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心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9-24 08:59丁红梅
中国美容医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功能统计学

丁红梅

(苏州解放军第一00医院烧伤整形科江苏苏州215007)

·护理美学·

综合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心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丁红梅

(苏州解放军第一00医院烧伤整形科江苏苏州215007)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以及整体健康状况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烧伤患者的不良心理行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合心理干预;烧伤患者;心理行为;生活质量

烧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占所有损伤发生率的第四位。虽然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烧伤的死亡率,但烧伤后留下的瘢痕、畸形和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大部分学者认为,相对于烧伤带给患者的残疾和功能障碍,烧伤后患者形象改变、社会地位的变化更容易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1]。如果不及时对烧伤的患者采取干预措施,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疾病。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消除消极心理,对于改善烧伤患者患病后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都具有积极意义。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2月对30例烧伤患者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烧伤患者,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8~75岁,平均(42.5±12.5)岁。火焰烧伤41例,化学烧伤9例,热液烧伤10例。受教育年限5~16年,平均(9.6±3.5)年。烧伤面积50%以上;烧伤深度Ⅰ~Ⅲ°,均处于烧伤康复期,无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疾病。将该组患者随机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标准:①重要器官严重疾病;②合并有心理疾病、精神疾病;③合并语言障碍、听力障碍者;④精神病史、心理疾病史、酒精或药物滥用者;⑤严重并发症。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烧伤科护理常规开展护理工作,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视患者的情况进行语言安慰、开导等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认知行为疗法、冥想放松法、社会支持等综合心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认知行为疗法:首先帮助患者分析现状,讲解烧伤后的伤情变化过程、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等,让患者接受现实,完成角色转换。给予患者烧伤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创面护理及瘢痕预防等诊疗、护理相关知识的宣教[2],满足患者及家属的信心需求,减少疾病的不确定性。将病情变化及治疗进展随时告知患者,增加其治疗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讲解不良情绪会带给患者自身及社会关系的影响,指导患者利用理性的观点进行克制,自觉调整。针对患者烧伤过程中的阴影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采用辩论为主的干预方式,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

1.2.2宣泄、疏导、转移:借助个体交流的形式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态度诚恳,尊重患者。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感受,耐心倾听。让患者态度激动时保持适当的忍让和沉默。指导患者运用哭泣、呐喊、书写等其他方式宣泄情绪[3],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教会患者倾诉法、情绪转移法(看书、看电视、玩游戏等)调节情绪,在医院允许的时间和空间内,鼓励患者发展兴趣爱好。还可通过肢体的抚触和按摩,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怀、被重视,缓解心理压力。

1.2.3冥想放松法:先从双手开始,吸气时握紧双拳,呼吸时缓缓放松,通过吸气和呼气时感受紧张和放松的感觉。让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达到“恬淡虚无”的状态。冥想放松的方法为:深呼吸时想象美好的会议和画面,逐渐放松肌肉和心理。冥想期间可播放清新典雅、节奏平稳、悠扬动听、宽广柔慢的音乐或歌曲,分贝控制在40~50左右[4]。

1.2.4社会支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并让家属知晓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在患者的护理中引入家属的支持,创造支持型的家庭环境。向家属介绍患者的心理状态,让家属理解患者的表现。鼓励家属在生活上、心理上多关心患者,教会家属心理支持技巧及患者出现负性情绪时的应对方式,给予患者精神上和经济上的支持,让患者时刻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呵护。

1.3观察指标

①心理行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来调查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该量表包括10个因子项,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恐惧、精神病性、敌对、强迫等,共9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主要观察受试者的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变化。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程度越差;②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评价,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5个维度,分数越高,表明功能越好。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行为的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精神病性和恐怖方面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以及整体健康状况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烧伤的患者大多是突然致伤,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伤害,缺乏心理准备。受伤后除了要承受疾病及治疗带来的痛苦,还要担心毁容、功能康复和生命安全等预后问题,心理上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大部分烧伤患者在治疗早期就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若不进行适当的干预,随着时间的推移,失望、悲观的不良心理出现,患者甚至会对生活丧失信心。尤其对于大面积烧伤和面部烧伤的患者,心理损伤程度更为严重。以往有研究表明,在烧伤患者中有52.5%的患者存在中、重度焦虑,这些不良心理的存在与患者的躯体症状相互影响,将直接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形成负面作用[5]。

表1 两组患者心理行为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有学者认为,对烧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与抗感染、抗休克、创面治疗具有一样重要的地位,必须引起烧伤医护工作人员的重视[6]。但就目前而言,心理护理常流于形式,且使用方法单一,大多采用语言安慰,效果有限。本研究对患者实施心理综合护理,采用认知干预、宣泄转移束带、冥想法和社会支持四项心理学干预方法,结果表明,以上综合心理干预手法的运用显著缓解了烧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王洪芹的研究显示,对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7]。周琴对女性颜面部烧伤患者实施系统心理干预的实践也表明,综合、系统的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负性情况,提高自理能力[8]。本研究综合心理干预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以真诚的态度感染患者,获取患者的信任,给予充分的尊重,恰如其分的适时表达理解和同情,让患者放下心理防备,为提供心理干预创造条件。同时对患者实施情绪反应调节,以增强患者应对不良情绪的技能,缓解了焦虑、抑郁、躯体化等不良心理行为。随着不良心理行为的改善,患者对待生活的方式也逐渐变得积极[9-10],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综上所述,综合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烧伤患者的不良心理行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夏哲远,孔悦,殷婷婷,等.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9):1035-1039.

[2]周晓娟,侯亚红,赵京红,等.优质护理对颜面部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5):1295-1297.

[3]李琳,张菲,黄珍霞,等.基于扎根理论的重度烧伤伴手烧伤病人康复经历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36):4555-4557.

[4]黄芳,徐锦,刘德蜜,等.眼部受术者心理护理干预及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7):589-591.

[5]喻春红,王霞,方方,分级心理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4(10):25-28.

[6]江敏君,赖文娟,廖新芳.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7):24-26.

[7]王洪芹.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9):104-106.

[8]周琴,李双双,何飞,等.系统心理干预在颜面部烧伤女性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75-77.

[9]杨珍,王君俏,张宝珍,等.烧伤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265-269.

[10]陈丽映,潘丽沁,赵淑婷,等.针对性护理对烧伤ICU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配合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5):1130-1131.

编辑/贺艳梅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sychological behavior and life quality in burn patients

DING Hong-mei
(Department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Suzhou 100 Hospital of PLA,Suzhou 215007,Jiangsu,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burn patients.Methods 60 cases of bur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psychological behavior and life quality.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adverse psychological of somatization,compulsion,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depression,anxiety,hostility,paranoid ideation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life quality of physical function,role function,emotional function,physical symptoms and overall health statu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alleviate the adverse psychological behavior in burn patients;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burn patients;psychological behavior;life quality

473.6R395

A

1008-6455(2015)11-0089-03

2015-05-08

2015-05-26

猜你喜欢
心理功能统计学
也谈诗的“功能”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心理小测试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