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足三里穴位注射参附注射液防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实验研究

2015-09-28 08:19傅天啸王彬达傅永清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生理盐水肠梗阻炎性

傅天啸,张 恺,王彬达,傅永清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

大鼠足三里穴位注射参附注射液防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实验研究

傅天啸1,张恺1,王彬达1,傅永清2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310053;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杭州31000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大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防治效果。[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5只,采用肠管表面反复擦拭法建立炎性肠梗阻模型,参附组予以参附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予生理盐水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造模成功后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干预后各组大鼠生命体征变化,测定血清炎症因子(IL-6,IL-8,TNF-α)水平变化和肠道传输功能。[结果]参附组IL-6,IL-8,TNF-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附组肠道推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增强肠道蠕动能力,从而有效防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参附注射液;穴位注射;大鼠;炎症因子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bowel obstruction,EPIBO)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期,以2周之内居多,约占20%[1],与腹部手术造成的创伤及术后腹腔炎症等因素导致的肠壁水肿和渗出有关。足三里为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的作用。参附注射液具有固阳扶正、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之功效。笔者通过实验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参附注射液对大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

1.1动物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SD大鼠45只,体重200±20 g,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浙)2008-0003号。

1.2实验药材与试剂戊巴比妥钠(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批号:090205)、参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Z20043116)、伊文氏蓝溶液(Sigma公司,规格:E2129-50G)、9 g/L氯化钠注射液(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001021E)、IL-6(白细胞介素-6)、IL-8(白细胞介素-8)酶联免疫试剂盒(购自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1.3仪器大鼠手术器械套装(北京拜安吉科技有限公司)、FA2004电子天平(上海精天天平厂)、80-2型台式离心机[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Forma702型超低温冰箱(美国热电公司)。

2 方法

2.1动物分组将45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7天后,按大鼠体重从高到低排序,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简称对照组)、生理盐水足三里穴位注射(简称生理盐水组)及参附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组(简称参附组),每组15只。

2.2造模方法戊巴比妥钠(50 mg/kg)腹腔注射麻醉,麻醉后四肢固定于手术台上,腹部备皮,碘伏消毒皮肤,铺巾以充分暴露手术部位。于下腹部正中线做一个长约3 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腹壁肌肉后进腹。轻轻取出全部小肠外置于两层湿纱布之间,用盐水湿棉球由小肠末端自下而上擦拭肠管至幽门环,反复6次左右,时间共约10 min,期间注意防止损伤肠系膜血管。然后将全部肠管放回腹腔,注意理顺小肠防止扭转。用1号丝线分层连续缝合肌肉及皮肤关腹[2]。

2.3给药生理盐水组于造模1 h后进行第1次干预,即生理盐水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大鼠足三里穴位于后腿前,膝关节后外侧,在腓骨小头下5 mm靠胫骨外侧处)[3],每次剂量为0.8 ml/kg,之后每12 h注射1次;参附组于造模1 h后进行第1次干预,即参附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次剂量为0.8 ml/kg,之后每12 h注射1次。以5天为实验干预疗程,实验期间动物自由饮水。对照组采用上述方法造模,造模前后不作处理,予以基础饲料喂养。

2.4血清IL-6,IL-8,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测定5天干预结束后,各组大鼠眼眶取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5 min,离心后取上清液,置-20℃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IL-6,IL-8,TNF-α水平,具体步骤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2.5肠道推进率测定5天干预结束后,用灌胃针从大鼠口灌入0.15 ml伊文氏蓝溶液,1 h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立即剖腹取出全小肠(幽门环至小肠末端),无张力状态下测量蓝染肠管长度及小肠总长度,并计算出肠道推进率(胃肠推进率=蓝染肠道长度/全小肠长度×100%),最后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2.6一般情况观察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包括活动、精神状况、食欲、腹胀、肛门排便等,实验前实验中用体温计测肛温。

2.7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样本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一般情况参附组大鼠灵活好动、精力充沛、饮食正常、皮毛光滑、无腹胀、排便无特殊、肛温正常范围内。生理盐水组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度下降、精神萎靡、饮食量少、皮毛欠光泽、腹胀、排便量少、肛温升高。对照组大鼠的一般状态程度明显差于生理盐水组,精神萎靡、性情温顺、不喜动、不饮食、皮毛凌乱、腹胀明显、无排便或量极少、肛温高。各组大鼠开腹取出的小肠肠壁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腹腔内均有粘连。以对照组水肿程度最盛,粘连显著;生理盐水组次之;参附组充血及粘连情况不明显。

