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新常态下肉羊生产回顾与展望

2015-09-27 02:53张莉马晓萌杜立新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
草食家畜 2015年2期
关键词:养羊肉羊羊肉

张莉,马晓萌,杜立新(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

畜牧业新常态下肉羊生产回顾与展望

张莉*,马晓萌,杜立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宣布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战略意义决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永恒的基础地位。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支柱,也将全面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本文根据最新的畜牧业统计资料,综述2013年肉羊生产形势,并对进入畜牧业新常态下肉羊生产作出预测与展望。

新常态;肉羊生产;形势分析;展望

养羊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其生产发展不但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而且事关穆斯林群众的生活和边疆稳定,意义重大。本文依据2013年《中国畜牧业统计》的最新生产数据,结合近两年养羊生产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全面分析了羊存出栏变化、羊肉产量变化、养羊主产区变化、羊肉消费、羊肉价格及贸易量变化等生产形势,对今年的肉羊生产作出展望,为从业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引言

2013年,养羊生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随着大力发展农区养羊和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全国养羊数量略有增加,其中绵羊存栏数量持续增加。羊肉产量、价格和贸易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出台后,各地政府大力倡导和支持肉羊生产,各方资本及热钱不断流入,为肉羊产业注入活力。但同时,随着饲养成本增加及年末疫病爆发,肉羊供需及养殖效益也遭遇了巨大的挑战。

2 生产统计

2.1羊存、出栏量

2013年我国绵、山羊存栏量29 036.3万只,其中绵羊存栏量15 001.7万只,山羊存栏量14 034.5万只,与2012年相比,存栏总数和绵羊存栏数分别增长1.9%和4.4%,山羊存栏数略有减少,同比下降0.7%。

2.2羊肉产量

2013年,我国羊肉产量408.1万t,比2012年增加7.1万t。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为4.78%,与2012年持平。绵羊平均胴体重增加到16 kg/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排名居世界第83位,较2011年第58的位次有较大下滑。山羊平均胴体重13 kg/只,略高于12 kg/只的世界平均水平。

2.3羊存栏前10省份

2013年我国羊存栏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山东、河南、甘肃、四川、西藏、青海、河北和云南(表1)。其中,内蒙古、新疆和山东三省区的羊存栏数接近全国总量的40%。

表1 2013年羊存栏量前十名省区

2.4羊肉产量前10省区

2013年我国羊肉产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分别是内蒙古88.8万t、新疆49.7万t、山东33.7万t、河北29.1万t、河南24.8万t、四川24.5万t、甘肃16.6万t、安徽15.0万t、云南14.0万t和黑龙江11.8万t,全国主要地区羊肉产量分布比重见图1。

图1 全国主要地区羊肉产量分布比重

2.5羊肉消费情况

2013年,我国羊肉人均占有量为3.0 kg,人均消费量仅为0.9 kg。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产区的羊肉人均占有量和消费量差别很大。内蒙古的羊肉人均占有量为35.6 kg,但广东、上海、江西等地羊肉人均占有量不足0.3 kg。

2.6羊肉价格

2013年我国羊肉集市平均价格为61.88元/kg,1-12月间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图2)。羊肉价格与当地需求变化、天气情况、节日市场、进口数量、疫病爆发等密切相关。海南省2013年12月羊肉集市均价高达84.26元/kg,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羊肉集市价格相对较低,维持在50~55元/kg之间。

图2 2013年1-12月羊肉集市平均价格(元/kg)

2.7羊肉贸易概况

据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羊肉进口总量25.9万t,进口金额5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0%和121.0%。羊肉主要进口国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013年我国羊肉出口总量0.3万t,出口金额1.9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6.3%和28.1%。我国羊肉主要出口到周边国家及中东地区。

