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代表建议的历史依据

2015-09-25 07:48
天津人大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红桥红桥区内河航运

刘 昊

一件代表建议的历史依据

刘 昊

坐落于红桥区小辛庄大街19号的“直隶全省内河行轮董事局红桥客运站”旧址。

红桥区人大代表、天津北方水运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蒙泉常说:“千年的文字会说话,只要有文字在,就一定会有历史说话的时候。”为什么马代表这样看重鲜活的文字记录?为什么他那么希望透过文字还原历史事物?这还要从他提出的关于保留部分航运遗址的建议说起。

天津北方水运有限公司前身是直隶全省内河行轮董事局,位于红桥区小辛庄大街子牙河畔北岸,已具有百年历史。可以说,北方水运走过的历史就是一部红桥百年内河航运的发展史。《红桥区志》编修工作启动后,区志办和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马蒙泉代表,希望他能够协助编撰红桥内河航运的史志资料。他当即表示:“我是区人大代表,也是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委员,协助搞好区志编修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接到“任务”后,马蒙泉代表立即抽调了公司精干力量组成了编修班子,自己担任负责人。他先后与编修班子成员研究编修体例达十余轮,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提出意见建议,指导编修人员工作,亲自撰写相关内容。经过精心编撰和几番修改,最终形成了八节、近两万字的红桥百年内河航运史志资料。透过历史资料,我们看到,辛亥革命后,直隶省的部分爱国人士面对外轮势力垄断海运、侵入北方内河的局面,大声疾呼“今日宜急保内河航路权”,提出“各省分办内河轮局”“与外人争衡”,直隶全省内河行轮董事局应运而生,于1914年9月16日在天津三岔河口地区正式成立,标志着红桥近代内河航运业开始崛起,为发展红桥近代工商业和方便百姓出行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陆路和空中运输的空前发展,红桥地区内河航运严重衰退。面对现实,脱胎于直隶全省内河行轮董事局的天津北方水运有限公司干部职工在马蒙泉带领下不气馁、不畏难,成功实现企业改制,为适应航运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10月,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西于庄地区棚户区改造(旧城区改建)项目正式通过审批,被确立为天津市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成为红桥区的头号工程。与此同时,天津北方水运有限公司院内诸多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记录红桥内河航运兴衰的的航运遗迹被划入征收改造范围内,即将被拆除。

面对全区头号工程,马蒙泉代表响应区委和区人大常委会的号召,全力支持西于庄地区危陋房屋征收改造工作,争做“政策宣讲员、工作监督员、民情联络员、矛盾调解员”,积极为完成征收改造工作做贡献。他思忖:“咱是人大代表,支持国家建设和区域发展没得说,可是那么多内河航运遗迹被拆也实在可惜。”于是,他又细致梳理了坐落于公司院内所有老建筑的历史和现状,撰写了一份关于保留部分航运遗址的建议。建议中分析到:华北内河局客运总站及其客运码头旧址始建于1914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海河医院小楼始建于1958年,建筑特色突出;此外还有办公楼1座,航运局工人俱乐部1座。这些建筑除办公楼、俱乐部保存尚好外,另外两处保存较差。由此,马蒙泉代表建议,将尚有保存价值的华北内河局红桥客运总站、客运码头遗址和办公楼保留,建成一座面积约为1700-2000平方米的小型内河航运博物馆,对红桥内河航运遗迹保护进行整体规划,展现红桥内河航运的历史风貌。

红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红桥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工作,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对保留内河航运遗迹进行多方论证。目前,西于庄地区房屋征收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这一地区开发建设要进行统一规划,那些建筑能不能保留还是通过其他形式予以保护,还要看规划设计需要。曾有人跟马蒙泉代表打趣儿说道:“老马,那些建筑破破烂烂的,该拆就拆吧,国家省事,你也省心了。”他摆摆手说道:“华北内河局红桥客运总站、客运码头遗址是我们红桥内河航运事业几辈子人、上百年历史的传家建筑,展现着活生生的红桥内河航运历史画面,它们还是京杭大运河天津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古老破旧,但那里面却有丰富的故事。再说西于庄地区规划正在编制当中,说不定就需要这么一座博物馆,将来这些建筑真的影响整体规划了,再拆也不迟啊。”

有人问他,难道就凭那么一条代表建议,人家就会听你的,帮你建什么内河航运博物馆?马蒙泉代表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说实在的,一条代表建议的分量是不重。可是我通过参与《红桥区志》内河航运史的编撰,了解到我们红桥内河航运事业为红桥的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与红桥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有责任保护好这点历史记忆,这份责任分量就重了。”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引领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历史文化记忆是一座城市的根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之源。诚如马蒙泉代表所言,热心参与区志编修,为撰写代表建议提供了很清晰和很厚重的历史依据,这份历史依据的分量足够沉重。保护好内河航运遗迹,不仅是留住乡情,留下一点城市的记忆。从近期讲,是让居民“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热爱家乡、建设红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长远看,是以历史的记忆为驱动力,弘扬主旋律,聚合正能量,更好地塑造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道德力量,不断提升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促进美丽红桥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猜你喜欢
红桥红桥区内河航运
扬州红桥盛名探析
《红桥区志(1979—2010)》复审会召开
大力发展使用绿色船舶,促进内河航运节能减排
对开发内河航运的建议
浅谈噪声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内河航运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感动!“中国儿子”吴红桥,为患癌叔叔打工还债
诚儒守信 为民解忧——记红桥区人大代表张立强
安得广厦千万间——红桥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支持西于庄地区房屋征收改造侧记
蓦然回首,那人已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