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的研究与应用

2015-09-10 07:22刘彬彬单佳平
考试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数据挖掘技术

刘彬彬 单佳平

摘 要: 本研究首次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研究与应用中,以过去五年宁波考点报考全国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的报考数据库为基础,采用SPSS数据挖掘技术对在职人员报考硕士研究生的现状、相关性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对在职人员报考趋势进行模型预测分析。最后,分析报考生源结构、社会影响和变化趋势等因素,为在职研究生招生培养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在职研究生 招生信息 数据挖掘技术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方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愈发凸显。大量在职人员选择在岗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与核心竞争力。以宁波为例,2008年至今宁波地区报考在职研究生的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由2008年的1940人增加至2012年的3056人。由此可见,地方对于在职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十分强烈。如何更有方向性地挖掘有意报考在职研究生的生源,提高在职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重要议题。

当前关于研究生教育与地方服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从传统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研究生教育理念改革和培养课程优化等观点和措施[1];有研究者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管理模式进行对比,提出我国需加强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观点[2],或者剖析国外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与地方服务的工作特点,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经验[3],诸如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4]等。但这些多数是指研究生教育的知识输出体现,而从已掌握的研究生相关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且能反映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趋势和特点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数据挖掘技术现在已发展为成熟的信息科学技术,并已应用到高校管理研究中,如教务管理系统[5]、图书馆管理系统[6]、科研管理系统[7]和财务管理系统[8],而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研究生报考信息系统中的研究尚为空缺。

因此,本研究对过去五年宁波考点所有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的报考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不仅可以掌握所在地区在职研究生报考的总体规模、变化趋势、生源分布等信息,还可以掌握未曾觉察到的内在联系与社会动态,预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为高校的招生培养和政府人才建设的统筹投入提供翔实可靠的参考意见。

1.考生现状分析

(1)年龄段分析

以2012年宁波考点在职联考的考生数据为例,宁波考点在职联考的总报考数为3056人,年龄在25岁至30岁之间的考生最多,人数为1389人,其次是年龄在30岁至35岁的考生,人数为1044人。由此可知,25~35岁年龄区间的考生本科毕业后积累了几年工作经验,基本是单位的骨干人才,在事业上充满干劲,有进修学习目标和动力,因此,他们是报考在职联考的主要人群。

(2)考生的工作单位性质分析

根据常用的工作单位性质分类,将考生工作单位性质分为10大类,A行政单位,B科研设计单位,C高等学校,D其他教学单位(包括中小学、幼儿园、中职院校、培训学校),E医疗卫生,F其他事业单位,G国有企业,H私营企业,I部队,J其他。以2012年宁波考点在职联考的报考数据为例可知,来自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和行政单位的考生人数最多,依次为679人、670和581人。这可能与以宁波为中心的浙东地区的经济特色息息相关,即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大型临港工业及重工业为支撑的经济体。此外,来自行政单位的公务员由于考核和晋升对学历要求比较严格,从而产生最直接的进修学习需要。

(3)报考专业分析

以2012年数据为例,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联考共有15个学位类别,分别为法律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军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艺术硕士、职业教师、风景园林硕士和中医师承。其中报考工程硕士的人数最多为1621人,其次是公共管理硕士364人。导致报考工程硕士的人数远高于其他学位类别的报考数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其一,工程硕士涉及领域繁多,有40个方向,其中电子与通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这四个领域的考生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其二,如前所述,由于浙东地区的经济特色,来自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考生人数很多,这类考生主要为提高实际工作技能而进修学习,所以他们中会有很大比例的人数选择报考专业性较强的工程硕士。此外,公共管理硕士报考人数排名第二,主要原因可能是有相当多的考生来自行政单位,由于工作单位性质的缘故,其中相当大比例的考生会选择报考公共管理硕士。

(4)考生地域分布

本研究生源的地域分布分为3大类,即宁波市(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宁波周边地区(慈溪、余姚、宁海、舟山、象山、奉化、绍兴),浙江省内其他地区和省外地区。以2012年宁波考点在职联考的报考数据为例可知,宁波考点来自宁波市的考生最多1926人,其次来自宁波周边地区的考生662人。很显然,考生会坚持“就近考试”的原则,因此,宁波市及宁波周边地区的考生会选择来宁波考点报名考试。

(5)报考院校分析

主要分为5大类,即宁波大学、浙江省内高校、上海高校、江苏省高校和其他。以2012年宁波考点在职联考的报考数据为例可知,在宁波考点报考宁波大学的考生数最多908人,其次是报考上海高校782人,然后是报考浙江省内除宁波大学外的其他高校691人。相对来说,4个主要报考院校分类的人数比例分布相对比较均匀。首先,由于宁波考点的考生大部分居住在宁波市或宁波周边地区,选择就近进修,比较方便;其次,报考上海高校比报考浙江省内其他高校的考生还多,原因有两点,一是上海地区的名校比浙江省内的名校多,考生可选择性较多,且社会对名校的认可度更大;二是宁波市政府对宁波诸多单位和上海高校的校企合作有财政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宁波及周边地区考生的报考热情。

2.相关分析

(1)考生地域分布与报考院校的相关分析

表1为2012年宁波考点在职联考的考生地域分布与院校地域分布的交叉分布列表。卡方检验结果表明考生地域分布对于院校的选择有显著影响(p<0.01)。表现为:在宁波市的考生报考宁波大学的实际统计人数为667人,比预计572人多,说明宁波市考生倾向于选择宁波大学;另外,在宁波市的考生报考上海高校的统计人数617人,比预计492人多,说明上海高校对宁波市考生的吸引也比较大。在宁波周边地区的考生报考浙江省内其他高校的统计人数217人,远高于预计149.7人,说明宁波周边有很大一部分生源选择省内其他高校。