截止到2014年11月底,我国羊肉进口量为26.1万t,进口金额64.3亿元;羊肉出口量0.4万t,出口金额2.3亿元。羊肉的贸易量比2013全年略有增加。

3 生产形势分析

3.1生产增速放缓,规模化程度逐渐增加

从2013年的生产数据看,羊存、出栏量及羊肉产量在2012年的基础上增幅不大,且绵羊数量继续略高于山羊,这与农区养羊数量不断增加有关。从全国羊饲养规模比重变化情况看,2013年的散户比例继续下降,年出栏30只和100只以上的中小规模比例均有较大增幅。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号召下,羊规模化程度正在逐年提高,但散养及小规模饲养仍然是当前我国养羊业的主体。由于饲养方式和技术的限制,羊肉数量和质量的双增长形势依然严峻。

3.2羊肉生产能力不足,进口量持续增加

与2012年相比,2013年的羊肉进口量成倍增加。我国羊肉产量近几年增速缓慢,羊肉缺口高达20%以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的养羊业正处于提质增效的转型阶段,数量增长明显放缓,但质量效益还未发展到理想的水平;二是来自内蒙、新疆等养羊主产区的养羊生产与牧区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压力越来越大;三是羊肉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都明显增加,羊肉的供需矛盾突出;四是我国对高端肥羔羊肉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国内的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导致大部分依赖进口。

3.3进口羊肉对国内羊肉生产造成冲击

近几年来羊肉价格一直稳步上升,但养殖效益却不尽人意。这主要是因为饲料、人工等养殖成本偏高,加之流通环节不畅造成的。此外,我们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大量进口羊肉,2013年羊肉的进口平均价格不足30元/kg,但我国自产自销的羊肉批发价却高达60元/kg以上。目前我国还缺乏羊肉的屠宰和分级等相关行业标准,无论是进口羊肉或者是自产的羊肉都无法严格区分,更难作到优质优价。因此,进口羊肉不但对我国的羊肉生产造成冲击,同时也扰乱了我国的羊肉市场价格。

3.4注重标准化建设,忽视标准化饲养

在养羊利好的政策下,各地区都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羊。政府补贴项目、优惠的土地和税收减免政策使得相当一部分热钱流入养羊业,但投资人多为其他行业,大多数缺乏一定的养羊知识,致使一些投资均未达到预期收益,甚至亏损。标准化养羊包括标准化建设和标准化饲养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但在实际生产中,大部分投资者都能按照要求进行棚圈标准化建设,甚至拥有先进的饲养设备,但却无法达到标准化养羊的技术要求,很难做到标准化饲养。尤其是一些中大规模的羊场,仍然不能解决人工授精计划配种、分阶段饲料配方等肉羊饲养关键技术,造成硬件过剩软件乏力甚至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3.5疫病防控力度急需加大

加强疫病防控工作虽已开展多年,但大部分养殖户尤其是小规模农户疾病防控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一些养殖场只重视发展规模和促进销售,而忽略饲养管理与综合防疫,对于一些既定的防疫,也存在防疫程序不合理,疫苗使用不科学,免疫注射不规范等情况,从而使疫病发生的风险增大。2013年末,小反刍兽疫疾病在多地爆发,并且迅速蔓延。为控制疫情扩散,农业部一度禁止活羊跨省调运,在疫病爆发、销售不畅的情况下,多数养殖户遭遇活羊及其产品价格暴跌的境况。尤其是2013年新增的部分肉羊育肥养殖户,活羊高买低卖是普遍现象,致使亏损严重。

4 2015年生产展望

4.1规模化标准化程度继续提高

2015年,我国肉羊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还将进一步提高。已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的中大型企业将更加注重标准化养殖,而农区的散户将通过养羊合作社组织形成一定的规模,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和规避市场风险。随着国家对种业的重视和建设,种羊企业的前景看好,无论从数量或者效益,都有增加的趋势。总体来说,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扶持,农户生产观念和养殖方式的转变,肉羊生产水平会进一步提升。

