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文章标题 感知课文内容

2015-09-27 16:04曾生见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章内容石拱桥尾巴

曾生见

中图分类号:G633.3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和高等动物的学习,根本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的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作有组织的反应,因为心理现象的最基本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结构性或整体性,而整体性又是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也告诉我们,如果掌握了整体各部分之间的规律和联系,使之互相补充,互相协调,那么这些部分的组合就会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功能,其功能将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语文新课程标准》更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些论述都深刻地阐明了阅读课文首先要著眼于整体,立足于全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整体感知是阅读主体对读物的内容从总体上作正确的感悟。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明确指出:“整体感知(感受)课文是阅读理解的起点,也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读物的一种近乎直觉的认识。” 王荣生先生则认为:“整体感知的完整表述应该是:用整体感知的方式阅读适宜于整体感知的文本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不妨从文章标题入手。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窗口”,是作者或编者根据文章内容深思熟虑、反复斟酌推敲得来的。打开这扇窗户,就能窥见其中的奥妙,就能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当然,文章的标题形式多样,特色各异。有的一目了然,开门见山,有的意味深长,暗藏玄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需要根据标题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一、认识“事件型”标题,感知文章内容

这类标题交代了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情节,或者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故事涉及的人物。叙事类文章大多采用这种标题形式,如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杨绛的《老王》等。我们可以采取猜读法,根据标题猜测正文内容,然后把正文与所推测的内容进行比较,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学习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便可从标题入手,思考这样三个问题:1、作者与谁一起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游览?2、在夜游过程中,见到了什么样的景象?3、作者为什么要夜晚到承天寺游览?问题1的作用是为了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任务级时间经过,弄清主要事实,由问题2可以了解文章所描写的庭下月景,问题3能使读者初步明白作者赏月时的复杂心境。由标题引发的三个问题便可知道这篇文章由叙事入手,通过写景,传达出作者复杂的心情。

二、认识“ 对象型”标题,感知文章内容

说明性文体和议论性文体中部分篇目的标题往往点名了说明、议论的对象或话题,像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胡绳的《想和做》、培根的《论读书》等便属于这类标题。感知内容时可根据文体特点来进行,古人云:“体不辨,则入于邪陋。”是说不知辨体就有盲目性,就会走弯路,影响整体阅读效率。鲁迅先生也曾经讲过:“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这就是说,体裁往往界定了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因此,从辨别文体入手,即根据其特点和规律明确某一体裁的基本结构模式,就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弄清文章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要点,强化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一般说来,说明性文体要弄清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要素,议论性文体要知道议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及语言特点。如学习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 就能从标题上明确,这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文章以中国石拱桥为说明对象,那么,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有什么特征?作者采用哪些方法、按什么顺序来介绍中国石拱桥?搞清这些问题就算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再如《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一文,标题高度概括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年来的哪些“奋斗业绩”和哪些“基本经验”,归结这些业绩和经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认识“暗示型”标题、感知文章内容

有些文章的标题比较隐讳,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主题思想没有直接说明,需要根据内容理解标题的比喻意义、引申意义,从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如气象学家竺可桢所写的科普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初次接触课文时,我们不禁要问,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读了课文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事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原来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这样拟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还有像阿西莫夫的《恐龙无处不在》一文,初看标题,我们可能认为这篇短文要想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的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地质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四、认识“想象型”标题,感知文章内容

有些科幻类文章的标题富于想象性,标题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开启学生的思维。学习《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时,我们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感知:同学们知道很多的动物有尾巴,有没有想过如果人类有尾巴会怎样啊?人类的尾巴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不可以让人类的尾巴也像动物尾巴一样有很多功用呢?我们要怎样打扮我们的尾巴呢?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迫不及待的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从文章标题入手,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它彻底摒弃了分析式语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力避纯理性的抽象化、破碎化、标签化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桦 希尧:《整体感知课文是阅读教学的起点》,

2、陈尚余:《“整体感知”三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猜你喜欢
文章内容石拱桥尾巴
Harry Potter
70 Days in a Lifeboa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家乡的石拱桥
石拱桥维修加固施工方法
石拱桥检测和有限元分析
瞧,它的尾巴会表达!
小跨径石拱桥实用加固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