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视阈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校本途径探究

2015-09-10 12:59李丽军杨海艳段艳王勇
考试周刊 2015年104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李丽军 杨海艳 段艳 王勇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的作用不断突出。教师专业化成为各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连续并且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学习过程,并且不可孤立分散发展。教师的主要工作地点是学校,本文探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校本途径和模式,意在推动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我国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协作探究 自我学习 有效校本途径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的作用不断增强。教师专业化成为各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是21世纪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教师的主要工作地点是学校,因此,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校本途径和模式十分必要。

一、教师专业发展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概念,根据研究者们侧重点的差异,可以归纳为两种: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比如,著名学者霍伊尔(Hoyle.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富兰和哈格里夫斯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既指通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的特定方面的发展,又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进步。我国台湾学者罗清水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乃是教师为提升专业水准与专业表现而经自我抉择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与学习的历程,以其促进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能。”[1]

简单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渠道自我反思、专家引领和协作互助,不断地进行总结并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带动了整个教师系统内专业化的整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既要关注教师个体发展,又要全体教师参与,还要结合各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发展。

二、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著作《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年)中,对“终身教育”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界定:“终身教育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它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这个原则又是贯穿在这个体系的每一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的。”[2]也就是说,终身教育包括横向—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教育,纵向又贯穿人的一生。终身教育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促进专业发展,同时培养出能够终身学习的学习者。为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持续发展。

三、终身教育视阈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1.协作探究

协作探究实际上就是共同学习,这一理论强调的是学习者积极并完全投入到各项学习决策中。制定决策并提出问题之后,首先进行合作讨论,收集数据和信息,以便能回答问题,并对数据加以反思。协作探究团队的学生分享数据和反思情况,拓展思维。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再进行问题解答,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形成循环的过程。把协作探究理论应用于教师合作团队,如同协作探究的学生一样进行探究,是帮助教师用有关学生的数据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绩的强有力的保障,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

协作探究的目的和过程综合了职业发展的多种模式。探究工作是行动研究,教师们在课堂上和他人协作,探索并针对学生特定的学习需求。当探究工作和学校的行为目标一致时,教师团队的工作就是学校提升的过程,团队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校级的决策。此外,协作探究本身的设计就反映了有效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探究过程针对探究学生的一些具体学习目标,保证教师们通过探究工作提高的能力,正是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2.建立虚拟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曾经盛行的一次性的,短期工作坊式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满足不了教师的个人不同需要。实际教学中情况复杂多样,这些途径不会改变教师的实际教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可以使教师长时间从事教学探究,是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有效途径。然而,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实行面临两个障碍,一是教师缺少共同的会面时间,二是缺少研究同一领域或有共同目标和兴趣的老师。把不同地区的教师集中到一起,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教师不愿为此长途旅行。建立虚拟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不失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好途径。虚拟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指的是运用多种媒体和软件环境,通过许多不同形式进行,包括网上公告板讨论组,课程管理软件,如维基(wikis)和博客(blogs)等的基于文本的异步合作,如Skype和Twitter等的视频会议软件。以上列举的网络资源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利用技术支持由于时空障碍而不能进行协作学习的教师们。以视频会议为例,T.J.McConnell等进行研究,对比了两组教师通过面对面和虚拟两种不同的专业学习共同体,进行专业发展的实践。结果发现,虚拟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老师可以获得面对面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进行专业发展获得的收益,尤其是由于时间和空间障碍,面对面交流变得不切实际的时候,它是有效的替代方法(T.J. McConnell)[3]。

3.基于教学实践的反思

协作探究是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内的学习实践,建立虚拟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全新视角,个人很难独自完成这两点实践。然而,真正来自于教师本体的行动和改进要求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教师的反思型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意识地审视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教学创新[4]。Kottkamp和Osterman等学者认为,反思型实践是一种通过反思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模式,它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平,并思考和批判性地分析自身的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反思是学习过程的精华,它能从经验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无论是在职前还是在职后,都可以应用反思。在职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实践的反思主要通过自我意识的引导、职业实践的提高和教师对面临问题更为广泛的理解,以上都非常直接地影响教师的职业成长和提高[5]。

Roth(1989)通过研究,提出了反思型教学策略:第一,对自己做什么、为什么做和如何做进行思考,同时可以询问别人做什么、为什么做和如何做;第二,寻求其他方式;第三,保持头脑开放;第四,比较和对比;第五,寻找框架结构、理论基础和内在原理;第六,看问题选择不同的角度;第七,问问题“如果……怎么办”;第八,问他人的观点;第九,只有当符合某种情况时,才运用规定模式;第十,反思结果;第十一,进行假设;第十二,总结和检验;第十三,寻找、识别和解决问题。用反思的形式实践,还需要有效处理实践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6]。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究了终身教育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途径。今后,应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既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上,又注重学校乃至整个学区的配合及时间和资源的保障,这样才能更好地促成教师的学习和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但是,今后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途径的激励和评价制度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本社.2001:222-225.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23.

[3]McConnell T.J., Parker J. M. etc. Virtual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Virtual Versus Face-to-Fa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J Sci Educ Technol (2013) 22: 267-277.

[4]吴丽荣,高素霞,董国英,等.自我学习: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52-55.

[5]Kottkamp,R.B., Means for Facilitating Reflection,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2, no. 2, February 1990, PP. 182-203; Osterman, K. F., Reflective Practice: A New Agenda for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2, no.2 , February 1990, pp.133-152.

[6]Roth, R. A.(1989), Prepar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Transforming the Apprentice through the Dialect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no.2, March-april, pp. 31-35.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终身教育视野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成果之一(批准号:HEYP6022)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新任务与新途径探究
各国教师素质提升浅析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意义
应用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