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与实践

2015-09-10 07:22陈红霞
考试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工具书习惯语文

陈红霞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做了很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良素质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知识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形成。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下面我谈谈想法。

1.提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既是心理准备,又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必要的预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接受程度,而且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好习惯。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准备,这样上课时自己才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新知识的接受。

2.质疑发问的习惯。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向老师质疑、发问,没有弄懂问题时,不要得过且过、羞于开口,要善于发问、大胆地问。如果学生平时有不敢问、不善问的缺点,就鼓励他问,一旦有些问题的解决是通过问询教师、同学得来的,我们要给予鼓励。

3.勤于动笔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告诉我们,无论课内课外,无论看书听课都要勤于动笔。动笔可以用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之后,可以是批注,在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古人读书注重眉批,因而留下了大量评点古籍的宝贵遗产。另外,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简单,都要记录,坚持数日,就养成习惯了。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开头可以非常简单,之后逐渐复杂,写成片断,甚至写成完整文章,关键是培养习惯。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4.细心观察的习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语文的“源头活水”。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5.背诵的习惯。南宋杰出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又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我不赞成死记硬背,但是记诵确实是青少年在记忆黄金时期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课本所选的中国古典诗文,让学生尽量都记诵。学生如果能记诵大量古典诗文,将受益终身。这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良好方法。

6.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许多学生阅读和写作时对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囫囵吞枣,影响对文章的正确理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依赖心理。让学生经常带《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常用工具书。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则要求自己动手查工具书。这样逐步养成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7.认真书写文字的习惯。书写不仅能体现出个人的语文功底,而且能展现出个人的文化素养。俗话说:“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点一滴学做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悉心指导并严格要求学生将字写规范清楚、匀称、整洁。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要清楚分明;注意字的结构,把字写得各部分均衡匀称,大小比例适当;掌握字的笔顺。写字时态度要认真,姿势要端正。字迹应整齐美观,不乱涂改,保持纸面(卷面)清洁。学校应定期举行展览评比,褒扬优秀者,督促字迹潦草者,纠正其不良书写态度和习惯。

8.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复习在学习中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是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专家计算过:人的初次记忆只能在脑海中停留1到2天,再次记忆,也只能停留15天左右,只有一遍又一遍地经常性去看、去记,才能牢牢地把知识记在脑海中。因此学习中只有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才能牢记心中。

9.广泛阅读的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对于他们独立思考及自我教育能力发展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是他们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曾说:“我们必须让青年人养成一种能够阅读好书的习惯,这种习惯是一种宝物,值得双手捧着,别把它弄丢了。”因此,我们要不断挑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以语文学科开展的“大阅读”活动为契机,我们定期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经常开展形式各样的读书活动,对引领学生阅读大有裨益。

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活动的积累。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会自始至终保持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能会出现习惯随意化,甚至好习惯慢慢演变成坏习惯。因而,教师应当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及时发现学生习惯的偏离,注重细节,精益求精,通过不断强化练习,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方面有许多项目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总之,千习惯,万习惯,让大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才是最佳目标、终极目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格。

猜你喜欢
工具书习惯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上课好习惯
诗词工具书二种
诗词工具书二种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好风凭借力伴我泛书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工具书的指导
网络时代工具书阅览室的建设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