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以《音乐与影视艺术》一课教学为例

2015-09-26 08:51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影视思维能力历史

于 洋



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初探——以《音乐与影视艺术》一课教学为例

于 洋

(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历史同其他学科一样有其独特的思维,即历史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对其深化客观世界的认识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新时期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学历史教师更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构建历史有效思维课堂。

历史教学;历史思维;培养方法;教学方法

历史同其他学科一样有其独特的思维,即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对其深化客观世界的认识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新时期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深入,中学历史教师更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构建历史有效思维课堂。高中历史教学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识记多少历史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运用历史思维人们能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这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对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品格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什么是历史思维

什么是历史思维,原苏联学者莱纳曾下过这样的定义:“是运用已成为个人认识方法和历史观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去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素养。”简单地说通过历史思维活动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历史思维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历史概念、历史判断和历史推理三种基本形式。历史概念是最基本形式,主要是描述历史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的特定名词或短语;历史判断反映历史概念之间的联系,表明概念的属性,反映历史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历史推理则是表示历史判断之间的联系,具体指用已知历史规律推出未知的思维形式。

史料错综复杂需要整理,需形成在思维上的系统化,这就需要历史思维,从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中归纳出历史概念,揭示历史的普遍性和因果关系,发现历史的本质。具体的历史思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析与综合法、比较与分类法、抽象与概括法、归纳与演绎法。

在落实历史思维的三个基本形式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思维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分析历史事物及其历史规律。

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学应该变教师的单一主体地位,尊重师生双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有效地交流与互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设计和真正的教学实施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之参与到课堂交流与探究中来,如今现代化教学手段十分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可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教学媒介为学生充分创设情境、提供资料,让学生更加感性和理性地思考问题,讨论和实践,运用以上历史学习方法来提高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学好历史。但是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内容和学习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从帮助学生形成历史逻辑思维方法出发,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实践探索,发现以下历史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1.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简而言之就是用教师的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突破教学重难点,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难度设置要梯次进行,逐步深入,要符合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而且教学环节要紧密连贯,环环相扣,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前后要有逻辑性,衔接巧妙。具体说来,历史课堂上运用问题教学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问题应梯次加深难度,层层递进,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的设置要像小孩摘桃子一样,需要够一够才能摸得着,不易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问题,逐步掌握历史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如在《音乐与影视艺术》一课中,在“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一目中,教师可设计下面一组问题:(1)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什么主要音乐流派,有哪些音乐家和代表作品?这是对历史现象的认识,问题较容易(2)作为19世纪的主流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有哪些特点?(3)浪漫主义音乐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浪漫主义音乐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进一步深入提问,对音乐作品的赏析和导学案资料阅读运用抽象归纳法得出这种音乐形式的特点,这个问题稍有难度,可以在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又抽象概括除了历史现象的一般规律,紧接着通过进一步设问,这个问题加深了难度,结合材料分析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活动,然后综合得出这种音乐形式产生的时代背景即产生历史现象的原因,这就透过历史现象去挖掘历史规律,认识了历史现象的本质。综上总体上运用了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历史逻辑思维中的分析综合法、抽象概括法去探究历史问题。

在“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一目中,教师依旧可以设计下面一组问题:(1)20世纪的世界出现了什么主要音乐流派,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代表性的音乐家和代表作品?(2)作为20世纪世界主流音乐的现代主义音乐有哪些特点?(3)20世纪为什么会产生具有这样特点的现代主义音乐?在“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目中,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1)20世纪世界电影和电视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2)影视的出现和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先了解历史现象,再剖析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先感知历史事实形成历史概念,再上升到历史判断,再升华到历史推理,整个教学思路非常明确,系统理解19世纪以来世界音乐与影视艺术变化的原因、内容和影响,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其次,设计问题要注意联系现实。学习历史最大的功用就是治世,根据历史规律为现世提出构想和规划。在《音乐与影视艺术》一课中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影视的出现和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中国未来的影视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充分体现了历史的治世之功,并且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要灵活处理。比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点,自己阅读就能归纳和掌握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生预习和填写学案来解决,对于陌生的知识点和独立解决难度很大的问题就需要教师的提示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去完成。在本课中,教师可将教材中已有的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比如音乐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过程设计到学案中让学生预习填写学案自主学习,发散探究问题留在课堂上由师生互动共同解决。

培养历史逻辑思维方法还可以运用探究讨论法、史料教学法、因果关系推理法教学法。

2.探究讨论教学法

有的历史问题设计面较广,学生无法单独去比较、归纳概括,往往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解决。

新课改中也越来越要求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讨论,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之下解决问题,增强学习主动性,通过讨论激发灵感,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缜密性。新课改越来越注重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分析,减少对历史事件本身的描述,注重启发学生进行历史判断、历史推理。在《音乐与影视艺术》一课中教师对问题的设置都是围绕着音乐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原因和影视艺术的影响及未来展望上,并且对浪漫主义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这种相对较难的问题和影视艺术影响这种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气氛较为热烈,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历史知识得到深化,思维方式得到拓展,思维能力得到训练。这样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最后综合展示特定艺术形式产生的时代背景,也体现了历史学习的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思维方法。

3.史料教学法

笔者认为,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充分重视历史考据学的理论,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地下料与纸上材料相互印证。就《音乐与影视艺术》一课而言,充分将无形的影音资料与纸上文献相结合,在赏析音乐的同时,解读史料,分析其时代背景。另一方面,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不仅是历史教学而且是治史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史料是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还原历史面貌,学生可以从中激发兴趣,加深了解史实认识,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理解古今政治经济制度和法律规范,以更好地反思历史,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提高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受篇幅和课时所限,历史教材中有些重点内容的史料支撑不够,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地补充相应的史料来说明,以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在本课中,笔者补充了19世纪上半叶的背景材料,使用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还有马世力主编的《世界史纲》中的两段话,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从史料中总结归纳出浪漫主义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

4.因果关系逻辑推理法

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历史现象的产生都不是纯粹偶然发生的,必然有其前因后果的联系,学习历史要树立时间观和空间观,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所以要根据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通过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方法将历史知识系统化、规律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历史。这是一种理科思维与文科思维的综合运用。如本课“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这个问题就是这样处理的,通过设置分问题“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世界历史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对民众心理造成了什么影响?”学生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归纳公式“历史的变迁——人心态的变化——特定艺术形式的出现”。通过这种历史推理的方式,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活动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活动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整课都运用了这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种运用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方法来整体思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整体上把握历史。

5.系统图表法

“系统图表指的是用表格或示意图等方式,直观表现历史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是知识点庞杂,新课标教材的编写是专题史的体例,不易归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规律,除此之外,受教材结构内容本身的限制,更需运用图表法归纳与整合,化零为整,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加强联想、分析、归纳、总结等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比如在《音乐与影视艺术》一课中,将19世纪以来的音乐流派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这部分知识引导学生绘制成了表格如下,便于学生去记忆。

19世纪的欧洲音乐 主流音乐音乐家国别作品地位、意义

暂且列举以上方法,还有其他培养历史逻辑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在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研究。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历史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致力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因此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擅于批判思维,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1]莱纳.白月桥译.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2]李荣荣.论中学历史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3]龚爱琴. 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问题,2005(2).

[4]吴玉环. 充分发挥图画作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4).

2015—04—24

G633.51

A

1673-4564(2015)03—0130—04

猜你喜欢
影视思维能力历史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新历史
影视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