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历史图示教学法的运用

2015-10-10 12:31张京云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条理性图表记忆

张京云

初中历史图示教学法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符号、文字、数字组成的图形表现历史发展脉络,揭示历史事件内在联系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下,初中历史图示教学法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图示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整合教材,简化知识,促进学生记忆;理清思路,提高历史知识条理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利用图示创设情境,变抽象知识为具体知识,变枯燥讲解为形象展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教学“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和“宋金南北对峙”的相关知识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以下两幅图示。

当学生看到这两个图示后,自然就会去探究北宋、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从而激发探究积极性。

由此可见,恰当运用图示可以提高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图示展示基本史实,提高教学生动性,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历史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达成教学目标。

二、整合教材,简化知识,促进学生记忆

历史教材主要是用文字来叙述历史知识,在这一形势下,如何使学生准确记忆历史事实就成为现阶段历史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对此,教师可利用图示教学法,整合教材,简化知识,促进学生记忆。在保证教材知识结构完整的前提下,教师可对教材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框架,高度概括教材内容,降低记忆难度,增加记忆广度,提高记忆效率。

例如,在教学“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这部分内容时,我利用了以下图表。

这部分内容知识点较多,教师可利用以上图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通过图表,学生可以轻松掌握各个学派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这一方法能够降低学生记忆这部分知识的难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图表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理清思路,提高历史知识条理性

在学习中,学生常常对错综复杂的历史知识感到无从下手,无法理清历史知识脉络。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历史知识条理性,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对此,教师可采用图示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例如,在教学“近代化的探索”这部分知识时,我利用图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情况下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的过程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特点。图表非常清晰地反映了这段历史的发展线索,学生结合图表牢固地掌握了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总之,图示教学法能够突出历史知识的结构特点,提高历史知识的条理性,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猜你喜欢
条理性图表记忆
家园共育大班幼儿做事条理性培养策略研究*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
学会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