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3年上海地区实验大鼠小鼠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2015-10-14 09:21冯丽萍陶凌云谢建云林金杏王胜昌魏晓锋邢正弘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上海201203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病原体阳性率抗体

冯丽萍, 陶凌云, 冯 洁, 谢建云, 林金杏, 王胜昌, 周 洁, 魏晓锋, 高 诚, 邢正弘(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 201203)

2010~2013年上海地区实验大鼠小鼠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冯丽萍, 陶凌云, 冯洁, 谢建云, 林金杏, 王胜昌, 周洁, 魏晓锋, 高诚, 邢正弘(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上海201203)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实验大鼠小鼠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对委托和抽样的上海地区清洁级和SPF级大鼠小鼠依据国家标准进行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检测。结果2010~2013年,上海地区实验大鼠小鼠主要检出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支原体和泰泽病原体;主要检出的病毒有小鼠肝炎病毒、仙台病毒等; 主要检出的寄生虫有蠕虫、鞭毛虫、体外寄生虫。尽管小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泰泽病原体和支原体的抗体阳性率都呈现增加趋势。大鼠泰泽病原体、仙台病毒抗体阳性率及大鼠蠕虫阳性率逐年增加。结论从病原体感染情况来看,上海地区实验大鼠小鼠质量有待提高,实验动物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上海地区实验大鼠小鼠的管理和质量监测。

实验动物; 病原体检测; 阳性率

对实验动物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实验动物的特殊性决定了实验动物抽查检验的专业性、技术性和法定性[7]。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为了解本单位实验动物的质量,也会委托实验动物主管部门对实验动物进行特定指标的检验,这也是对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必要且有益的补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实验动物均来自上海地区具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或者《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且规模较大的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包括委托检验(其中包含少量来自江浙地区委托检测样品)和年检抽查两部分。

1.2主要试剂和仪器

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和试剂均参照国家标准要求配备。

1.3检测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开展相关检测[8-14]。

超声表现为:未探及左冠状动脉在主动脉的开口,左冠状动脉开口于肺动脉瓣上,多位于后侧壁,右冠状动脉开口于主动脉,内径增宽,平均为3mm,左室明显增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搏动幅度明显减低,心功减低,EF值最低为28%,最高为40%,平均为32%,腱索僵硬,增粗,回声增强,乳头肌回声增强。

1.4统计学方法

各年度病原体阳性率分析比较,采用卡方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010-2013年小鼠病原体检测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上海地区实验小鼠中主要检出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逐年下降,2011年和2012年均有显著下降。2013年绿脓杆菌阳性率有极显著性上升(P<0.01); 小鼠支原体和泰泽病原体的抗体阳性率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血清学反应分析表明,近几年小鼠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逐年上升,平均抗体阳性率是6.24%。仙台病毒抗体在小鼠中也常被检出,2010~2012年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上升,而2013年该病毒的抗体阳性率有显著下降,表明该病毒近年来得到有效控制,需要继续跟踪。此外小鼠肺炎病毒抗体,小鼠细小病毒抗体偶有检出(表2)。

小鼠中的寄生虫检测结果表明(表3),蠕虫和鞭毛虫的阳性率比较高。蠕虫的阳性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11年蠕虫的阳性率显著增加。小鼠蠕虫阳性率从2011年上升超过5倍后,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2010年至2013年4年间,鞭毛虫平均阳性率为7.12%,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从2010年到2013年, 泰泽病原体是大鼠中检出的最主要的病原菌, 平均抗体阳性率高达16.57%,2011年有显著性增加。大鼠的泰泽抗体阳性率2011年上升超过2倍后,一直居高不下(表4)。和小鼠中病原体的检测结果类似,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亦是大鼠中常见的检出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而绿脓杆菌的阳性率近年来略有下降。

近几年大鼠中仙台病毒抗体阳性率逐年上升,平均阳性率是4.41%, 卡方分析显示,2010~2012年差异不显著, 而2013年则有了显著增长, 表明2013年仙台病毒抗体阳性率上升较大, 应该引起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的重视。大鼠细小病毒RV株抗体和大鼠细小病毒H-1株抗体也出现抗体阳性(表5)。

