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科技成果, 助力有效教学

2015-09-10 12:59谢兴
考试周刊 2015年10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运用策略多媒体教学

谢兴

摘 要: 科学技术成果,应为社会生产、教育教学“服务”。课堂作为科学技术成果的展示“阵地”,应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运用其中。本文结合多媒体教学器材所具有的直观性、动态性和包容性等特点,从三个方面论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 运用策略

实用主义学者认为,科学技术应该服务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成果应该惠及人类社会。学校教育教学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需要借助和依靠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助推教学活动进程,提升教学实践效能。当前,课堂教学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的重要“场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器材,已成为教师自身教学技能素养展示的重要“层面”。初中数学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较强,教师讲解和学生认知数学知识点的内涵时较困难。多媒体教材能够将抽象事物直观化、静止事物动态化,在数学课堂上运用范围广泛、程度深刻。笔者现根据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器材的内在特性,就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高效运用多媒体教学器材这一主题进行论述。

一、利用多媒体器材直观性特点,增强主体能动探知欲望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对象对外部环境或氛围有着强烈的条件“反射”,并促使内心产生较大的心理变化。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较抽象,要点内涵相对较深刻,学生认知、理解、解答具有一定困难,从而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没有较强的“亲近感”。多媒体教材以其教学画面的直观性及展示内容的形象性,能够将抽象、深奥数学知识进行直观、形象的展示,并呈现出形象生动、直观逼真的“画面”,从而激发初中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应将多媒体教学器材作为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潜能的有效手段,利用多媒体器材具有的直观性特点,营造直观、丰富、生动的教学氛围,展示形象、真实、逼真的教学画面,“点燃”初中生学习情感“敏感区”,由内而外,将学习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如在“一次函数”章节“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关系”知识点讲解中,初中生单从数学教材内容阅读研究方面,很难对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有深刻、全面的认识,初中生此时学习探知的主动性也不高。此时,教师借助电脑、投影仪、几何画板等多媒体教学器材,利用几何画板的直观形象特性,展示出一次函数的图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图像内容,组织初中生对所展示画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二者之间所呈现出来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然后运用电脑器材,将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异同点进行形象展示,用红线和蓝线标出各自的特有属性。初中生在教师形象直观的教学画面引导下,学习情感得到触动,能动意识得到增强。又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新知内容导入环节,传统的直接导入式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初中生学习的情感。教师此时运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运用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实例,并配以相对应的教学语言,进行讲解和展示,其效果胜过灌输式教学若干倍。

二、利用多媒体器材动态化特点,深刻展示数学知识内涵

数学知识点内涵不仅复杂丰富,同时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也较深刻。数学知识点表面看似是静止不变,其本质是运动变化。教师在知识点内涵要义及其外延讲解时,紧扣单一的“口头”说教模式,难以较深刻、全面地呈现在学习对象面前。很多初中生不能对数学知识点内涵及内在丰富外延有深刻、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导致其数学学习效果达不到要求。教育学指出,多媒体教学器材,能够将静止的数学知识点内容进行动态的呈现和展示,将数学知识点运动变化的发展“轨迹”形象地反映出来。因此,教师在数学知识点或案例的讲解活动中,面对内涵较丰富、外延较宽泛的知识点或运动变化的探究问题时,应将多媒体教学器材作为有效手段,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软件,将数学知识点变化过程进行动态展示,将数学问题运动过程进行呈现,让初中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点内涵能有深刻的认识,对探究性问题有形象的感知,提高学习效能。例如“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知识点教学,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该知识点的讲解活动,利用几何画板、教学软件,将二次函数的图像运动过程进行动态展示,使初中生对二次函数图像在不同象限内的特征能够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同时借助电脑,向学生呈现出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内容,从而使初中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有较全面的掌握和理解。又如在“如图所示,小山顶上有一信号塔AB,山坡BC的倾角为30°,现为了测量塔高AB,测量人员选择山脚C处为一测量点,测得塔顶仰角为45°,然后顺山坡向上行走100米到达E处,再测得塔顶仰角为60°,求塔高AB”案例讲解中,教师面对运动变化的探究性问题,用事先准备好的几何画板、电子白板、投影仪等器材,将该案例中的题意内容投影在投影仪幕布上,呈现出动态发展的过程,并在关键处组织初中生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让初中生对该案例的通过运动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并得到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强化问题教学活动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器材包容性特点,丰富有限课堂教学容量

课堂教学时间较有限,如何将有限的教学时间进行“扩展”,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已成为教师研究和探索的方向之一。多媒体教学器材能够将无限丰富的教学内容进行囊括和压缩,“放置”于多媒体教学课件之间进行直接呈现和展示,从而有效缩减教师呈现和展示的时间,最大限度扩大课堂活动的“容量”,保证有限时间活动“最大化”。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事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将需要呈现的数学知识及数学案例,制作成课件,教学软件,在具体讲解时实时呈现,减少呈现过程的时间,为初中生留出更多实践探究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提升运用教学器材的技能,形成良好的教学素养,活用多媒体教学器材,为课堂教学深入推进和提升助一臂之力。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运用策略多媒体教学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