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彼岸”路上的立体风景

2015-10-10 12:40陈海英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彼岸体验式积极性

陈海英

高中地理是一门极具情境性的学科,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注重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情境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全方位感受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情境是周边环境、氛围的总称,情境体验就是在情境中亲身感受和领悟。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可以转变教学观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地理知识情境性较强,如果教师能将高中地理知识转变为契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学习情境,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从创设情境、借助引导、交流评价三个方面入手,并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增强体验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学生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备、教学流程等。在课堂中,多媒体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工具,它能够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教学氛围。实物教具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其实物感是其他教学工具难以带来的。另外,教师还可借助语言、动作、表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这部分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教学情境,实现了教学目标。在导入部分,我首先展示了海门市热电厂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有同学去过海门鑫源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吗?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发电的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能源资源吗?这样学生就能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教学部分,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类型的资源,并让学生按照自然资源与非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对其进行分类,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另外,我还以煤炭为例,通过展示实物,引导学生构建煤炭知识网络。

二、借助引导,表达体验

体验只是一个开端,并非教学的结尾。在学生体验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理解。进入高中以后,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有所下降,这既可能是学生的性格使然,也可能是因为学生害怕犯错。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通常会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由表达,并观察哪些学生比较会说,是怎么说的;哪些学生想说却说不好;哪些学生始终不说。

例如,在教学“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不能将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合理吗”随意变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进程有什么不合理的”,以免使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回答。

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准确性,尤其是问题中的专业术语,不能随意改变。

对于从不发言的学生,教师可引导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表达,然后再让他们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表达,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交流评价,拓展体验

在教学中,交流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注重目的性,提高实效。在评价时,教师要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

例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这部分内容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在不同时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对此,我让学生结合教材进行思考,并提出以下问题:不同时期影响人类活动的能源是什么?它们的产业布局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我进行了补充,并强调:大家要想一想老师的分析是否正确,我讲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这样,学生就能在讨论和探究中,得出教学结论,掌握相关知识。

总之,情境体验式教学虽然具有极大的教学优势,但同时也具有局限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灵活运用。

猜你喜欢
彼岸体验式积极性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彼岸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幸福不在彼岸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畅游于大西洋彼岸
《太平轮·彼岸》:重新“起航”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