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何时通车?

2015-09-27 01:39本刊作者张燕萍
福建人 2015年7期
关键词:福州市号线福州

本刊作者 张燕萍

这几年,福州的“堵”出了名。分析其中原因,少不了“地铁施工”这一条。因为修地铁,全市许多主干道被围挡,原来的四车道、六车道只剩一半,市中心有些道路甚至整条被封,人车都需绕道,能不堵吗?

地铁开建,是为了城建的改造与交通的升级,福州市政府也采取了种种措施,尽量保障交通顺畅。然而,不可否认,在地铁正式通车以前,这项大工程还是对市民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从2009年年底开建至今,转眼已5年多,“教主”黄晓明和女友Angelababy都结束5年的爱情长跑,领证结婚了。那么,福州地铁建设现在究竟是什么情况呢?

没有北上广的命,却有北上广的病

福州没有北上广的命,却有北上广的病:每逢周一,必堵;一到下雨天,必堵。

如果在雨天开车上班,一到拥挤路段,大多数人只能干着急,看着车子一步,两步,缓慢向前挪动,就像是慢动作回放。搭公交车上班?那就更惨了,不论车上车下,拥挤情况都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水泄不通,迟到那是妥妥的。要是天公不作美,每个月多下几天雨,上班族们恐怕都要哭晕在厕所。

这样的状况在福州地铁全线开工之前就早已存在,因此,当2010年传出福州要修地铁的消息时,大部分人是翘首以盼的。瞧瞧北京、上海、广州,地铁俨然成为一线城市的标配,是城市形象升级的符号。不说别人,对于上班族而言,福州要建地铁,那简直就是福音啊,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上班迟到扣工资了。

当时的新闻说,福州地铁计划在2010年全线开工建设,在2012年底结构基本贯通,2013年轨道基本贯通,2014年系统调试结束,试通车。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眼看着2015年已经过去了一半,这2011年入学的大学生都读完四年大学毕业了,福州地铁1号线还没通车试运行呢。

更让人糟心的是,被寄托拯救福州交通使命的地铁,在这漫长的建设过程中,给福州人带来了更严重的拥堵和烦恼。

目前,福州地铁1号线贯穿的华林路、五四路、八一七路等主干道,经常在上下班高峰期出现堵车情况,有网友忍不住吐槽:“东街口有新三宝,围挡、堵车、请绕道。”

2015年年初,国内实时路况覆盖城市最多的高德地图发布了《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全国重点城市拥堵排名,北京居首,杭州、上海分列二三位,福州排在第四。纵观高德地图2014年全年的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福州均在“十大堵城”之列。

再来看看国际友人提供的数据。2015年4月,在荷兰交通导航服务商TomTom发布的“全球最拥堵的100个城市”中,福州列第28位。别小看这名次,要知道,中国“首堵”北京也才名列第15位,福州的排名甚至在沈阳、杭州之前。

“地铁1号线穿越市中心区,地铁和市政围挡施工,占去了不少交通要道,高峰期加剧了市中心的交通拥堵。”福州相关规划专家说,“缓解榕城日益拥堵,当务之急要加快建成地铁,使得地铁早日形成环线,只有这种快速、准点的大容量交通工具,才能有效缓解拥堵。”

说好的2014年年底通车呢?

说起福州建地铁,这事得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福州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就已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因为种种原因,直到1995年,福州才开始具体运作,规划出6条主线和2条支线。

这一规划,就是7年,也就是到了2002年,福州市规划局和上海交研所才共同编制出《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初步提出远景,形成两纵一横一环(4条线)网络架构,线路总长约136.2公里。

接下来一段时间,又没消息了。到了2007年下半年,建地铁这事的节奏才加快起来。

首先,福州市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修编)进行了商讨和论证,推荐的线网方案由7条线组成,线路总长为193.83公里,初步确定设置车站139座。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地开会、上报、等审批等正常流程。终于,在2008年5月,中国国际咨询公司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在福州召开《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评估会。与会专家认为,福州已具备建设城市快速轨道的基本条件。

至此,福州地铁的前期工作才算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当时规划的地铁交通线网,由7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约180公里,共设站134座。(根据2013年的修编方案,原本的7条线路变成了9条,交通总里程338.12公里,设置车站215座。)

等到各种审查工作结束,国家正式批准了《福州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已经是2009年5月了。

赶在2009年12月的最后几天,福州地铁1号线终于动工了。

最初的消息是1号线预计在2014年年底完工,然而,因为不可预见因素,如屏山地铁考古等,所以,地铁施工第一次延期了。当时,福州市长杨益民表示,在首届青运会举办前,也就是2015年10月前,地铁能试运行。

不过,现实中不可控因素太多,火车北站站、屏山站等受拆迁、考古影响,拖慢了整体进度,地铁建设顺理成章有了第二次延期。这一次,有关部门的说法是“到2015年12月31日前开通试运行”。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延期的消息传来,大家也就不那么吃惊了。至截稿前,最新的消息是:福州市地铁公司拟出1号线南北段试运行方案,南段计划2015年底试运行,北段2016年10月试运行。

难!难!难啊!

当初,福州要修地铁,其实也有不少人是持反对态度的。修地铁的好处就不多说了,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有人反对。

简单来说,一个字,难。

单就修地铁而言,有专家曾把上海的地质比作“百岁老人”,可与上海相比,福州的地质情况似乎更不理想。据工程专家介绍,福州地铁1号线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施工难度之大,在全国罕见。

2015年初,福州地铁1号线开始进行过江施工。在全长近25公里的线路里,它只是短短的一小截,但却是最难的。

关于闽江隧道有多难,施工方提供了一份文稿,里面这样写道:“过闽江分为三个区段:一是全断面硬岩,二是软硬交界面,三是江底中砂层阶段。”

据施工方介绍,黄浦江和珠江只有一两种地层组合或复合。和闽江比起来,它们都弱爆了!闽江江底大概有10种不同的构成!

