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野苹果小吉丁虫防治试验

2015-09-16 02:50刘逸泠祝建波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苹果树虫害防治效果

刘逸泠,祝建波

(1.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2.石河子大学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 石河子 832003)

新疆野苹果小吉丁虫防治试验

刘逸泠1,祝建波2

(1.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2.石河子大学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 石河子 832003)

采用林间试验,在苹果小吉丁虫幼虫期对受害野苹果树进行不同施药方式和施药浓度的组合处理,探究16%虫线清乳油对野苹果小吉丁虫化学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打孔注药和输液法施药方式在30 d后校正防效均达到90%以上;采用输液法及施药浓度为1倍稀释时,在整个防治期内校正防效均高于其它处理。对返青率进行比较分析时发现,对于野苹果树生长,最适合的施药浓度为2倍稀释。因此,在虫害防治前期采用1倍稀释浓度、防治后期采用2倍稀释浓度进行施药防治的效果较好。

野苹果树;小吉丁虫;16%虫线清乳油;防效;新疆伊犁

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maliMatsumura)系毁灭性蛀干害虫之一,是一种外来入侵种[1],受害树主要表现为生长势弱,枯枝大量产生,皮层凹陷流胶等现象[2],受虫害树最终往往枯死。新疆伊犁地区野苹果林(Malus sieversii)遭受苹果小吉丁虫危害的面积达近6000 hm2,约2000 hm2野苹果树枯死[3]。近年来伊犁自治州各级政府虽然积极采取了虫疤涂药、剪除有虫枝条、树干打孔注药、成虫期化学药剂喷雾、释放苹果小吉丁刻柄茧蜂(钻进树枝)等多种保护措施来防治野苹果小吉丁虫[4],但野苹果树多生长在河谷陡坡两侧,海拔高、地形复杂、取水困难,且分布面积大而广的条件下,其防治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有效遏制野苹果林逐年衰退的趋势。因此,寻找更加方便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当务之急。本文选用16%虫线清乳油为试验药剂,以不同施药方式及不同施药浓度对受害野苹果树进行防治苹果小吉丁虫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林概况

试验地点选在伊犁自治州新源县哈拉布拉乡伊犁州野苹果林试验站,野苹果树分布的上限区域,海拔960~1700 m,属山地高寒气候。近10 a来,试验站野苹果树分布区内的苹果小吉丁虫从山脚向山顶迁飞扩散,形成下重上轻的分布格局。在虫害下限区域,大量野苹果树出现全枯或主要枝条枯死的现象;在虫害上限区域,野苹果受虫害的株数也达100%,死株率达40%左右,非死株的树则表现为2、3级枝条危害严重。试验林内的野苹果树胸径为25~40 cm。

1.2 试验药剂

6%虫线清乳油(广东省珠海市绿宇生化技术研究所提供),主要有效成分为丁硫克百威和喹硫磷。可通过叶面、茎或根等器官渗入植物体内,伴随植物蒸腾作用转运至其他部位毒杀植物体内害虫的卵、幼虫、蛹、成虫。经大鼠急性中毒试验确定呋碱威和丙硫磷化属低毒农药[5]。

1.3 试验方法

苹果小吉丁虫对野苹果树的危害主要是其幼虫[6],根据新源县野苹果小吉丁虫发生规律,5月上旬—6月上旬为苹果小吉丁虫幼虫危害盛期[7],由于2月中旬—5月中旬为当地融雪型洪水发生期[8],气温低,雨水多,不利于药剂渗入植物体内,因此选择在5月下旬即2013年5月23—24日在试验林区从东向西600 m的范围内设置试验小区与空白对照区,每个区均为30株,对样本树进行编号并登记造册。试验小区采用9种处理,9种处理为施加不同稀释倍数的药剂,采用不同施药方式的组合(表1),每个处理设30次重复。试验小区与空白对照区相间分布,共18区。

防治野苹果小吉丁虫的施药方式分别为:①药剂喷洒:对树干表面直接喷洒药剂;②打孔注药:在树干基部距地面80~100 cm之间用BG-305D型背负式打孔机打孔,与地面夹角成45°,用5 mm钻头向下打孔4个,孔与孔位置错开,孔长度7~10 cm,每孔注射约10 mL药液,注药后用胶泥封闭孔口,防止药液挥发和病菌的感染;③输液法:在树干基部距地面80~100 cm之间用BG-305D型背负式打孔机打孔,与地面夹角成45°,用5 mm钻头向下打孔1个,仿照医疗输液法向孔洞内注药,施药量为40 mL·株-1。

表1 不同施药方式和施药浓度的处理组合

表2 小吉丁虫死活鉴别标准

野苹果树受小吉丁虫虫害后,受害枝首先出现叶片上有多块不规则棕红色斑;随后叶片向内卷曲非正常枯死,树皮变为深褐色并有少许棕红色液体流出,而后树皮出现凹陷破裂枯死脱落,最后被害枝条完全死亡。因此除了以虫口死亡率作为防效指标外,枝条带枯叶或其树皮出现凹陷枯死的枝条上出现新芽也可作为一个直观的防效指标。计算施药后30、60 d,每个试验小区受害树枝条出现新芽的野苹果树在每个区受害树中所占比例作为返青率,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返青率(%)=受害树中出现新芽的株数/受害总株数×100。

