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问题与反思

2015-09-29 02:26张如曦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14期
关键词:导学学案素质教育

张如曦

转眼新课改在我省已经开展十年,作为化学教师我们满怀热情地投入课改实验,一路前行,曾经充满期待,而今充满困惑。这条路应该如何坚持下去,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疑问。那么我们何不稍稍放慢脚步,理性地思考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的关系,探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呢?

问题一:师本?生本?书本?

我们知道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育的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众所周之,传统教学被描述成“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新课堂应该是“一导演”、“众演员”和“多思维”,虽然这只是人们对新课堂形式上的认知,但起码反映了人性化、理性化的新教材呼唤教育模式的更新换代。这就是要求我们从以师为本和以书为本中解放出来,坚持以生为本。但是事实上这样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学生学习效果难以评测,差生被“边缘化”,学生成绩“水降船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成为阻碍新课改继续下去的重要障碍。

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钳制着我们的教育思维,为什么非得由“书本”或“师本”转向“生本”呢?“一言堂”教育真的绝无可取之处么?如果是的话那么电视上热捧的那些讲坛上的学者教授们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听众呢?本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课堂的核心,没有教师的引导点拨,很难想象学生都能自我提升,毕竟我们的教育的目标是高中生,他们绝大部分不具备主动探究课本知识的热情和能力。以书为本,以师为本还是以生为本应该根据所教授的不同内容来定,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学应该以书为本,那些有理论深度的知识,有必要进行整合的知识,具有明确价值取向的知识,重点和关键的知识,由老师来讲授、点拨和深化更好。比如我们化学教学中对化学平衡的教学,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往往起不到明显的效果,这类问题,教师讲授是突破问题的关键。

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热点问题,我们就不能满足于课本中有限的介绍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类问题可以指派一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上与师生共享。当然在学生学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利用杂志、网络等资源,或者与同行交流,向学生介绍超越课本,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情境,往往会达到“辐射”效果。例如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如果抓住课本不放,化学教学的趣味性、丰富性、生活性只能是一句空话。

观点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以学生为本应该是较好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式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教师自身基本素养的提高,教师应课前根据经验做大量预设,学生可能会有哪些见解,他们会很好地配合活动么?不开动脑筋的学生怎么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尊重,如果学生发表与课本知识不一致的观点,一时又找不到明显破绽该如何处理?课堂“表热内冷”的虚热场景应该如何判断?课堂应该有的正常秩序被打破又如何调整?等等。这些问题教师都应该有应对之策。一般而言,开放式课堂对教师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在教师自身课堂驾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这种教学也不宜常用,更不能滥用。例如在工艺流程专题训练时,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激发他们的思维。但是教师应该始终勿忘自己是“掌舵者”,是“总导演”,尊重学生想法,有效的沟通会达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仍然是教育者的共识。

总之,师本?书本?还是生本都应具体分析,从本质上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书本是教学的工具,具体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以何为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灵活的选择和安排,真正做到切合教学实际。

问题二:素质教育?应试教育?

我们现在很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应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的是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例如不少名校学子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另外还培养了一些能力和道德不相称的学生,有不少学生从分数排名上一直视为被学校和家庭的“珍宝”,但做人最基本的规范却不自觉遵循,他们不懂得尊重他人,珍惜所有。新课改要求师生从应试教育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似乎结论很明确,要真正实现新课改,必须革新评价机制,应试教育模式必然要被抛弃。

为什么必须在二者之间加以选择呢?素质教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但应试手段也必不可少,只要竞争机制仍然存在于教育之中,学习的重要动机和目的往往就不在于获取知识本身,而在于如何在竞争中突显,“成功感”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快乐之源。我们普及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人格的教育拿什么来衡量才显得客观公正,才能让学生长久有效地完成综合素质的内化和提升,答案还是应试,而且主要是笔试,因为目前来看,没有哪一种评价机制能像笔试那样让大部分人心悦诚服。一个人际关系网交织的社会,一个情感浓厚的民族,如果缺少一种相对而言客观公正的评价方式,就难以保证人的平等发展和社会化重塑等社会问题得到合理解决。所以,我们不需要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纠结下去,本人认为,应该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素质教育是教育的目的,应试教育是教育手段,不能把二者颠倒。

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关类和选拔类考试对个人命运和发展往往起关键作用,为考试而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考试的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变革,考试往往只能考察出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往往只能考查出学生知识的再现能力,这样的考试必然带来素质教育的失败,素质教育只能是呼声和口号而已。

那么如何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机结合呢过?这是一个很大的论题,教育工作者们也为此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如对高考制度产生质疑,坚决主张改革高考制度,又如对学业水平考试提出更高的要求,主张将学业水平真正纳入高考选拔机制,再如针对学生严重偏科问题,主张取消现行的文理分科,所有学科都要修满学分,才予毕业,并准予参加高考等等。

本人认为,如果过关类考试的科目多且要求高,很难想象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发展,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必然严重失衡。一句话。我们不割裂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前提是必须对现行的考试制度、考试范围、考试形式等进行全方位改革,使“应试”真正成为考查“素质”的手段,使提高“素质”真正成为“应试”的目的。

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现在已经出现大量的考查学生思维方式、实践水平和探究能力的试题涌现,试题的“标准答案”更新为“参考答案”,为了更好地发挥它们在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应将参考答案制定的更细化,让试题的开放式不至于变成答题的随意式,不至于让学生忽视课本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总之,开放性试题的考查目标要明确,考查方式需创新,答案制定要合理。改革的路还很漫长,但方向越来越明确,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问题三:“学案”?“导学”?

我校在新课改这路上已经艰难前行了十年,这些年里我们在众多质疑声中坚持着,其中付出的代价难以衡量。例如在这种方法还未成熟运用之前,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试验品。在学案的设计上,一部分老师付出大量精力,结果实际教学中由于印刷时间和发放时间未调控好,甚至成了学生的草稿纸。还有一部分老师随意设计学案,根本无法实现导学的功能等等。学生自觉地在学案的帮助下实现导学几乎成了无法实现的理想。难道我们的坚持和努力最终将变成流于形式的教学程序吗?怎样才能把这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方法贯彻下去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同行们的交流来看,“学案导学法”仍然需要完善,目前所有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学案”与“导学”脱节。因为学生学案被要求授课前完成,成为学生变相的作业,对于一个要完成十几门功课的学生而言,能保证他们坚持按要求完成学案并正确发挥它们导学的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起码对于学习能力有限和自控力差的学生,他们连课后作业都无法坚持完成,试图用学案导学来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徒劳的。

那么矛盾真的无法协调么?本人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深刻理解导学的真正内涵,其实导学的本义应该是对学习者的引导,预习前可以实现,授课中更可以发力。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下,为避免学案和导学的实质上剥离,应该允许教师灵活机动地使用学案,必要时何不把学案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加有效地使用学案,实现学案的“导”和教师的“导”有机结合,让学习者方向更明确,让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更有效。

综上所述,新课改以及本校实施过程中的确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正是在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何为本要具体分析,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非两难选择,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学案对导学的作用应充分重视,课前课上都可以运用。总之,教育改革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一线教师的个性特点和创新成果,必须充分结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实际,因为教育活动绝不等同于工厂加工产品,实践证明,“产品式”教育带来的必然是人的机械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导学学案素质教育
乡愁导学案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比例尺(一)”导学案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