4.2肉羊生产及市场逐渐好转

随着2014年小反刍兽疫疫情的防治和控制,活羊已恢复省际间调运,肉羊生产也逐渐恢复正常。冬季和2015年双节期间,羊肉消费量将大幅增加,这必将促进活羊及羊肉市场回暖,尤其是短期育肥羊的需求量会更大。此外,我国高端羊肉的比重少,需求高,因此,肥羔生产及供应都面临较大压力。受进口羊肉的影响,羊肉价格在短期内不会大幅上涨,基本上处于稳中缓升的状态。

4.3肉羊生产成本增加,养殖效益空间缩小

劳动力成本、饲料成本、能源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涨,直接推高肉羊饲养生产各个环节的成本,使肉羊养殖效益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同时,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必然导致今后几年进口羊肉数量持续增长,这将对国内的羊肉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养羊业也将面临生产和贸易的双重挑战,形势非常严峻。

4.4羊的产业化经营程度将会大幅提高

随着肉羊规模化程度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羊的产业化经营程度也会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肉羊育种、生产和屠宰加工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设备、技术及质量体系与国际标准都还有一定差距。随着肉羊生产建设步伐的加快,将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组织,聚集中小规模散户,开展统一生产、加工和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规避市场风险,增加养殖效益,实现农民增收。

4.5疫病防控工作仍是重中之重

疫病防控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疫病损害将严重制约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牧民增收。目前,散养及中小规模养羊依然是我国养羊业的主体,要建立完善尤其是基层的疫病防治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羊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控基础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对于主要疫病的工作,必须立足并落实到乡镇,积极开展羊检疫检验工作,预防免疫,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4.6继续加大羊业科技创新

发展养羊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明确指出,要以“科技支撑,主攻单产”为基本原则;而2014年12月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中也强调今后要大力发展羊肉生产,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由此可见科技对肉羊产业的重要性。“十三五”期间,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全国羊遗传改良繁育体系和提高肉羊的生产能力仍是提高我国肉羊生产综合水平的主要任务。现代农业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的研发目标将更加明确,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利用科学技术,既有创新性科技成果产出,也有肉羊生产新型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从而提高养羊效率,推进肉羊业发展。

[1]农业部畜牧业司.2013年中国畜牧业统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2]农业部畜牧业司.2012年中国畜牧业统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3]中国国家发改委.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R],2013-09-25.

[4]王爱国.养猪业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牧业通讯,2004,(4):60-62.

[5]赵孟龙,王凌尔,马德胜.结合山区实际,促进持续发展-临安市2009年农业工作思路[J]].杭州农业与科技,2009,(1):8-10,43.

[6]于雪初.肉羊产业化生产的实践与展望[J].中国草食动物,2004,(专辑):28-29.

[7]何忠伟,赵海燕,刘芳,等.中国肉牛肉羊生产消费特征与展望[J].农业发展,2013,(9):50-56.

[8]李延春,陈贺亮.我国肉羊生产形势及影响肉羊生产的两天关键问题[C].第十届(2013)中国羊业发展大会,2013:22-26.

[9]唐万明,格格日乐.我国肉羊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2):89-91.

[10]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适应新常态,加快农业现代化[N].中国农资,2014-12-26.

Review and Prospects for Lamb Production in the“New normal”

ZHANG Li*,MA Xiao-meng,DU Li-xin*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of CAAS,Beijing 100193,China)

The Central Economic Work Conference in 2014 announced the nation has adapted to a"new normal"in the pace of economic growth.Agriculture has special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it plays a key role in national economy.A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agriculture,animal husbandry is also stepping into the new normal state.The current study summarizes lamp production and explores the prospect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new normal".

new normal;lamb production;prospects

S8-9

A

1003-6377(2015)02-0001-05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4ywf-yb-7)

张莉(1975-),女,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肉羊遗传育种、资源保护和行业发展动态等研究。E-mail:1125994343@qq.com

杜立新(1956-),男,教授,主要从事肉羊分子遗传育种、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养羊生产等方面的研究。

2015-01-30,

2015-02-02

猜你喜欢
养羊肉羊羊肉
“扒羊肉”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开春食羊肉,滋补健体
冬补一宝 羊肉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