3.2各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比较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参附组的IL-6,IL-8,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参附注射液能有效抑制EPIBO的关键炎症因子,再结合一般情况的观察,分析得出参附注射液对EPIBO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血清IL-6,IL-8,TNF-α表达水平测定结果 (pg/ml,±s)

表1 各组大鼠血清IL-6,IL-8,TNF-α表达水平测定结果 (pg/ml,±s)

注:与参附组比较,①P<0.05

组别 n IL-6 IL-8 TNF-α参附组 15 192.34±6.26 293.57±6.93 120.50±4.67生理盐水组 15 255.89±3.26① 313.29±8.30① 139.48±7.52①对照组 15 254.78±5.33① 314.71±9.27① 143.08±6.23①

3.3各组大鼠肠道传输功能比较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相比,参附组大鼠根据伊文氏蓝染长度计算所得胃肠道推进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参附组大鼠胃肠道梗阻程度低,间接反映参附注射液对炎症的抑制作用。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肠道传输功能测定结果 (±s)

表2 各组大鼠肠道传输功能测定结果 (±s)

注:与参附组比较,①P<0.01

组 别 n 小肠总长度(cm) 伊文氏蓝染长度(cm) 胃肠推进率(%)参附组 15 89.12±6.54 63.29±6.93 71.61±2.67生理盐水组 15 90.78±3.45 42.72±10.21① 47.98±4.39①对照组 15 90.33±5.38 40.90±9.27① 45.78±2.03①

4 讨论

EPIBO是一种常见的外科腹部手术并发症,是机械性因素和动力性因素混合存在的一种肠梗阻类型。腹部手术损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刺激腹膜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诱发炎症反应,释放各种细胞因子或炎性介质,导致肠袢间粘连或与其他脏器间粘连。EPIBO的特点是广泛肠壁水肿充血、炎性渗出、肠袢相互粘连导致蠕动功能下降,肠腔机械性不畅[4]。国内外对于EPIBO的基本防治原则大致相同。预防方法主要为术前纠正内环境失衡;术中操作精细,保护组织及器官,避免肠管长时间暴露,减少首次手术对腹膜和肠管浆膜面的损伤范围和程度[5],尽可能吸净腹内炎症产生的积液。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显著降低[6]。本病治疗多采取保守性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维持内环境稳态、给予适量激素以减少胃肠道消化液分泌等[7]。

外科腹部手术导致的组织损伤会刺激机体释放大量TNF-α,TNF-α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分泌产生,在生理情况下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功能,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和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介质,对机体有利。而病理损伤的情况下单核细胞大量分泌TNF-α,过度释放可激发更多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诱发一系列炎症连锁反应,同时抑制机体免疫反应,提高患者的感染几率[8]。IL-6的产生就是由于TNF-α诱导的细胞反应[9],两者往往呈正相关,申莉萍等[10]临床研究发现,EPIBO发生时IL-6、TNF-α的合成、释放明显增多,采用穴位注射加电针的治疗组IL-6、TNF-α水平均迅速下降。研究发现IL-6是一种多向性细胞因子,可通过STAT-3途径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进而诱导细胞间粘附分子的极化表达,而粘附分子是炎性肠病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上皮细胞间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的物质。当IL-6表达过度时,机体内环境紊乱,肠上皮细胞电解质分泌受到影响,细胞通透性增强,附着的中性粒细胞涌出、浸润到炎症部位,产生炎症反应[11]。除了上述两种炎症介质,IL-8也是肠道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且灵敏的炎症因子,其趋化作用介导并激活中性粒细胞聚集。国外研究证实[12-14],炎性肠梗阻时细胞免疫产生大量炎症介质,以IL-6、IL-8和TNF-α三者为主,故本实验以IL-6、IL-8和TNF-α为主要观察指标。

