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是结果,更是过程

2015-09-10 07:22王玲
考试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同伴机会学会

王玲

何谓有效教学?我认为有效教学并不局限于一次或一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可以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段内获得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更好的发展。有效教学,是教师有效教的结果,更是学生有效学的过程。所以,在我看来,幼儿园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

最近,班中幼儿都以十万分的积极性参与到以男孩队和女孩队为对垒单位的“故事、儿歌PK赛”中。PK的内容和主题是课堂上幼儿共同学习的,包括儿歌的朗诵、古诗的赏析、故事的复述与创编;PK的顺序和方式是自主的,幼儿可以自己选择准备好的内容,在想要表现的时候表现;PK的结果是公开化的,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在小组PK记录表上获得一个贴画纸标志作为奖励。随着PK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幼儿主动地参与活动,他们的表现中充溢着越来越多的惊喜与感动。虽然现在PK赛已经是班中孩子话题的焦点,但是在一开始,这样的一个活动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孩子的响应。为了一步步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和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行为走向多次调整活动细节。

结合这一实例,我与大家分享对于有效教学开展的看法。

一、让幼儿成为直接参与者——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尽管很多孩子通过半学期的学习,对于教授过的儿歌、故事已经比较熟悉,但是当知道比赛是以性别为单位的时候,很多幼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事不关己一身轻”的心理,他们不愿意主动地在全班同伴面前表现。所以在活动的初期,真正积极参与活动的只有个别能力较强的孩子。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第一天的活动结束后,立即将两张写有所有小朋友名字的PK记录表格贴到班级的醒目位置,并把已经参与过活动的孩子的奖励贴纸贴到表格中。很多孩子在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都表现得十分惊奇:“不是说是男孩女孩PK赛吗?”“怎么会有我的名字?”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是参与者”这样的意识开始在每一个孩子的脑海中变得清晰。

集体活动中,专业教师会有意识地把每一个孩子都当做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幼儿参与活动的机会和权力,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主动地把自己当做活动的参与者,有意识地为自己争取表现的机会。在小组活动中,这样的现象表现得更严重和明显,久而久之,班级中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情况。通过合理的手段,幼儿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让幼儿尝试主动的表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我并没有期盼在活动的一开始就让每一个孩子都主动地参与活动,但是我期盼通过我的努力,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迸射“我也想来试一试”的火花——每天放学前的奖励时间在很多孩子心中点燃这样的火花。

一天、两天,每天都会有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跑到我的身边,委屈地对我说:“老师,这个故事我也会讲的。”“我相信你,但是你刚才为什么没有大胆的站起来表现呢?”“因为……”这时,孩子都会很害羞地笑起来。然后我会告诉他们:“不要错过了明天的机会哦!”

走出第一步后,很多孩子开始发现主动表现的好处,集体活动有限的时间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大多数幼儿想要积极表现的热情,孩子们竟然主动想到可以灵活利用午间散步和户外活动的时间。玩累了就把讲故事、朗诵诗歌当做休息,争取到新的奖励后继续游戏,不失为一种劳逸结合的好办法。

每个班级都会有一部分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渴望与同伴交流、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却又害怕被同伴拒绝、否定,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总显得吃力。每当遇到这样的孩子,我都会有意识地提醒他:“准备好了,就展示一下你的本领吧,你一定行的。”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的肯定有着一种巨大的魔力。

将自己学到的本领表现出来是一种能力,吸引孩子进行这样的尝试,然后鼓励他们增加这样的尝试,最后满足他们表现的欲望。给予这样的幼儿更多的机会,鼓励他们勇敢地走出第一步,然后大方地肯定他们的努力,让他们获得和其他幼儿相同的机会,渐渐地,我们就会在课堂上看见他们跃跃欲试的眼神和不够自信已举起的手臂。在这样的共同学习、交往中,更多的孩子学会勇敢与自信。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集体教学才会真正面对所有幼儿,变得更切实有效。所以,让幼儿尝试主动表现是让幼儿学会积极表现的前提,也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三、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有效教学的阶段目标

