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便是尊重

2015-09-29 17:05黄长贵
江西教育B 2015年6期
关键词:家宝凯凯方丈

黄长贵

“老师,这个字读错了,应该念‘x■n,而不是‘x■n。”此时,我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敢当面质疑我的就是我班的“怀疑精”凯凯。他是班上的“三流儿子、二流浪子、一流才子”,同学们评价他“见钱眼开,见人眼熟”。他是独生子,且三代单传。家里头,他是绝对的“小霸王”,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对他疼爱有加,视为“家宝”。我想,在“蜜罐子”里养大的人,是受不了风雨的。我完全理解他的不尊重。所以,每节语文课下来,他都敢于质疑,尽管很多时候,是“胡言乱语”。

诚然,我的“江西普通话”有时会让我出糗,但是大错误毕竟少,况且,我每天都要认真备课。所以,我尽量原谅凯凯,不去驳“家宝”的面子。在学生眼中,我既是老师,也像是凯凯的兄长,因为有错或有疑,他都会毫不留情地当众指出。

一般情况下,老师对于当大家的面指出自己错误乃至顶撞自己的学生很难谅解,因为那样丢了面子。但是我想,老师的面子,就真的那么重要么?有一个故事,很有启发意义。

有一天,方丈与小和尚师徒二人走到一条小河边,正要准备过河。此时,他们看见一名女子,也在河边徘徊,显然想过河而无能为力。这时,方丈走过去背起女子就过了河。女子表示了感激之情,然后他们就各奔东西。走了很久的路以后,小和尚终于忍不住好奇地问方丈:“师傅,你平时教我们,不要近女色,今天,你自己却犯了戒,这是为什么呀?”“我早就放下了这件事。都已经过去了,你却还抱着它,不肯放下。”“师傅,我明白了!”

故事很简短,但是意义很深刻。文明社会,老师作为育人者自己首先要文明。要学会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能力。也许,像凯凯这样的学生,我们看到的缺点比优点多,但是只要我们“善于放下”,就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收获教育智慧。

毋庸置疑,学生是应该尊重老师,这是一个优良传统。但同时老师也要尊重学生,只有营造平等融洽的氛围,才能更好地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曾经,我在尊重学生方面,也做得不是很好,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和认识的深入,我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能够遇事都先考虑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不是有一句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吗?作为班主任,我没有“武断专行”,而一贯是“明白做事,民主管理,明理思辨”,不做无准备的教育和教学。

镜头一:老师,您把手机借给学生用不好吧。我想,有同学拿去打游戏、上网聊天等,你的好心岂不是变成了坏意?这不是“助纣为虐”吗?

镜头二:老师,你常常提我们的问,那些男生都在议论你呢,说你重女轻男。

镜头三:你上课喜欢要我们自己学习,说什么自主课堂。我不喜欢!我还是习惯你讲解,我们来听。

教育教学中,我就是这样一次次被学生们“围剿”,但我的内心为自己的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深感兴奋和喜悦。对于学生如此的“问责”和“无礼”之举,我从不恼怒或置之不理,而是俯下身子不断与他们交流和沟通,在轻松平等的气氛中实现有效对话。我认为,学生就是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和自己的见解,这样,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思想和实践精神的下一代。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凯凯”们为什么敢于大胆质疑了。

“我就不认为你是对的!”这话已经成了我班级的流行语。

早些时候,是凯凯第一个说出来的,渐渐地,第二个“凯凯”,第三个“凯凯”,一个一个都敢于质疑。在我班上课,真的有种感觉,没有一定教育机智和应变能力的老师,是很难应对的。难怪有些老师说:“我们还是多向学生学习吧!”也就是这句口头禅,让我也常常反思,不断检点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同学们的“质疑”中,我感觉自己也在不断成长和累积着教育智慧、人生智慧。平时,我的班会也就变成了“人大会”“政协会”,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十分高。多次到现场观看的领导和老师都说我们班的管理既有科学内容,又有民主形式,很符合“国情、校情、班情”。

有鉴于此,我越来越觉得尊重是个严肃而又可爱的问题。正如文中那个故事所寓意的:放下,便是尊重;放下,就有收获。(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高县田心中学)

□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jxjywyy@126.com

猜你喜欢
家宝凯凯方丈
孩子,你慢慢来
“班霸”改良记
“你已经做了”
“你已经做了”
涉世之初
涉世之初
是谁弄丢了幸福
还完债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