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财政政策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

2015-09-17 07:09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00
商业会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辽宁省补偿信用

(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一、辽宁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辽宁省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获得的社会资源和它所发挥的对经济的重要促进作用是不相匹配的。

(一)资本市场融资状况。大型企业在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中进行融资,面临的困难很多,天生质弱的中小企业更是无能为力。在辽宁的企业中,主板上市的基本都是国有企业和那些经济效益好,前景广阔的少数中小企业。

(二)非正式融资与政府融资状况。我国由于正式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以及非正式金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非正式金融在小企业的融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非正式融资的融资成本相对更高,因为非正式融资所采取的方式都要求有较高的回报率,如借入民间高利贷。同时,政府为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不愿意将国有资产借给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

(三)金融机构融资状况。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在银行贷款方面中小企业会取得一些贷款。然而中小企业想与金融机构保持长期的合作以便于借入长期借款很难,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没有有价值的抵押物;合适的担保人很难寻求;一些基层银行贷款权限受到限制。因此,站在银行的角度来说,投资中小企业存在高风险和高成本的问题,所以银行借贷才会格外谨慎。

(四)融资渠道单一。

1.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具有可行性的融资方式主要有12种:综合授信、买方贷款、信用担保贷款、项目开发贷款、自然人担保贷款、个人委托贷款、异地联合协作贷款、出口创汇贷款、无形资产担保贷款、票据贴现融资、金融租赁、典当融资、海外融资。其中海外融资又包括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买壳上市、造壳上市、存托凭证上市四种融资方式。

2.辽宁省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辽宁省100家中小企业在辽宁省中小企业厅公布的数据显示,辽宁省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比例占到70%以上。虽然较多的中小企业愿意和希望采用银行信贷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但由于中小企业的抵押担保物价值低,信用差,贷款数额也很少。同时,11%和5%的中小企业的第一融资渠道选择为自然人担保贷款和典当融资,说明部分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借款碰壁后,选择了抵押个人所有的房产、土地使用权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来进行借款的方式。

从表1可以看出,只有87%的中小企业有第二融资渠道,剩余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在第一渠道融资不畅或出现突发问题时,没有备选方案和无处融资的尴尬局面。准备了备选融资渠道的中小企业也选择了希望通过抵押担保的方式进行融资。

二、辽宁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表1 辽宁省100家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表

(一)资源与企业布局不匹配。为尽量降低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将良好的政策和贷款倾向于大企业,很少有能适应中小企业发展要求的产品和信用评级制度等,使中小企业没有争取贷款的机会。

(二)担保与补偿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现有的信用担保机构都针对大中型企业,主要是为经营状况良好、风险低的企业服务,而缺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广大中小企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一般仅在企业建立初期提供一次性的资金支持,不会进行后续的资金补给;民营担保机构不受重视,无法与银行共同承担风险。

(三)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的管理相对松散,缺乏健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低,信誉较差。银行以中小企业信誉很难估量和监控资金回流加大了贷款风险为由而不愿意借款或者拖延借款。

三、辽宁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财政政策

针对辽宁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已制定了多种措施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指导和便利,“融资难”问题在辽宁省初步得到了有效缓解。

(一)创新担保贷款模式。目前,辽宁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难的问题,对反担保业务进行了创新,使反担保产品多样化,主要包括企业的股权、经营权、订货合同、商品、商标和专利等。同时,也对抵押品的范围和品种进行了探索,降低了企业风险。在大连市,企业的反担保产品具有地方企业特色,可将海域使用权作为反担保产品。丹东东港地区创新了互保联保的打捆贷款模式,主要针对有效资产较少的小企业贷款问题。辽宁省中小企业厅与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共同建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这个平台的反担保条件为企业的股权质押,解决了企业担保贷款的燃眉之急。