中医认为,EPIBO属“肠结”“气格”“肠胀”等范畴,且手术对人体是一个驱邪伤正的过程,手术创伤和腹腔内炎症耗伤了人体正气,致正气亏虚,脏腑功能虚弱,腑气通行不畅,升降功能失调。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且以本虚为主,因此本次实验研究以扶正补虚为主要治疗原则。足三里为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位,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规律有力,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改善微循环,消除炎症反应,双向调节胃肠道功能[15]。参附注射液根据古方“参附汤”研制。红参是人参的熟用品,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心衰休克等症状。附子号称中药“回阳救逆第一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等功效,常用于感染休克、风寒湿痹、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病症。参附注射液凭借其“多靶效应”,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和乌头碱,可直接灭活抗氧自由基,改善血液流变性,调整免疫功能,具有抗炎和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的作用,同时调整肠壁运动,促进蠕动以增强肠道张力,减轻并抑制肠黏膜细胞破坏,维持肠黏膜的屏障作用以减少菌群移位,有助于减少感染,还能抑制NF-κB活化,降低TNF-α及IL-6水平,从而起到减轻脏器的病理损伤、保护脏器组织结构的作用[16]。王进等[17]在对全身炎症大鼠模型的研究中发现参附注射液可通过降低NF-κB功能来达到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以此推测其可以间接降低IL-6,IL-8,TNF-α水平。但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血液单核细胞中IL-6,IL-8,TNF-α活性的直接影响以及对EPIBO的防治效果及相关机制鲜有报道。

本实验研究发现:各组大鼠腹腔内均有广泛粘连,肠壁充血水肿,以对照组最为明显,证明反复擦拭肠管的造模方法简单可行。对照组造模成功后IL-6,IL-8,TNF-α表达水平升高明显,且大鼠出现活动度下降、精神萎靡、排便减少、不欲饮食、肛温升高等体征,说明EPIBO通过释放炎症介质或细胞因子等机制,在产生炎症反应的同时导致肠管间粘连,降低胃肠道蠕动功能。参附组行足三里穴位注射后,IL-6,IL-8,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同时对比参附组实验前后的体征,表明通过降低IL-6,IL-8,TNF-α表达水平确能消除炎症反应,抑制炎症进展,有效改善EPIBO,从而减少肠道黏膜损伤。以上结果进一步说明上述炎症因子是EPIBO发病的重要核心因素,确与机体炎症反应与病理损伤有重要联系,而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有待更深入研究。通过计算肠道推进率发现,参附组的肠道功能显著强于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P<0.05),说明参附注射液穴位注射一方面通过“多靶效应”可抑制EPIBO核心炎症因子的产生,直接缓解症状;另一方面通过穴位刺激可提高胃肠道蠕动,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抑制肠道菌群,保护胃肠组织与器官,恢复正常消化排泄。

综上,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EPIBO大鼠进行参附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能抑制重要炎症因子,保护胃肠道功能,对EPIBO确有积极防治作用,为外科临床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1]洪章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3389-3390.

[2]王李,高羽,陈金萍,等.术后肠梗阻大鼠模型的建立[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5):535-536.

[3]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27.

[4]李幼生,李民,李宁,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的长期随访分析(附121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4):291-293.

[5]朱维铭.再谈胃肠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4):270-271.

[6]夏建福,周宏,李霄阳,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4):430-431.

[7]张楠,周振理,陈鄢津,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 (4):368-371.

[8]庄育刚.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299-300.

[9]张英彪,宁建军.TNF-α在绞窄性肠梗阻患者高表达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8):1023-1024.

[10]申莉萍,雷春华,丁开云.电针加穴位注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血浆促炎因子及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1,31(9):795-798.

[11]梁皓天,宋静荣.TNF-α,IL-6,IL-8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92.

[12]Jackson P G,Raiji M T.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J].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2011,83(2):159-165.

[13]Chu D I,Gainsbury M L,Howard L A,et al.Early Versus Late Adhesiolysis for Adhesive-Related Intestinal Obstruction:A Nationwide Analysis of Inpatient Outcomes[J].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2013,17(2):288-297.

[14]Saklani A P,Naguib N,Shah P R,et al.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laparoscopic vs open colorectal resection [J].Colorectal Disease,2013,15(1):80-84.

[15]Yan C C,Peng Y,Lin Y P,et al.Effect of manual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Zusanli”(ST 36)on gastric motility,and SP and motilin activities in gastric antrum and nucleus raphe magnus in gastric hyperactivity and hypoactivity rats[J].Zhen Ci Yan Jiu,2013,38(5):345-351.

[16]Chen P,Sun B,Chen H,et al.Effects of carbon monoxide releasing molecule-liberated CO o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n rats[J].Cytokine,2010,49(1):15-23.

[17]王进,刘德宏,杨光田,等.参附注射液对内毒素所致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13(1):23-26.

(编辑刘强)

R656

A

2095-4441(2015)03-0005-03

2014-11-04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编号:2012ZA043)

傅天啸(1992-),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外科方向

傅永清,Email:fuyongqing1949@163.com

猜你喜欢
生理盐水肠梗阻炎性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自制生理盐水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0.9g/dl生理盐水稀释解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方法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