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实施幸福教育的有益尝试

2015-09-10 07:22马莲
考试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幸福教育

马莲

摘 要: 作者曾在班级里做过调查,调查的问题是你是否觉得幸福?幸福的源泉是什么?或者造成不幸的根源是什么?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幸福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家庭,而认为自己的幸福来源于学校的寥寥无几。学校教育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幸福教育观,实现教育从知识本位向幸福本位的转化,把幸福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都能从教育中感受到幸福,这对于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 幸福教育 主观感受 幸福校园 创造发现

笔者曾经在班级里做过调查,调查的问题是你是否觉得幸福?幸福的源泉是什么?或者造成不幸的根源是什么?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幸福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家庭,而认为自己的幸福来源于学校的寥寥无几。很多学生根本感觉不到教育的幸福,相反他们认为自己不快乐的根源恰恰是来自学习,比如学习负担重,学校生活枯燥;成绩不如别人,觉得自卑;没有好朋友等。现在很多学生因为升学没有希望而慢慢放弃学习,放弃自己,完全对学习失去兴趣,主要表现为上课的时候说话,或者无精打采想睡觉,逮到机会就想走动,到校的时候想迟到,老师提前几秒钟下课就拍手叫好,讨论问题的时候等着别人的答案,写作业的时候想抄别人的,打扫卫生的时候磨磨蹭蹭,不想动手,周末整日泡在电脑前,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的学生还出现逃课、旷课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无疑,缺乏幸福感是主要原因。这样的调查结果警示学校教育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幸福教育观,实现教育从知识本位向幸福本位的转化,把幸福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都能从教育中感受到幸福,这对于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来说是大有裨益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体验到幸福?

一、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如正面的肯定和反面的肯定,还有复杂的肯定形式,比如有一个学生家里发生一件不幸的事情,但若有很多师生与他分担不幸,他却同时又是幸福的。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区分高尚的幸福观和庸俗的幸福观,比如有些学生认为:“幸福是住着豪宅,父母上下学开着轿车来接,此外还有很多很多的零花钱等。”这种把幸福寄托在外在的物质上,幸福就成了没有根的浮萍。因此,我们要把学生对物质享受上的追求提升为精神美化上的追求,这样才能使其获得持久而深刻的幸福体验,进而形成高尚的幸福观。所以教师平时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幸福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幸福,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

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语文教学有两难:其一,知识繁琐,既要重视字、词、句、文等的记忆和理解,又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二,学好语文比较困难,它不跟数学和英语学科一样,经过短期学习,会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很多学生学了很长时间,成绩提高并不显著,从而导致很多学生不愿学习语文。因此,有些语文教师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这就形成恶性循环,在这样的思想的支配下,学生怎能感受到幸福呢?又怎能爱上学习呢?

三、小学语文教学怎样实施幸福教育

鉴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自教学的第一天起,就树立“一定要把小学语文课教好”的理念,始终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教,方能见真功夫。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把幸福教育作为自己的执教理念,认真践行。

1.做幸福的教育工作者。要让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到幸福,那么首先老师应该觉得教育学生是一种幸福。只有一个自己充满阳光的老师才会让她的学生在她的课堂中感受到温暖,因为人都是相互的,你的每一种情绪、表情抑或动作都会感染到你身边的人。学生喜欢那些喜欢学生的人,所以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幸福感的人,一个因为跟孩子交往而感到幸福的人。

2.让学生爱上你的学科。事实,每一个优秀的教师都非常关注学生是否喜爱自己的学科,并想方设法地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学科。一个人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很重要。如果遇到一个可以帮助自己发现才能的老师,则是一种幸运。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爱上自己这门学科呢?我认为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都需要老师认真地对待与呵护。教师绝不能上没有准备的课,课堂是反映教师修养的镜子。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每一堂课都对学生的发展有益,才不会让学生感到空洞、乏味。一节有准备的课和一节没有准备的课,上出来的效果差距是非常大的。

3.营造融洽和谐的校园氛围。师生之间的关系要融洽和谐,教师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益友,把自己的那份幸福快乐传递给孩子;而领导和教师之间也应该融洽和谐,校长应该把幸福送给老师,给予老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享受幸福的空间,培养老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幸福溢满校园。

4.幸福要靠学生自己发现、创造。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很难被他们体会出来,只有通过他们自己动手去做,领略其中的艰辛,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其实,幸福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关键是如何发现它,感受它。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一个人对生活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对身边的事物心存感激,那么其感受能力就强,就更容易体验到幸福;反之,一些学生虽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对人生的方向和生活的意义一片模糊,以至于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整天怨天尤人,从而产生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因此,要让学生学会体检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幸福,从而懂得自己创造幸福。

实践证明,要做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知识。各位同行,我再次提出倡议,为让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温馨港湾,让我们在心灵里点亮幸福的灯盏,用崭新的理念、饱满的激情和无穷的智慧实践幸福的课堂,拥抱幸福的明天。

猜你喜欢
幸福教育
现行高考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与反思
现行高考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与反思
现行高考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与反思
“幸福教育”的实践探索
关于幸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几点认识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幸福教育课程:儿童个性发展特需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海军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论以幸福教育为基本指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