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顶层设计推动医养结合发展
——市人大代表建言医养结合工作

2015-09-25 07:16
天津人大 2015年8期
关键词:医养养老机构

张 贺

以顶层设计推动医养结合发展
——市人大代表建言医养结合工作

张 贺

人大代表到天同医养院调研了解情况。摄影/郝鑫荣

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的养老、健康需求日益凸显。截至2014年,我市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已达215.42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1.18%。预计2015年末,老年人口达到230万人,人口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第三。如何让老年人既能接受优良的医疗服务,又得到细致的生活照料,使他们老有所依,是代表多年来关心的热点。今年,部分市人大代表实地考察了津南区天同医养院,与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等单位座谈交流,分析制约我市医养结合工作问题,共商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发展办法。

一、找准症结,把脉养老服务难题。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休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打破了原有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割裂状态,优化重组医疗和养老资源,为老人持续提供服务。“目前我市养老服务的情况是,医院不能养老,家庭医生难进家,养老机构没医生”,李俊兰代表讲道。现在我市内设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约30家,大部分养老机构不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养老机构服务设施功能不完善、利用率不高,而且离居民居住地较远。不少基层医疗机构受医疗保险定额限制,常常难以满足老年病人基本医疗需要,不适应老年人既需要医疗护理、又需要生活照顾的服务要求。

养老服务需求大、从业人员匮乏是制约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又一问题。据市民政局负责同志介绍,目前我市公办养老机构128所,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265所,老年宜居社区1所,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606个,日间照料服务站405个,现有养老床位60247张。按照3% 的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计算,“十二五”末期,养老机构需床位69000张,缺口近9000张。全市养老护理员的人数不足10000人,以“4050”人员为主,且年龄偏高,还有部分外地来津务工人员,普遍缺乏专业训练和专业技能,难以满足服务需求。养老服务护理人员劳动强度较大,工资收入偏低,职业吸引力不强,造成养老护理人员队伍不稳定。此外,长期健康照护保险未进入社会保险框架,养老服务产品和服务研发滞后于老年人需求等问题也制约着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二、抓住关键,建立统筹长效机制。医养结合,政策落地是难点,也是关键。医养结合中老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三方关系,实质是由成本与效益来维系。不管是养老机构中引入医疗服务,还是医疗机构利用本身的资源向养老服务拓展,都是走向资源集聚,实现效益增长、三方共赢。

“现在养老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和社会期望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管理,医疗机构由卫生计生部门管理,医保由社保部门管理,三条主线呈分立状态,受限于部门工作职能,难以实现政策协同,分而治之的格局造成医疗和养老资源不能融合。为此,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尽快出台相关的可实施方案,从全方位使力、在政策上突破,打通医养结合多部门管理瓶颈。对开展医养结合的机构给予医保政策扶持,落实医养结合一体化机构的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对从事养老服务、医疗、康复、护理等工作的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建立医护、养老人员职称评定机制等重要问题,都需要多部门联动解决。”李烨勃代表在调研中说。

开办医养一体化养老机构如果没有相应的利益驱动,是无法保持长久动力的。因此应当建立医疗和养老机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以保证医养结合机构持久运营。代表在调研时提到,单靠政府的力量远不能解决养老问题,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拓宽资源配置渠道,鼓励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产业,推动建立市场化养老机制。

三、积极推进,助力养老服务发展。“医养一体化理念,来源于市场,来源于需求,成长于实践。医养结合模式是养老的必然趋势,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就提出了‘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方向。医养结合是建立在老年群体中体弱多病,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对医疗及专业护理相对依赖的基础上,特殊需求与服务的契合。”市人大代表、天同医养院院长张婼婼说。

在考察中,代表看到,老人居住的房间像病房又不同于病房。每间房门旁都清楚地标出“责任医生”“责任护士”的名字,老人房间的墙壁上,点缀着一些艺术挂件,使房间充溢着“家”的氛围。“老人们居住的房间,与普通的市民居家环境没有太大区别。医养院为老人们提供床、沙发、电视等基本生活品,同时老人们还可以根据需求自行添置。床头、卫生间、客厅等处都有紧急呼叫按钮,方便老人在情况危急时使用。”医养院负责人介绍说。

在养老理念越来越先进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在医养并重之外,还应包括康复、健康教育等,应当集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慢性病托老、临终关怀等六个方面。医养结合并不是简单需求供给渠道的对接,更是养老资源中“医”与“养”资源的内在聚合,要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

建言医养结合工作,是代表履职紧扣社会需求的重要体现。根据代表意见整理报送的《关于我市医养结合工作需政府统筹规划问题的有关情况》,得到市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制订我市实施意见。相关部门明确表示抓紧起草我市医养结合工作指导文件,通过政府主导、完善政策配套等措施引领推动我市医养结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为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室干部)

※简讯※

静海县人大常委会视察法院基层基础建设情况

日前,静海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视察法院基层基础建设情况。视察人员实地察看了独流镇、静海镇法庭以及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听取了县法院关于基层基础建设情况的汇报。在座谈中,视察人员指出,要强化案件管理,通过抓立案、审理、执行等关键环节,提高审判质量,完善调解机制,提升案件执结率;要完善适应司法体制改革的制度建设,形成以制度管人,用制度办案的长效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追究机制;要加快专业法官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升法官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人民法庭物质装备现代化水平。

(李 学 孙 震)

猜你喜欢
医养养老机构
医养当兴
养老生活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