“我今天又得到了一个贴画纸”;“我把《小蝌蚪找妈妈》学会了”;“哇,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么多任务了”;一个从来没有参与过活动的女孩在大家面前完整的朗诵了诗歌,孩子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一个能力出众的孩子又以一个故事的优势处于领先,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每到这样的时刻,孩子们都丝毫不会掩饰脸上的笑容,尽情地抒发心中的喜悦。因为公开化的成绩记录和表扬措施,使得幼儿可以看到整个活动的进程,也使得他们亲身感受到每一次进步带给自己的喜悦。

幼儿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无须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达到完美,而要用赞赏的目光看到他们的每一次努力和每个成长脚印,呵呼对于幼儿来说得来不易的结果,让孩子知道,即使有失误、有失败,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不要放弃努力,总有一天能取得好的结果。尊重幼儿,鼓励幼儿,帮助幼儿,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幼儿逐渐树立自信。只有这样,幼儿才有可能获得更多更大的进步,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自信,是有效教学的阶段目标。

四、让幼儿学会倾听与请教——有效教学的重要过程

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如起跑的姿势般,对于最后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效教学活动不仅要给予幼儿相关的知识经验,还要向幼儿渗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上课时该如何参与?遇到问题时要如何解决?错过了听讲要如何弥补?与同伴的合作中要如何协商?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当这些问题逐步化解为幼儿的正确行动时,幼儿的学习习惯就初步养成。

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孩子们的学习有了更强的目的性,为了更好地学到本领并向大家展示,幼儿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明显比以往集中。但是集体教学的弊病在于,教师无法兼顾每一个孩子的接受能力,对于部分孩子来说,其只依靠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并不能完整地掌握所需的各类知识。很多孩子会因为这样的原因错失很多可以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时课外的学习机会就变得格外的重要。

“如果老师上课教的东西你没有能学会该怎么办呢?”我与孩子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可以去问老师,重新再学一下。”“可以再听几遍录音机。”“可以去问问知道的小朋友的。”“老师复习的时候再认真听,然后学会。”如果说刚开始,这只是幼儿的回答,那么孩子之后的实际表现使得很多孩子拥有可以争取的机会,也使班级里逐渐形成很好的学习风气。我还不会,请你帮我一下;我先学会了,我来教你。孩子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更换不同的小老师,小老师利用这样的机会过一把“老师”瘾,在玩乐的过程中巩固所学。比起与教师的交流,孩子更愿意在同伴中完成学习,所以,让孩子学会倾听与请教,把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中,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过程。

五、让幼儿经历良性的竞争——有效教学的优化机制

在幼儿间相互教与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处理好彼此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你为我创造了学习的条件,我也给你创造了巩固的机会。虽然幼儿之间无法避免地存在差距,但是为了缩小和保持这样的差距,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形势,大家都在竞争中不断获得进步。也许孩子们并不了解什么是良性竞争,却正在经历良性竞争。不得不说,这是我和孩子们在有效教学过程中的意外收获。

有效教学并不要求教师花九牛二虎之力教会孩子他们所需学的,只需教师利用四两拨千斤的气势引导孩子自己学会自己想要学的。孩子们学会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通过自己的摸索,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尝试,与同伴的交流、合作,一步一步地实现最后的目标。幼儿学习的效率,取决于他们对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兴趣、态度及热情。教师不可能统一每一个幼儿的兴趣点,却可以创设幼儿共同感兴趣的活动方式,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预设幼儿所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让幼儿逐步投入游戏中,并主动参与学习。

站在孩子们的身后悄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习惯,鼓励他们参与竞争获得进步;对教学活动充满热情,对孩子包含期望,就如催化剂般,使得幼儿的学习不是被动地停滞在当下,而是成为一种主动延续的过程——这,才是有效教学的真谛。

猜你喜欢
同伴机会学会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给进步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学会分享
没机会下手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