1.4 数据分析

校正防效经反正弦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并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16%虫线清乳油不同施药方式和稀释倍数的防治效果

用9种处理组合在10、15、30、60 d后对苹果小吉丁虫的防治效果,见表3、表4。从表3可以看出,试验区野苹果树的2~3年生枝条内苹果小吉丁虫活虫数明显少于对照区,药后60 d苹果小吉丁虫活虫数与死虫数的和(总虫数)与之前对比都有所上升。参照苹果小吉丁虫的生活史,7月下旬—10月下旬为孵化幼虫发生危害阶段[7],药后60 d正好处在孵化幼虫发生危害的开始阶段,因此9种处理的总虫数都有所增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药后60 d虫口校正防效与药后30 d虫口校正防效间无显著差异,16%虫线清对苹果小吉丁虫的防治效果没有随总虫数的增加而降低。

表3 试验区与对照区剖剥枝内小吉丁虫数量

*:为便于分析,表中对照数值取9个对照区的平均值。

表4 试验区与对照区剖剥枝内小吉丁虫虫口死亡率及校正防效 %

*:同列中不同小写字母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从表4可以看出,16%虫线清乳油在使用药剂喷洒(处理1、处理2、处理3)施药方式时,小吉丁虫的死亡率普遍偏低,均低于50%;使用打孔注药(处理4、处理5、处理6)和输液法(处理7、处理8、处理9)施药方式时,则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0、60 d防治效果均超过90%,能较好地控制住苹果小吉丁虫对野苹果树的危害,说明打孔注药和输液法的防治效果均优于药剂喷洒法。

从表4还可以看出,要达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对于同一种施药方式,药剂稀释1倍(处理1、处理4、处理7)时的防治效果均高于稀释2倍(处理2、处理5、处理8)和稀释3倍(处理3、处理6、处理9)的处理。由此说明高浓度的16%虫线清乳油对苹果小吉丁虫有较强的防治效果。16%的虫线清乳油要发挥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需要合适的施药方式配合适合的稀释倍数,使用输液法稀释为1倍(处理7)时,在整个防治期内防治效果均高于其它处理。

2.2 16%虫线清乳油不同施药方式和稀释倍数对返青率的影响

在施药后30、60 d对野苹果返青率进行调查,评价其对苹果小吉丁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见图1。

图1 不同处理返青率

图1表明, 9种处理对野苹果树的返青率均有一定的影响,药后30 d处理1~处理9的返青率分别为6.7%、6.7%、3.3%、13.3%、6.7%、6.7%、10.0%、13.3%、10.0%;施药后60 d不同处理的返青率均高于施药后30 d。同时期每个试验小区的对照林树枝均未发现长新芽现象,返青率为0。使用打孔注药(处理4、处理5、处理6)和输液法(处理7、处理8、处理9)时的返青率在同时期内均高于药液喷洒(处理1、处理2、处理3)。

对于同一种施药方式,药剂稀释2倍(处理2、处理5、处理8)时,返青率高于稀释1倍(处理1、处理4、处理7)和稀释3倍(处理3、处理6、处理9)。由此说明,高浓度的16%虫线清乳油虽然对苹果小吉丁虫有较强的防治效果,但是对野苹果树的返青率有影响,不利于野苹果树的生长,因此对于野苹果生长,最适施药浓度为稀释2倍。

3 小结与讨论

目前有关苹果小吉丁虫的防治报道主要集中在栽培果园内的研究,如:在早春树液流动到展叶前,用75%杀螟松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加入煤油(1∶30)配成油剂,涂刷虫疤;在幼虫蛀食危害时,使用敌敌畏乳油稀释液5~10倍涂刷枝干受害部位;在成虫羽化始盛期,用25%速灭杀丁或50%辛硫磷药液喷雾防治。这些方法并不适用野苹果林小吉丁虫的防治,其主要原因是山沟陡峭的野生苹果林海拔不同,因此成虫羽化高峰期也不同,加之坡陡、山高、缺水,涂刷、喷雾措施实施困难。而关于野苹果林小吉丁虫防治的试验研究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探讨上。

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树干输液法防治野苹果小吉丁虫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优点是打孔数量少、省药、省水、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小吉丁虫天敌等。药剂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倍稀释浓度时虽然防效高于其它稀释浓度,但是对野苹果树的返青率有一定的影响。分析原因,可能是野苹果树生长在海拔高、气温较低的地方,同时树体高大、胸径较粗,造成植物蒸腾作用弱、植物生长势差影响了树液的流动性,过高浓度的16%虫线清乳液不利于其在植物体内随着树液流动。综合考虑对野苹果小吉丁虫的防治效果和对野苹果树的生长影响,可在虫害防治前期采用稀释1倍处理到防治后期采用稀释2倍处理。

