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实验,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2015-09-10 12:59秦苍凤
考试周刊 2015年104期
关键词:兴趣实验能力

秦苍凤

摘 要: 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通过趣味实验给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建立快乐课堂。

关键词: 科学学科趣味 兴趣 实验 能力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本身就充满了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又可捣毁。”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对科学课的内容产生兴趣,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强;反之,则会把学习看成是精神负担,效果必然削弱。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呢?我认为应该从趣味实验入手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一、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在亲身实践中感知,会让孩子们记忆深刻,同时要注重培养他们能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思考,得出结论,达到提高兴趣、认识自然现象的目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就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行动起来,让孩子们自己去活动、去操作,让孩子们亲历探究活动或者亲自动手实验。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学《磁铁有磁性》时,在观看了老师操作“会跳舞的回形针”和“神奇的小火车”两个小实验后,孩子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充分激发了探究欲望。这仅仅是老师的操作,可孩子们却早已跃跃欲试,希望亲自尝试这种神奇的变化。我让孩子们拿出课前分组准备好的塑料片、泡沫块、布条、木块、回形针、铝片、铜片等,再给每一活动小组分发磁铁、实验记录表格等。课前布置准备材料时,孩子们的热情很高,他们带来了很多材料。

在分组活动后,请几个小组指派代表展示、交流结果,呈现结论并加以分析。知道磁铁不但吸引铁,而且方向磁铁隔着一些薄的物体能吸引铁,还发现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特性。孩子们看着自己的活动成果,一个个露出灿烂的笑脸。从孩子们灵动的眼神中我不仅看到了他们抑制不住的兴奋,更看到了他们学会了如何从实践中寻找科学,如何让科学更好地服务生活的方法。

二、合理利用实验,强化科学知识

现在很多学生认为科学比较难学,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推理判断,他们总是记不牢,而且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趣味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我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学生对于声音很熟悉,既能辨别一些声音,又能模仿生活中的声音,但是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不能准确表达。即使老师讲得非常清楚,没有亲身经历的学生也会迅速遗忘,不能够理解有关知识与现象。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我设计了一个学生亲自进行“敲击音叉”和“打鼓”的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这两个实验在进行的过程中,开始都是简单的敲击观察,然后将敲击的音叉放入水中、在鼓面上放些碎纸片再敲打观察。因此,学生非常感兴趣,也很容易地明白了:声音是物体震动产生的。

三、有效利用实验,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科学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局面导致的后果是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较压抑。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质上体现的是教与学的动态过程。要使这个过程保持和谐的积极的状态,把握教学的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利用与所讲解科学知识相关的趣味实验适当调节课堂气氛,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调动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我在教学《身体的结构》一课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只是利用观看图片或讲解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提高兴趣。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我让孩子们分组进行了“单手和双手系红领巾比赛”、“单腿和双腿跑步比赛”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身体对称的好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跳绳、排球、踢毽子等活动,感受身体各部分共同参与、协作完成各种活动,知道一个活动需要身体很多部位同时参与,身体的同一个部位可与参与到不同的活动当中。整节课充满了笑声,孩子们在开心、轻松的活动中学习并掌握了新知识。

四、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课堂上利用趣味实验不仅现象明显,而且操作简单,易被学生掌握。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预先向学生讲明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己操作。这样做既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生不仅能够亲自感受科学实验的魅力,而且能够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我在教学《电磁铁的磁力》一课内容时,如果让学生一味看课件或是听老师讲,再加上这部分内容学生接触得比较少,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上设计了制作“改变电磁铁的磁力”的动手实验。课前,为学生准备电池、导线、大头针、记录表;课中,教师先让学生汇报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学生积极性很高,全部都参与到实验中。实验结束,分组汇报,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自觉克服困难,集中注意,强化记忆活跃思维,促进活动有效地开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挖掘一些趣味实验的素材,尽量多地从学生身边的物质入手。通过趣味实验给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建立快乐课堂,从而让学生不再感觉上科学课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而感觉到科学是一门奇妙的学科,走进科学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猜你喜欢
兴趣实验能力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做个怪怪长实验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