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程技术创新打造新的效益点
——访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管理部主任丁士东

2015-10-10 07:08许帆婷
中国石化 2015年10期
关键词:工程院工程技术页岩

□ 本刊记者 许帆婷 宗 钢

以工程技术创新打造新的效益点
——访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管理部主任丁士东

□ 本刊记者 许帆婷 宗 钢

低油价赋予工程技术两方面的任务,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开发效果,实现增效;二是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管理部主任丁士东。

低油价对全球石油行业来说是严冬,也给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管理部主任丁士东,他表示要加大科技自主创新力度,在降本和增效两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工程技术进步的作用。

发挥好支撑和引领两方面作用

记者:您怎样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

丁士东:创新驱动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国家战略,把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我国当前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我认为,不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企业层面,创新都是十分重要的。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只能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走集约发展、高科技含量发展、高附加值发展的道路。假如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内涵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坚持创新驱动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记者:您认为直属研究院在中国石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面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

丁士东:中国石化的直属研究院,既是总部的参谋部、技术支持部,也是技术研发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研究院要发挥好支撑和引领作用。支撑就是支撑当前,既为集团公司决策提供支持,又要支撑生产,切实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保障油气勘探开发顺利推进。引领就是引领未来,研究院要引领技术发展方向,也必须有更多的原始创新。目前来看,尽管中国石化已经在《财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二,但在引领未来方面与国外领先企业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以石油工程技术为例,现在国内原始创新很少,许多技术都是国外已经到了现场应用阶段,我们才开始研发。这也是我国在科研创新上普遍面临的问题。对工程院来说,既是股份公司的工程技术研究院,也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石油工程公司的工程技术研究院;既有为勘探开发提供工程技术保障的职能,也有促进工程技术自身进步的职能。作为股份公司的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我们需要做油气勘探开发方案的设计和优选、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打造油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技术保障。作为集团公司和工程公司的工程技术研究院,我们要发挥引领作用,自主创新研发,形成特色和品牌技术,获得市场认可,努力提高技术服务的附加值,提升工程技术竞争力。

低油价给工程技术提出降本增效的要求

记者:目前低油价和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给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带来什么样的新挑战?

丁士东:低油价给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板块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以往上游企业是盈利大户,今年则不得不面临亏损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油田企业对工程技术的创新有非常迫切的需求。

低油价和严峻的经营形势,使得油田板块投资大幅减少,必然会带来工程板块业务量的大幅缩水。国内外也出现油服公司与油公司“抱团取暖”新的合作模式。这也反映了目前油公司和石油工程技术公司面临的困难局面。

低油价对工程院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是油气勘探开发对工程技术依赖性更强了,工程院有了发挥更大作用的机会,同时,中国石化党组也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尽管上游投资减少了,但对研究还是非常重视,研究经费并没有减少,这也给工程院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创新外部条件。

最大的挑战是目前的工程技术还难以完全满足油气勘探开发对工程技术的需求。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新技术和载体研发力度。但是,新的技术和载体在现场试验阶段有一定风险,也需要一定的投入,在目前严峻的生产经营局面下,油田企业可能会减小这方面的支持力度,现场试验井位的落实和成果转化难度也加大了。

记者:工程院将如何应对低油价的挑战?

丁士东:低油价赋予了工程技术两方面的任务,一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开发效果,实现增效;二是通过技术进步来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我认为,从无到有是一种创新,把现有技术通过集成形成实用的配套技术,也是一种创新。页岩气的开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人类对页岩气的认识已经有很多年了,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通过水平井加分段压裂技术将页岩气经济有效地开采出来了。工程技术的进步,使原来认为不可开发的、不具备经济价值的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低油价的情况,更好的工程技术也可以使原先不具备经济开发价值的储量被有效动用,在低油价下获得有效益开发。

工程院在降本增效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比如在页岩气的钻井液方面,我们在现有的油基钻井液基础上,研制了低油水比的钻井液。下一步,我们在涪陵、彭水等打算做水基钻井液,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我们在涪陵页岩气工艺技术研究方面,与江汉油田分公司、工程公司等合作,围绕如何提高钻速、缩短钻井周期不断进行钻井方案优化,集成配套形成实用的技术体系,原本钻一口井需要近100天,现逐步减少到80天甚至60天,最短的只有43天。涪陵页岩气钻一口水平井钻完井和压裂的成本从最早的接近1亿元降低到目前的6000万~7000万元。

自主工程技术的进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同时,也打破了经济上的垄断。我们在元坝打超深水平井,请国外公司来进行服务,报价接近2000万元。后来工程院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依靠自主技术用500多万元的价格完成了一口井的施工,国外公司被迫进行了降价。在鄂尔多斯,水平井分段压裂工具多极滑套等高端工具原本都是国外独家产品,价格由他们说了算,一旦国产化以后价格就降到原来的一半甚至更低。这样的例子在整个页岩气开发、低渗透油气开发等过程中非常多。这也是工程技术发展实现降本增效的一个方面。

另外,工程院为应对低油价的现状,积极研制开发一些低成本、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比如前一段时间,针对地热开采,研制了一些实用的技术和配套的简易工具,也研制了一些低成本的处理剂,目前正在现场使用。

形成宽容失败的氛围

记者:研究院要完成从支撑型向引领型的转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丁士东:首先要加大基础项目研究力度。以前是国外做什么我们做什么,或者现场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但现在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基础研究决定着研发的后劲。如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难以带动技术上的突破。

其次是要做好前瞻性研究,需要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并且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技术发展的趋势,提出有重大影响力、甚至是革命性的前瞻技术和研究方向。

一方面,我们要建立专家研究团队,完善基础前瞻类项目人员激励考核办法,加大对新项目、基础研究项目的激励力度,实行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好中国石化海外研发中心,加强基础前瞻性技术人才的引进和技术合作,快速提升某些技术领域的水平。

由于现在科研体制和考核机制等方面的现实原因,大家做基础前瞻研究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我认为应当鼓励研究人员耐得住寂寞,形成宽容失败的氛围,为科研人员从事基础和前瞻性研究提供条件。

工程院最近也在做相关的探索。近年来,我们设立了“院长创新基金”项目,鼓励35岁以下年轻人申报。这些项目是允许失败的,经过一年的研究,觉得没有研究价值和前途的项目可以选择放弃和终止,取得进展并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可以延续,如果具备正式立项条件可以转化为攻关项目。

再次,要调动科研队伍的积极性。人是创新的主体,要解决好人的问题。目前工程院也在试点实施项目长负责制,打破以往的体制机制,把项目从研究所独立出来,在用人、财务、考核等方面赋予项目长更大的权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工程院工程技术页岩
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水防渗工程技术实践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试析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热烈祝贺本刊编委孙立宁教授当选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纺织业两人入围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页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展望
未来30 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发展趋势预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
美页岩油业很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