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5-09-10 09:15甘红喜
新课程·上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音乐教学

甘红喜

摘 要:随着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深化,音乐与语文教学结合逐渐成为一种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新教学手段。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可与语文情感教学相辅相成,营造和谐愉悦或激扬澎湃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潜力,提升学生语文修养和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音乐;小学语文;教学

音乐与语文的有机结合,是在学科间综合教学法中新颖且典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适应了当前教育事业与国际接轨的潮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一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音乐的感染力,使语文教学更加灵活、更加生动且富有情趣,从课程的导入到课程的结束,每个环节都能展开音乐与语文融合的教学。“音乐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活跃了单调的语文教学气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语文学习体验的新途径,借助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母语学习的情感。本文就针对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供读者思考。

一、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1.有助于渲染气氛,印象深刻

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注意力和精力都较为分散和有限,音乐有助于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避免产生不良的学习情感,通过音乐的浸润,改变单枯燥乏味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游戏式”的情境中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化解抽象难懂的语文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2.增强参与感,活跃思维,激发潜力

语文教学同样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只有在双方充分的理解之下,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在语文学习中必须体现其“主人翁”的意识和态度,通过音乐的介入,可以辅助学生发挥其表演和表达欲望。同时,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探索中,通过音乐调动多种感官,通过旋律的起伏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语文教学的直接性和丰富性。

二、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加强教师音乐鉴赏力

在语文日常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要善于鉴别适合儿童的音乐素材,在众多的音乐素材中,我们不难发现,适合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并适合语文辅助教学的音乐题材并不多,需要语文教师一一甄别,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敏锐的音乐鉴赏能力。错误的音乐选择很可能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较为严重的误导,反而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得不偿失。

2.适当引入课程

通过一线教师对音乐素材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之后,就进入音乐在语文课程的导入阶段。首先,针对儿童的天性和心理特征,在课前可以播放一段轻快柔和的音乐背景,稳定和舒缓学生的情绪,逐步且较快地进入课程学习的状态;其次,在导入新的课程时,可以伴随与课文中心思想相适应的音乐,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良好的情境,奠定与该教学相适应的感情基调,利于学生对文章脉络的理解。

3.阅读、朗诵两相宜

音乐和朗诵的共通之处都是有较强的“韵律”,在现行人教版语文基础教材中,其文学作品同样也极具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美,配上与其节奏相适应的音乐,一定会深化文章的情感,强化文章的思想和寓意,激发作者与学生之间情感的共鸣。根据语文区别于其他科目的特征,音乐配合阅读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加强对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朗读无疑是一个心灵碰撞的精彩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情感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

4.低吟浅唱情趣深

除了朗诵以外,由于文学作品极强的音律美,也可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词,易于学生的背诵和理解,例如,在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中,“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当学生看到文字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起来,同样也起到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同时充满了情趣,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在诗情画意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适时、适当、适量”的原则,选择合适的音乐,把握适当的时机和节奏,不可滥用,否则反而适得其反。音乐教育与语文教育融合起来,不仅增强了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而且通过音乐将德育理念和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为以后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音乐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