试验采用打孔注药的方法对树干施药所导致伤口,有可能诱发野苹果树腐烂病。为尽量减小伤口对野苹果树的影响,打孔注药后用胶泥封闭孔口,孔口被泥土封闭后造成一个缺氧无光的环境有效抑制并消灭腐烂病原菌[9]。次年7月下旬对试验林野苹果树生长状况进行踏查,试验林野苹果树并未出现腐烂病病征。说明用胶泥封闭孔口能防止打孔注药留下的伤口诱发腐烂病,此外,新疆野苹果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和很强的抗旱能力[10-11],16%虫线清对小吉丁虫虫害的防治作用提高了野苹果抗病能力,也是试验林野苹果树无法诱发腐烂病的原因[12]。

新疆野苹果变异类型多,是苹果品种遗传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13],是世界野苹果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和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14]。因而,保护新疆野苹果林这一重要生物资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当前防治野苹果小吉丁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野苹果林中野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高,无害化学防治作为应急措施可在短时间内降低虫口密度[15],而后通过生物防治、清理虫害木、由外向内集中分片治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对虫害发生区进行包围封锁形成防治隔离带,阻止虫害扩散,从而实现可持续控制小吉虫危害的目的[15]。

[1]季英.警惕外来害虫——苹果小吉丁虫在我区的猖獗发生[J].新疆农业科技,2004(2):18.

[2]牛济军.苹果小吉丁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00(1):45-46.

[3]主海峰.新疆林检局组织专家为天山西部野果林病虫害防控会诊[EB/OL].(2012-05-16)[2013-07-08].http://forestpest.org:8080/sfzz/index.jsp.

[4]张汉斐.伊犁野果林苹果小吉丁虫发生动态及防治[J].新疆农业科技,2000(6):22.

[5]陈纪文,陈铣,叶宝鉴,等.16%虫线清乳油防治松墨天牛的技术研究[J].森林病虫通讯,1998(4):23-24.

[6]刘爱华,王登元,张新平,等.新疆苹果小吉丁优势天敌控害效果初探[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8):1522-1525.

[7]季英,季荣,黄人鑫.外来人侵种——苹果小吉丁虫及其在新疆的危害[J].新疆农业科学,2004,41(1):31-33.

[8]田华,杨晓丹,张国平,等.2009年3月中旬新疆融雪型洪水气象成因分析[J].气象,2011,37(5):590-598.

[9]牛自勉,孙俊保,徐宇新.日本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技术[J].山西果树,2006(1):59-60.

[10]杜琴,赵思峰.新疆主要林木腐烂病病原初步鉴定[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59.

[11]张静,赵亮明,邹志荣.不同苹果砧木组培苗抗旱性的比较研究[J].果树学报,2013,30(1):88-93.

[12]王秀琴,程绪新.香梨树腐烂病的病因与防治[J].农村科技,2010(8):36-37.

[13]Xuesen Chen,Tao Feng,Yanmin Zhang,et al.Genetic Diversity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 Xinjiang Wild Apple(Malus sieversii)[J].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Formerly Acta Genetica Sinica),2007(2):171-179.

[14]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Z]//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条例(附件).北京,1982:75-87.

[15]成克武,周晓芳,臧润国,等.新疆野苹果资源保护对策探讨[J].干旱区研究,2008(6):760-765.

Researches on Technique for the Control ofAgrilusmaliMatsumura in Xinjiang

LIU Yi-ling1,ZHU Jian-bo2

(1.CollegeofLifeScienceofShiheziUniversity,Shihezi832003,Xinjiang,China; 2.KeyLaboratoryofAgriculturalBiotechnologyofShiheziUniversity,Shihezi832003,Xinjiang,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oAgrilusmalipets,the control effect of 16%-worm clearance EC toAgrilusmaliMatsumura,the biggest threaten toMalussieversiiforest protectio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pplication methods and pesticide concentration on wild apple trees during theAgrilusmaliMatsumura pupal stage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16%-worm clearance EC. The correction control effect of hole injection and transfusion were reached 90% or more after 30 days,when transfusion with 1 fold dilution,the correction control effect were higher than other treatments; the rate of reviv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most suitable pesticide concentration is 2 fold dilution.The tested fungicides onAgrilusmaliMatsumura can play a good control effect. Considering the control effect onAgrilusmaliMatsumura and the growing of wild apple trees,the dilution of 1 times to the prevention and later treatment by 2 times dilution.

Malussieversii;AgrilusmaliMatsumura;16%-worm clearance EC;controlling experiment;Kazak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Ili

2014-07-08;

2014-09-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053);兵团科技创新团队(2014CC005)

刘逸泠(1989—),女,福建福州人,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E-mail:liuyiling10@yeah.net。

祝建波,石河子大学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从事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E-mail:zjbshz@126.com。

10.13428/j.cnki.fjlk.2015.02.031

S763

A

1002-7351(2015)02-0138-04

猜你喜欢
苹果树虫害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苹果树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不同杀菌剂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