(二)开展银企对接。辽宁省中小企业厅为加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联系,组织了银企对接活动,帮助符合银行信贷要求的企业更加方便快捷地取得贷款。自2008年以来,辽宁省中小企业厅与广发银行等进行合作,为辽宁省中小企业提供了100亿元的信贷支持。在辽宁省13个城市召开交流会,为银行和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在交流会现场,银行为每家企业进行专人服务,对融资条件较好的企业进行专人跟踪服务,并给予贷款;对一些无法取得贷款的企业,辽宁省中小企业厅为其提供信用担保公司进行进一步的接洽。例如,沈阳蒲兴禽业集团有限公司就是辽宁省开展银企对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受益者之一。该公司曾从广东发展银行沈阳分行拿到1 500万元的担保贷款,使企业迅速地发展起来。辽宁省中小企业厅还采取灵活多样的对接方式,通过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组建的融资平台,精心选择优良的贷款项目进行服务,为企业及时快速地提供贷款。辽宁省一方面鼓励国内的金融机构增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另一方面还努力与国外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交流。2006年初,辽宁省中小企业厅主动与韩国产业银行进行接洽,为辽宁省的中小企业融资1 500万美元,并有意向与其进一步加深合作,建立中韩融资平台。

(三)实施“辽宁中小企业千亿融资计划”。2010年5月,“辽宁中小企业千亿融资计划”正式启动。这个计划是由省中小企业厅、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辽宁银监局、大连银监局共同组织并实施的。同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的辽宁省分行与省中小企业厅正式签署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合作备忘录》。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根据已经推出的中小企业扶持计划,在三年内每年的信贷额达到100亿元。

四、辽宁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对以上三点辽宁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财政政策进行研究,发现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一)促使担保企业扶小扶弱的政策力度不够。《辽宁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财政风险补偿的限额为单个企业的在保责任余额不超过担保资金总额的15%的部分。但是,担保机构总是倾向于为较大规模的企业服务,对销售额较少的企业担保数额较少。这个现象说明这一政策还是偏向于中小企业中较大规模的相对成熟的企业,对广大的小企业来说效果仍然有限。

(二)融资担保机构的创新积极性受到压制。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对融资担保的需求多样化。拓宽业务领域和创新担保形式是融资担保机构所必须做出的改变。担保风险补偿政策在原则上要求,政策在制定后的2年内不能更改,这种要求对于传统的担保业务来说具有可行性,但是会抑制担保机构对新业务探索的主动性,这与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的实际需求是有矛盾的。

五、辽宁省财政政策的改良建议

(一)建立专项基金,改良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政策。为更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其贷款难题,创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三种专项基金,主要包括信用保证基金,发展基金和互助基金。改良现行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政策可采取以下步骤:首先,加深对于融资担保业务拓展的新举措。相关的部门及时关注担保行业的发展动态,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推动担保机构针对中小企业拓展新业务,加大担保规模,改良风险补偿政策。其次,鼓励担保机构将针对中小企业的有效担保业务的比例提高。最后,推动融资担保机构扩大规模,运用动态补偿率的方法确定补偿金额。当年的动态补偿率是由财政年度预算总额和满足条件的担保机构有效的日均担保额相除所得。

(二)加强财政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支持。首先,健全中小企业征信体系。一方面,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各银行通过将已掌握的企业信息共享,建立完整的信息库。同时,政府利用这一数据库建立企业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违约行为的惩处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出台相关制度,对信用违约、逃避贷款的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建立良好的地区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其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信用担保业务的正常开展,目前必须依赖财政的支撑作用。政府为担保机构补偿部分损失,使财政收入减少,实质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从长远看可以弥补之前的财政损失,同时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

(三)利用融资担保的杠杆功能加强政府调控能力。政府必须运用“有形的手”来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将融资担保的杠杆作用扩大,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引导中小企业改变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同时,政府对融资担保业务的范围要进行适当的控制,例如将那些存在环境污染的企业排除在担保范围之外,更不能纳入融资担保业务获得补偿的担保额之内。对于环保型的中小企业应提高担保补偿的比例,通过各种扶持政策推动融资担保机构扩大对环保型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政府在对担保行业进行重点扶持的同时,应针对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建立重点行业公告制度,明确政府的扶持导向。

猜你喜欢
辽宁省补偿信用
一种霍尔传感器温度补偿电路及其补偿方法
中国耕地生态保护补偿的省级差序分区及补偿标准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中国,快步进入信用社会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信用消费有多爽?
解读补偿心理
农村土地征收删除补偿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