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普惠金融发展机遇分析

2015-09-17 16:28杨柳赵鲁楠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9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双赢普惠金融

杨柳+赵鲁楠

摘 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同西亚各国共同建立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的区域上。包括了中国西北部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以及中西部的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四省相关县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是就在巴耶夫大学讲到:“这一路资源丰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但众所周知,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国的这一部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金融发展十分滞后,且沿线诸多地区是贫困的农村,这些地区的金融发展就更加的滞后。因此,响应国家号召,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以此为契机,大力促进沿线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将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普惠金融;双赢

一、丝绸之路沿线区域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经济现状

丝绸之路是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现陕西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连接地中海地区的陆上通道。现今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了西北五省以及西南四省区及直辖市,从地图上来看位置处于中国的西部地区。

受地理位置的约束,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之东部有明显的劣势,以上9省区直辖市占据的经济总量不足全国的10%,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提出以来,价值西部政策支持力度的加深,西部经济近几年有明显的好转,但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劣势仍然很难打破,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沿线农村地区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十分缓慢。

2.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资源优势

虽然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不可忽略的是作为之前的“黄金之路”,沿线省市的资源相对来说非常富。相关地区的煤炭、油气储量相对十分丰富,现在的中国原油管道——中国至中亚天然气管道等项目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营。丝绸之路沿线不仅在能源上储量丰富,在文化上也有着相当的底蕴,仅以西安为例就有着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北岳华山等优秀的文化资源,随着进一步的开发,必将越来越丰富。

3.丝绸之路经济带普惠金融发展情况

普惠金融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进入中国的时间相对较短,且主要运用区域集中在了东部乡村以及城市周边乡镇,在西部地区运用相对较少。绝大多数西部农村人民从未接触过普惠金融的概念,更不用说利用这一工具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来走上致富之路。

二、丝绸之路沿线普惠金融发展机遇探讨

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转型对普惠金融的需求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很多都是能源丰富型城市,改革开放一来,很多人都吃着开采能源的饭,随着能源开采的加深,很多地市已经出现了能源枯竭,因此即使曾经坐拥大量资本的它们也必须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城市转型。城市转型要求当地的人民需要不断开发适合自己生存、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因此,在原有资本的基础上,借助普惠金融这一融资渠道,就提升了城乡转型的速度,随着转型速度的提升,逐渐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当地产业,并以此为带动,继续推动普惠金融在当地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劳动力剩余对普惠金融的需求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不景气逐渐向全国开始蔓延。对于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市而言,大量劳动力剩余无疑会给当地的社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很多城乡,由于经济发展的之后,产生了很大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如何进行安置成为了一大难题。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开始以来,部分配套的政策开始落实,特别是金融方面的优惠力度明显,价值普惠金融本身就带有普惠于民的意义,与国家的政策相适应。且在解决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上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需求十分明显。

三、总结

1.结合政策优势,加深金融意识

自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提出以来,这一黄金之路逐渐被人们认为是振兴中西部地区的一条“必经之路”。这符合国家全局的利益,那么为了推动其顺利开展,国家对该经济带上重大项目进行了非常大的投资,且对于一些小的文化产业、服务类产业等项目予以了相当大的政策优惠。例如从税收、审批到进一步的落实、推广都给出了明确政策支持。从该点出发,普惠金融这一金融工具在发展时遇到的阻力将会大大降低。价值其本事普惠于民的自身含义,更容易被运用于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所以,从政策上来讲,应该提高人们对于普惠金融的认识,增强人民运用金融工具的信心,加深普惠金融运用的深度,使得普惠金融在丝路经济带能够良性发展起来。

2.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增强普惠金融区域适应性

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东西部联动的普惠金融协调发展机制。从东部地区吸收一些优秀的发展经验结合丝路经济带沿线不同地域的各自特色,逐步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逐渐形成适应性强、促进经济发展显著的普惠金融体制。再通过优秀的成果进一步吸引资金的流入,形成“资本吸引资本”的一个良性循环。

3.由东至西,逐步推动普惠金融贯穿丝路经济带

共同发展不等于同步发展,绝对的同步发展不能够实现普惠金融效率的最大化。所以,结合各自区域的区位特点,形成自东向西、自相对优势向相对劣势区域逐步推进式的发展,更容易实现普惠金融在整个经济带的发展。历史证明,这样的发展模式不仅符合国家改革开放的中心思想,更符合金融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更应该有选择的在一些特色区域首先大力扶持发展,以成果带动、经验带动、效益带动,逐步实现普惠金融贯穿整个思路经济带的发展。

作者简介:杨柳,女,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西安财经学院;赵鲁楠,男,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西安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双赢普惠金融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德资双助 老少双赢
老少同住 双赢选择
谋划双赢
“双赢”之路在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