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对比分析

2015-09-17 14:56张镱潆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9期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受到了更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城乡消费之间存在的差异一直备受关注,并且这种差距逐渐增加。本文通过对对我国最近几年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回归模型进行建立,并分析不同消费函数理论下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模型的实际统计结果,从根本上得到城乡之间消费水平存在的差异是因为消费倾向和收入差异导致,并针对这一状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存在差异;水平对比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需求作为推动消费顺利进行的主导力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拉动以及约束作用较为显著,消费经济作为最终消费需求,其结构、规模以及增长幅度对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处于市场经济快速转型时期,消费对于经济发展产生着显著的影响。中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较大,但是,人均消费水平较低,因此,怎样才能够提升我国现阶段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显得较为重要。

在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发达的工业和落后农业共同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居民的消费以及收入差距较大,并呈现出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

一、理论假设

消费函数作为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个经济函数,开始被运用在国民收入使用动向分析工作之上,用来对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收入水平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帮助政府有关部门更好地制定出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家就消费函数问题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包括杜森贝利相对收入理论消费函数、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假设消费函数、弗里德曼持久收入消费理论函数等。

其中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理论认为总收入数量决定总消费数量,并将这种关系使用较为稳定的函数来表示。所以,当前消费水平是由可支配收入决定,在这种理论假设分析下,建立其相应的消费函数:

Ct=α+βYt+et

其中Ct表示样本数据t个样本的总消费支持,Yt则表示相对的绝对收入,截距α为自发性消费,α>0,β则为边际消费倾向,0<β<1,et则表示为随机扰动项。

杜森贝理论则认为消费者行为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不可逆性”特征,所以,消费支出还会受到消费者过去水平、消费环境等因素的因素。莫迪利安尼以及弗里德曼在这种理论基础之上认为消费者预预期的收入可能会对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理性特征,消费决策也是多期的,因此,其追求的目标是最大化的长期效用。这些不同理论构建的模型具有较为显著的一个特征,也就是自变量要能够配合滞后消费变量,假设模型表示为:

Ct=α+βYt+γCt—i+eν

其中Ct表示样本数据第t个样本的实际消费支出,Yt则表示相关的绝对收入,也就是可用来支配的收入,截距表示自发性消费,β>0,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0<β<1,0<γ<1,Ct—i则表示前期消费支出,et表示随机扰动项。

二、城乡居民消费函数模型

通过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开展回归分析能够得到城乡居民消费函数以及相关的检验结果。城镇居民消费收入关系数学回归模型,结合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理论来分析,我国现阶段城镇局面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Y和人均年消费支出水平C之间形成的回归模型表示为:

Ct=243.448+0.744Yt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年消费支出水平之间形成的函数关系模型表示为:

Ct=263.527+0.655Yt+0.121Ct-1

从上述两个回归函数结构中不难发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对于人均年消费支出的影响相对显著,模型拟合效果相对明显。

结合农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Y和人均消费支出C之间形成的数据关系,通过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得到的回归模型表示为:

Ct=110.232+0.711Yt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年消费支持水平之间形成的函数关系模型表示为:

Ct=263.527+0.655Yt+0.121Ct-1

从上述回归函数中可以有效得出农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对于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较为显著,其模型拟合效果相对较好。

通过上述函数方程不难发现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和当前收入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通过看恩斯模型能够更加全面地解释我国最近消费状况,长期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从而导致我国现阶段消费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城镇居民相比较,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和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相对来说,城镇居民消费比较满足持久收入理论模型,农村居民比较满足相对理论模型。

要想能够进一步缩小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差异,就要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过程中科技含量,保证农民收入能够得以增加;其次,要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消费场所;再者,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不断提升农村消费品位;最后,要能够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减少居民消费存在的顾虑。本文通过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分析和对比之后不难发现,收入来源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此,只有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引导城镇居民消费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日东,钱明辉,郑永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LA/AIDS拓展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4,05:75-87.

[2]张东辉,孙华臣.中国物价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的分析[J].经济评论,2010,02:16-23.

[3]朱诗娥,杨汝岱.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J].经济评论,2012,01:76-84,107.

[4]魏君英,何蒲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03:84-88.

作者简介:张镱潆(1994.03- ),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大学本科,统计学,学生,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