表1 考生地域分布—院校地域分布的交叉分析列表

(2)考生单位性质与考硕士类别的相关分析

表2为2012年宁波考点在职联考的考生单位性质与报考硕士类别的交叉分布列表。卡方检验结果表明考生单位性质对于考生专业选择有显著影响(p<0.01)。其中,来自行政单位的考生报考法律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的实际统计人数分别为173人和237人,远高于预计的44人和69人多,说明行政单位的考生更倾向于报考法律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来自其他教学单位的考生报考教育硕士的统计人数为250人,比预计的205人多,说明其他教学单位的考生更倾向于报考教育硕士;同理,“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考生更倾向于报考工程硕士。

表2 考生单位性质-报考硕士类别的交叉分析列表

3.变化趋势分析

主要对2008年至2012年宁波考点的六大考生单位性质的报考数进行分析,除来自“高等学校”的考生逐年递减和来自“其他教学单位”的考生有反复波动外,来自“其他性质的单位”基本呈上涨趋势。其中,来自“高等学校”的考生逐年递减的主要原因与国家教育部对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相关招生政策改变有关,首先是教育部于2009年对在职攻读“高校学校教师”的硕士类别停止招生,其次与高校教职工追求学历的意愿有关,他们不再仅满足于只有硕士学位的在职研究生,更多的高校教职工选择报考有双证(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主要对2008年至2012年5年宁波考点的六大热门的硕士类别的报考数(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进行分析,除工商管理硕士的报考人数有较为明显的反复波动外,其余几个热门专业均呈上涨趋势。

4.总结和建议

(1)总结

本研究对全国在职联考浙东地区宁波考点的报考数据(2008年~2012年)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以2012年宁波考点联考报考情况为例,发现年龄在25~35岁区间的考生人数占绝大部分为79.6%。有63.2%的考生来自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和行政单位。关于报考专业硕士学位类别,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工程硕士(53%),公共管理硕士(11.9%),教育硕士(8.9%),法律硕士(7.7%),农业推广硕士(6.0%)和工商管理硕士(5.3%)。关于生源地的分布情况,63%的考生来自宁波市,21.7%的考生来自宁波周边地区,14.6%的考生来自浙江省内其他地区,仅0.7%的考生来自省外地区。另外,还对考生报考的院校所在地进行了分析,发现30%的考生报考当地的大学即宁波大学,25.6%的考生报考上海高校,22.6%的考生报考浙江省内其他高校,还有22%的考生报考其他地区的高校。

进一步通过“考生地域分布-院校地域分布的交叉分析”及卡方检验,发现生源地与报考院校地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如在宁波市的考生更倾向于报考宁波大学,宁波周边(离宁波市稍远)地区的考生更倾向于报考浙江省其他高校。同时,还发现报考上海高校的宁波市考生的实际统计值高于预计值,结合实际情况,发现由于社会对名牌大学的追求和宁波市政府对宁波诸多单位和上海高校的校企合作有财政支持,促使相当大比例的宁波及周边地区的考生选择报考上海高校。同样,通过“考生单位性质-报考硕士类别交叉分析”及卡方检验,发现来自行政单位的考生更倾向于报考法律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来自其他教学单位的考生更倾向于报考教育硕士,来自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考生更倾向于报考工程硕士。

最后,对2008年~2012年五年的宁波考点的报考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除了来自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单位的考生外,来自其他性质的单位基本呈上涨趋势;除了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余几个热门专业均呈上涨趋势。

(2)建议

①关于招生宣传方面的建议

根据年龄情况分析的结果,建议招生宣传方式应多选择年轻人更喜欢且习惯的媒体形式,可以尝试从传统媒体形式如报纸电视,转向互联网和“微媒体”的形式;根据考生单位性质、生源地、报考学校、专业类别及考生地域分布-院校地域分布的交叉分析的结果,建议就考生的单位性质和所在地更针对性地与相关单位进行合作和招生宣传。

②关于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建议

根据考生单位性质—报考硕士类别交叉分析的结果,建议培养单位和学校可根据考生的工作单位性质,制订与考生工作性质更相关的培养方案或适当增设相关专题讲座,更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更需要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赵长林.地方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什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6):87-91.

[2]王楠楠.中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现代交际,2012,344(10):208-209.

[3]梁红霞.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启示.中国研究生,2011,2:28-30.

[4]魏进平.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9:65-68.

[5]阮卫华.数据挖掘在教学系统中的应用.微计算机信息,2010,26(4):160-162.

[6]陆觉民,马国栋,郑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图书馆流通数据的关联分析.现代情报,2009,29(9):108-110.

[7]梁宗经,旷芸,黄晓昀.数据挖掘技术在科技统计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探索.经济师,2007,1:14-15.

[8]楚艳红.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财务决策软件设计.齐齐哈尔大学硕士论文,2012.

经费项目:本研究获得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Y201330327)和宁波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资助项目(JGYB201103)资助。

猜你喜欢
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在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医学信息领域的应用
基于Web的数据挖掘技术与相关研究
应用型本科数据挖掘技术课程教学探讨与实践
探讨高校教育教学中数据挖掘技术的有效运用
财务报表内外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