参与方案评审的专家曾感叹:“这种地质是当今世界的难题,虽然工程量不大,但技术难度最大。”还有专家甚至说:“这是全世界最难的工程,没有之一。”

福州地铁施工现场。

福州地铁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叶晨立表示:“同样是淤泥层,和上海比是有区别的,因为上海的淤泥含水量比我们低,我们最大的含水量大概达到82%,用比较通俗的一句话讲就是‘我们在软土里面打洞’。在上海盾构掘进的话,是好比在蛋糕里面掘进,那我们在淤泥里盾构掘进,就像在豆腐里面掘进。福州比上海的地质更软,更难做一些。”

更要命的是,闽江底部基本为砂土,砂层透水性好,加上闽江的水流急,早就冲走了黏土层,造成大部分江底没有隔水层,在高水压的情况下,加上隧道距河床覆土局部的厚度仅有8.3米,“盾构机挖掘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喷涌、击穿等施工险情。”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07合同段项目经理郑世兴说。

此外,因为变化多端的地质条件,盾构机掘进时,需要频繁更换刀具来应对不同的地层,这也极大阻碍了施工进度。

“更换刀具挖掘有软有硬的地层,就像是我们平时切肉用切肉刀,砍骨头又需要用剔骨刀一样。”郑世兴说,现在盾构机每推进一段,都需要检查刀具的使用状况和磨损程度,且在这种土层下开仓换刀风险极高。刚掘进了半个月,他们已经更换过一次刀具了。

总而言之,闽江江底比较复杂,施工很难、很难、很难、很难……

这水下的不好施工,陆地下的也不见得容易。

福州地铁1号线城门站至三角埕站区间的地下是坚硬的岩石层。这段线路长度只有863米左右,可在岩石段掘进期间,共经过8次换刀,累计更换64把滚刀,并且滚刀大部分损坏。

同时,由于岩层硬度高,导致设备负荷增大,刀具与基岩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即使在通风设备良好的状况下,拼装作业区域温度仍高达45℃~50℃,严重时会造成盾构机自动报警停机。为此,施工单位还购买了大量冰块用于降低仓内温度。施工环境这么恶劣,施工的效率自然往下降了。

在屏山地铁站考古现场,从西汉至清代的上千件文物纷纷出土。

当修地铁遭遇考古

福州建地铁的先天条件不足,这专家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之前都做过地质调查,心里多少有个底。这施工中遇见的另一些问题,却是他们没想到的。

比如说,地铁挖着挖着,咦,挖到古遗址了。于是,施工地变成了考古现场。

2012年年末,福州“挖出”了一条大消息,吸引了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等众多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原来,在建设福州地铁1号线屏山地铁站时,竟然从地下发现了2200多年前的闽越王宫殿遗址。

这不是可有可有的小遗址,经考古专家50多天发掘,就有从西汉至清代的上千件文物出土。“这次考古发掘的建筑遗址,等级非常高,是福州建城历史最早的见证。”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高健斌说。

这一挖,不得了。除了闽越王宫,宋代生活区、明清的古宅也纷纷出土……为了遗址保护和文物挖掘、保护问题,地铁建设部门多次停工为文物考古让路。这一停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按月起跳的。“按照最初的计划,考古发掘时间是4个月,但遗址内容很丰富,已经不是单一一个时期的,远远超出预期,4个月时间完全不够。”高健斌说。

直到2015年5月,屏山地铁站东入口考古一期发掘才接近尾声。当修地铁遭遇考古,这工期能不延迟吗?

此外,土地和房屋征收进程缓慢,管线迁改、交通导改等问题,都多多少少导致了通车时间延后。

似乎真的不远了……吧?

那么,福州地铁建设现在究竟进度如何呢?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地铁建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洞通、轨通、电通。目前,福州地铁1号线已开始最后一关的施工,也就是电通,但三者并不是顺序进行的。

2015年4月初,有媒体报道,地铁1号线,就是福州地铁最先建的那条地铁线,隧道掘进工作已近尾声,已完成31.6公里,再挖约5.14公里就可实现全线贯通。

目前,在地铁1号线的21座地下车站中,屏山站、东街口站、达道站、火车南站站东西延伸段等18个站点均已完成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封顶);火车北站站、树兜站中端、三叉街站换乘段3个站点正进行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此外,新店车辆基地房建装修已全部完成;清凉山停车场房建(综合办公楼、运用库、维修信号工区、混变所、工程车库、洗车库、信号楼)主体结构施工已全部完成,房建装修已完成70%;运用库内轨道安装完成50%。

铺轨施工方面,目前已完成轨道线路9.5千米正线铺轨工作,约占比18 %。

而电通工程,据说得到2016年12月30日才能完工。

这样看来,距离地铁1号线通车,还是有一段日子要等的,起码全线通车最早也要等到2017年了,同时在正式通车之前还有一段时间的试运行。

眼见着1号线快盼到头了,这2号线也开始建了。2014年11月的最后几天,福州地铁2号线举行开工仪式,这意味着2号线的第一批站点正式启动建设。

据说,这条线路比1号线施工难度更大,沿线地质很复杂,孤石是随机性的,淤泥中夹着孤石,有砾石层、砂层、花岗岩,除此之外,这条路线会两次穿越闽江和乌龙江。想想工程难度,小编都觉得头大。

按照计划,福州地铁2号线将于2018年年底试运行,全线通车最早2019年。至于3~7号线,则是计划在2030年前完成建造。

猜你喜欢
福州市号线福州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念挚友
——为悼念福州市政协原副主席、福州市老促会原副会长高伯英同志而作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