的。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主动接受一些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合理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知识。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强化对学生学习主体功能的认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4.2学生方面

虽然文言文同白话文有很多不同,学习起来有诸多困难,但要学好文言文必须消除这种畏难的心理。只要静下心及时将所学的知识点加以总结和复习,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文言文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文言文的动力才能够增强,才能更好地发现文言文的美妙之处。此外,学习文言文也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对文章进行预习,对于一些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义的理解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完成。而对于一些句子翻译,则可以做大体了解,这样就能在听课中做到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汤英惠.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6.

[2]邱展祥.构建高效课堂,感受古文神韵——浅谈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策略[J].广西教育,2012:2.

[3]殷秀得.初中文言文教学之尴尬:目的不清,各行其是[J].现代语文,2012:10.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