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军工优势 强化使命担当
——全国军工系统积极配合救援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2015-10-14 03:57
国防科技工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科工化学品军工

发挥军工优势强化使命担当
——全国军工系统积极配合救援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国防科工局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的重要指示批示,狠抓军工系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局党组高度重视发挥军工行业技术优势,全力调动相关专业力量,在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指导下,积极协助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各军工集团公司也迅速行动,从专业人才和技术装备方面提供保障,对救援和调查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

加强组织领导 协调筹备力量

“8.12”事故发生后,国防科工局及时进行部署,局领导多次听取军工系统汲取“8.12”事故教训的专题汇报,强调军工系统要主动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军工的技术优势,积极配合“8.12”事故调查和应急救援。局机关相关司局主动与天津市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及调查组联系,了解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需求,迅速调集力量,统筹军工火炸药科研生产、理化计量、燃烧爆炸机理分析等方面的技术资源,并遴选出15名燃烧爆炸专业方面的备选专家,建立了可供调查组随时调用的专家队伍。

为配合调查组“起火源调查”工作,国防科工局组织系统内专家研究分析了该事故燃烧转爆炸的初步特征和原因,根据调查组的需要,及时选派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北京理工大学的6位专家参与现场调查和分析论证工作。专家在认定主要嫌疑物质、分析燃烧机理、排除其他起火因素、计算爆炸能量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了调查组领导和技术组组长的高度评价。

按照调查组的原则要求,国防科工局火速组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3所、兵器工业204所、兵器工业255厂等3家单位,主动谋划验证试验方案,科学组织实施,进行了50余组产品的燃烧特征试验和自燃效应试验。参试单位接到任务后,迅速动员近百名技术人员,分组开展理论计算、方案论证、样品制备、数据处理和安全保障,在最短时间内提供了产品理化特性、试验数据和影像资料。试验过程中,各单位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废寝忘食,连续作战,迅速完成了各项试验任务,为起火原因的排查确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及时下发通知 率队进行督导

事故发生之后,国防科工局紧急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军工核安全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核应急工作的通知》和《国防科工局关于立即开展危险化学和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整治及“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紧急通知》。有关部门召集行业内安全生产专家,集中研究分析事故初步特征和原因,以及应吸取的教训,研究进一步加强监管杜绝军工安全隐患的措施。8 月19日,制定检查督查工作计划,由国防科工局领导带队,迅速组成3个督查组,以危险化学品存储、大当量弹药生产、新型武器弹药研制和处于大中城市人员密集地区的企业为重点,对各军工集团公司和相关军工单位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从8月下旬到9月中旬,国防科工局3个督导组分别对北京、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十余家军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督查检查。督查组对各单位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品的重点场所进行了重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作了认真的梳理,并对各单位危险化学品现状及管理情况、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品库房现状及管理情况、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10人以上危险作业场所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军工系统积极行动全力配合应急救援

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和国防科工局紧急通知的要求,各军工集团公司和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迅速启动专项检查工作。各军工集团公司积极组织调度相关技术力量,全力支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国防科工局的组织协调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军工集团公司下属的十余家单位,组织了多支专业队伍,调用了高分卫星、侦查无人机、直升机、核生化侦检车等多种高技术装备,开展了卫星通信、气象服务、航拍勘察等专业服务,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航天科工8358所派遣无人机飞临当时救援人员难以进入的爆炸核心区进行侦查作业,运用红外技术成功标识了十几处阴燃高温点,清晰定位了明火和被困人员;兵器工业908厂携带200套氰化物净化装置赶赴现场,为有毒物质处置提供了安全保障;兵器装备809厂救援组驾驶核生化侦检车进入爆炸核心区协助开展现场取样检测工作;航天科技集团安排高分二号、环境一号A等卫星进行了4次应急观测,向有关部门提供了爆炸前后的灾区影像对比图,为灾害和环境影响评估提供了技术依据。

研判形势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

由于军工系统的特点,科研生产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威力大;涉及高危企业多,重大危险源和10人以上危险作业场所数量多、分布广,监管面宽,工作难度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四新”大量应用,存在较多未知风险,事故应急难度大。再加上一些历史原因,军工系统的生产自动化水平低,部分危险化学品库房的技防条件尚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外部安全距离不足问题和部分库房超储问题。此外,军工的安全技术支撑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安全技术和标准规范的研究以及可工程化的技术储备也有待加强。

在继续积极配合调查组、加大对事故调查分析等工作的技术支持力度的同时,国防科工局针对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抓好专项整治。一是严格危险作业审批制度,严控现场作业人员,同时,采取技术改进措施,逐步减少手工作业程序;二是采取生产作业全程监控措施,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行为;三是采取加快产品转运、降低在线药量、完善库存防护手段等一系列措施,降低外部安全距离不足的压力;四是严格监管重大危险源和10人以上危险作业场所,及时发现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完善法规制度,强化基础管理。

加快《军工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的编制工作,抓紧推进《原子能法》《军工核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立法工作;健全民营企业从事弹药科研生产的安全管控机制;狠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修订考评标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军工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强化安全预防与应急救援。开展燃烧爆炸品安全技术研究的重大科技专项论证工作,科学制定外部安全距离及防护标准,推进危险化学品登记和应急救援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科技兴安”的能力和水平。

在建立完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方面,要明确和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加强各部门的协同,建立与地方相关部门的互通渠道,建立定期协调沟通机制,做好制度衔接;要大力加强安全技术、应急救援支撑体系的建设。切实完善核应急与军工核安全“一案三制”建设,强化军工单位应急预案的属地备案,加强政企之间、部门之间预警预报应急协调联动;要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技术优势,积极利用军工系统在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品研制、监管、应急处置、故障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猜你喜欢
科工化学品军工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
南通象屿将为日伸海运建造首批LNG动力化学品船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扬帆破浪 砥砺前行
——庆祝国防科工局核技术支持中心成立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