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营企业如何在转型中求发展

2015-09-17 15:42丁树人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9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转型发展

摘 要:由于我国经济形势复杂,民营企业虽在近些年中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问题与不足。市场竞争力的缺失、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的相继出现,迫使企业必须要通过转型的方式来谋求企业全新的发展。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加快企业转型的速度,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自身产业与产品结构,完善管理机制与技术,从根本上推进民营企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转型;发展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下,使不少企业处于倒闭的边缘,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经济发展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外经济发展需求。民营企业必须要通过改变经营方式的手段来谋得更好的发展,只有及时进行企业转型,才能真正使企业得到应有的良好发展。因而民营企业必须要通过转型的方式来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和产品质量,在重新获得认可的基础上,促进民营企业第二次发展顺利进行。本篇文章就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得出有利的解决办法。

一、民营企业现状

随着国家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的加强,我国民营企业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整体发展起到了推动性作用。但就目前为止,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多数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多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优势,能够极大的降低企业成本,且由于家族成员之间互相信任度较高,便于开展财政方面的相关工作,在增强企业效率的同时,能提高企业经济收益。而在企业成型后,“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就会日益显现,以亲情为桥梁的管理模式,会造成企业产权结构过于单一,使得外部环境资源无法实现多方面融入,严重阻碍了企业与外部进行产业融资,从而导致企业无法筹集更多的资金来壮大发展规模,从根本上限制了企业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升。

家族式管理模式不利于人才的引进与录用。由于民营企业过度依赖家族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无法胜任重要的工作岗位,导致企业人才流失,难以留住人心。如今专业人才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它不仅削弱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还削弱了企业整体实力与核心技术。

管理模式的不健全,多半是由于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结构,以及对企业决策层约束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进而导致企业出现一人独大的情况,影响企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在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保障下,家族式管理模式容易出现经营与投资等方面的失误,造成企业内部混乱;在企业内部无法形成有效的民主管理模式,而内部职责与财务收支的不规范管理,会使得企业内部存在产权不清与内部消耗的情况。

2.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

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具有一定的危机意识、自主产品与技术,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而这些恰巧都是现阶段的民营企业所不具备的。由于我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且多以中小型规模为主,这样的规模决定了企业不能兼顾企业运行与技术革新,导致大多数民营企业多采用产业跟随策略,追求短平快的企业利益,无法形成属于自己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因为企业市场竞争过于严重,且民营企业的传统观念又太过陈旧,导致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的缺失,产品性能过于单一等状况出现,使企业缺乏市场控制能力,造成民营企业效益下滑。

3.企业中专业人员的缺失

民营企业在日常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工作人员技术含量低下等一系列人力资源问题,所以迫切需求大批量专业人才对企业相关部门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但由于民营企业创造者多数不具备管理等方面的才能,且缺少相关方面的认知,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出现混乱;另外员工管理机制的缺失,使得工作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容易出现消极怠工和离职等情况;员工总体素质低下,而企业又不能及时针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工作培训,则会影响到企业整体发展,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民营企业在转型中谋求发展的对策

1.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民营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改善民营企业整体经营环境,为企业成功转型做好准备工作。由于民营企业多以中小型家族式管理模式为主,各管理环节协调能力较差,在转型过程中民营企业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资金流动,不进行盲目投资,为企业成功转型提供资金支持与保护。企业还要促进专业团队与员工的管理协调工作,通过不断创新,做好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工作。

企业在转型后要不断总结以往工作经验,打破过去传统的产权结构,大力吸引外资注入,从而夯实民营企业管理基础。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民营企业互相参股的方式,实现对企业股份的改造工作;企业要确保部分股份流动性,通过流动股份吸引优秀专业人才进入企业,逐步实现企业社会化。

建立专业的管理经营团队,是实现现代化民营企业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时间较短,一时间很难将“家族式”管理模式彻底剔除,只能逐步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进而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科学化企业管理机制的建立,使企业面对重大问题时及时予以相应的解决办法。相关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企业自身利益进行决策,以彻底改变原有的“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企业要在适当时期设立法人代表,以形成企业内部约束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生产运行效益与整体管理水平。

2.企业加速产业升级

民营企业要依靠自身力量,在内外共同作用下,实行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不断提升企业竞争意识与品牌意识。企业要针对产品进行分析与探索,从根本上找到产业的问题所在,大力注重产品研发与创新,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做好品牌战略计划,为企业转型做好准备。

3.推动企业技术发展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较晚,为尽快赶上整体民营企业发展速度,要采取灵活的运行策略,以推动技术革新为基础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优化与改造民营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民营企业还可以与其他大型企业进行合作,通过积极参与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并将相关技术运用到自身企业技术创新中;企业应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使其能够发挥自身最大优势,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4.企业要做好市场创新工作

民营企业要积极打破传统企业生产观念,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了解与探究,做好市场创新工作,寻找有效的销售渠道,更好地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还可以寻求与外资企业进行合作,利用跨国公司销售渠道,来开拓民营企业的销售市场,提高自身知名度。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品牌战略的实施与保障,充分发挥我国民营企业自身优势,以适应国际市场对产品的要求。企业要按照国际标准,尽快通过国际认证,用最优质的产品与最低廉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在对外贸易的同时,要注意品牌商标等保护意识,从根本上维护企业根本利益。

5.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在民营企业转型过程中,政府应加大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以解决民营企业资金问题,更好地帮助企业开展转型后的第二次创业发展。各大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设立专门的担保机构,以强化民营企业贷款保障服务系统;积极为企业建立风险投资公司,以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更好地帮助民营企业成功进行转型。

三、结语

民营企业在转型中谋得发展,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时间相对较晚,所以需要通过转型来提高企业发展空间与产品生产质量,使民营企业可以谋得长足发展。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吸引外部资金的注入,以发展企业规模,使其成为企业整体研发实力的强大支持后盾,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蕊.新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的转型与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10(10):86-91.

[2]刘斯.广东省外向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作用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4.

[3]董锡键.稳中求进 稳中求“机”——企业如何在转型发展中发现潜能机会[J].上海企业,2012(4):26-27.

[4]魏天飞,张楠,李洁净.精英对话:企业如何在“转型”中求发展[J].中国包装工业,2011(12):20-25.

[5]胡柏年.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如何转型发展——宁波百年电器有限公司创新发展之路[J].财经界,2010(10):54.

[6]江诗松,龚丽敏,魏江.转型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政治战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比较[J].南开管理评论,2011(6):42-51.

作者简介:丁树人(1958- ),男,安徽芜湖人,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转型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沣芝转型记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