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理念与时俱进

2015-09-10 07:22陈书安
考试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理念初中历史

陈书安

摘 要: 初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转变理念,与时俱进。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理念 优化课堂

初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社会变革和新课程理念探索、研究课程改革中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即打造新课堂,赋予课堂教学与学习新的文化内涵,探索课堂教学新的时代功能,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重视中学生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现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教学理念要转变

教学理念对教学起到指导性作用。教学创新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为了适应历史教学新形势的需要,必须遵照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要求,创新历史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教师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与新课程教学理念接轨。传统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学生“学”的手段,结果是教师惯于“一言堂”,学生惯于洗耳恭听;教师只求讲深讲透,学生忙于强记强背、被动接受,全然没有思考与反复认识的余地。教师不辞辛劳地讲完一节课后,许多学生对一些重要知识仍不甚了解。可见它严重扼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因此,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

二、师生关系要和谐

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在学习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师生关系抑制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师生关系紧张,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首先,将教师与学生置于平等地位,二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其次,师生应该是朋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和民主意识,在平等基础上相互协作。最后,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新型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满足初中历史教学新形势的要求。

三、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

新课程教育理念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倡学生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式学习。如学习《动荡的中东》一课时,向学生提问中东地区的矛盾有哪些?如何正确认识“历史”这个因素有一定难度,学生讨论效果不好,我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启发提问:回顾中东地区历史?引入四次中东战争,理解历史的因素。除了精心设疑之外,我还鼓励学生质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在自主学习课堂中,我依据这一理论,大胆鼓励学生提问题。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采用竞赛方法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四、课堂上多鼓励学生

中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但他们自尊心强,常常会因为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或困难而失去自信心,久而久之,就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对教学难度的把握。除了规定总的教学目标外,还应根据学生个性规定不同近期目标,当这个目标实现后,立即提出一个新的、已提高了的近期目标。当然,这些目标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来的,只要学生认真努力就可以达到。这样就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追求之中,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自己学习充满信心,从而提高学习兴趣。鼓励性语言在课堂中是最常用到的,教师应经常给予鼓励性和肯定性评价,内容合理的要肯定其内容,如“你说得很好”,“这一点非常对”;如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要以委婉方式给学生指出来,明确今后应努力方向和注意问题。学生既增强信心,又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做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把历史课学好。

五、课堂结构要优化

一节课能否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有渊博的知识和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就是取决于课堂结构的优劣。通常一节历史课教学,预习导学可用5~8分钟,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自学、思考和研讨,使学生初步了解教材,解决部分问题并发现新问题;课堂研讨可用15~20分钟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并在教师点拨指导下解决核心问题和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教师有意设置的问题;巩固练习可用10~15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达标测试,教师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在拓展提升中解决全部问题;课后拓展延伸立足课内、课外相结合,教师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问题,供学生课后拓展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科学的课堂结构,这样合理的时间安排,不仅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能较快地实现预期学习目标。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教学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为当前历史教育开辟一个全新的舞台。

猜你喜欢
优化课堂教学理念初中历史
多媒体优化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