大鼠中蠕虫的阳性率逐年增加,鞭毛虫仅在2011年有检出,而体外寄生虫4年间均未检出。

表 1 小鼠病原菌检测结果                          %

表 2 小鼠病毒检测结果                           %

表 3 小鼠寄生虫检测结果                           %

表 4 大鼠病原菌检测结果                           %

表 5 大鼠病毒检测结果                            %

表 6 大鼠寄生虫检测结果                           %

表 7 清洁级和SPF级实验小鼠病原体感染情况                   %

表 8 清洁级和SPF级实验大鼠病原体感染情况                    %

2.3比较不同等级实验大鼠小鼠病原体感染情况

以2012~2013年实验小鼠为例,仅有仙台病毒抗体阳性率是清洁级高于SPF级,而泰泽病原体、体外寄生虫、全部蠕虫的阳性率均为SPF级高于清洁级。另外,2012年支原体抗体阳性率,2013年小鼠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均为SPF级高于清洁级(见表7)。SPF级和清洁级实验小鼠微生物及寄生虫的质量控制,均需要加强管理。

比较2012~2013年实验大鼠不同等级的病原体阳性率,全部蠕虫阳性率是清洁级高于SPF级,而泰泽病原体抗体阳性率则是SPF级高于清洁级。另外, 2012年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是SPF级高于清洁级, 2013年支原体、仙台病毒抗体阳性率是清洁级高于SPF级(表8)。由此可见,实验大鼠的清洁级和SPF级均未能很好地控制微生物及寄生虫感染。

综合实验大鼠小鼠的结果可知,并非实验动物等级越高质量控制就越好。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对实验动物等级要求越来越高,但在提高实验动物等级过程中,更应关注实验动物质量。

3 讨论

3.1管理模式需要依据大数据统计作更科学有效的选择

针对2013年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的送检大鼠小鼠的批次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2013年实验小鼠检测结果显示,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共统计28批次,其中阳性批次为13批,批次阳性率为46.43%; 实验动物使用单位为116批次,阳性批次为62批,阳性率为53.45%。2013年实验大鼠检测结果为,生产单位4批次,其中阳性批次为1批次,阳性率为25%; 使用单位为40批次,其中阳性批次为29批次,阳性率为72.5%。生产单位阳性感染批次的比例小于使用单位阳性感染批次,原因可能是使用单位性质、实验动物使用方式多样等引起。此外,在检测批次总数来看,使用单位动物批次数目远大于生产单位,这提示使用单位更重视动物的质量监测。由于市场因素,实验动物生产单位送检主观意愿低,可能也是导致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

规范和推动实验动物科学健康发展,离不开严格有效的行业监管。但是监管如果过于体制化、模式固定,也就很难将监测做到公正、及时、有效[15,16]。如何避免实验动物质量波动问题的此消彼长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是监管部门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监管部门需要在检测及结果处理方式上,依据对大量检测数据的统计,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以实现更科学合理的管理安排。

3.2需要改进监测及结果反馈方式

相关部门可以对不合格的动物及生产厂家建立跟踪档案,做好反馈和质量跟踪。同时,也要加大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加强信息发布,使法制监管更加公开和透明。由于迄今为止的监测结果都是在完成统计后,进行分析得出实验动物监测状况,而不是实时的反应监测结果,因此作者呼吁进一步整合资源,研究对监测结果的实时统计和处理的可能性,达到以最快最准确的方式去反映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测。

3.3实验动物生产单位需要强化管理意识和水平

在委托检测中,对实验动物使用单位和生产单位的动物总体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的阳性率都较高,说明无论是生产单位还是使用单位对实验动物的质量控制都有待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依然是确保质量的可靠手段,对保证实验动物行业和生命科学及生物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因为实验动物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仅仅依靠法定监管监测提高实现动物质量。实验动物质量监测也必须进行改善和加强[17],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各单位均需提高自己对质量监测必要性的认识,为提升上海地区实验动物质量贡献力量。

(致谢: 本文涉及大量实验动物检测数据,感谢接收样品、档案工作、采样和对外服务的所有同事。)

[1]李学勇, 李根平, 贺争鸣, 等. 2006~2008年北京地区常用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结果分析[J]. 实验动物科学, 2009, 26(5):35-38.

[2]汪晖, 沈智, 庞万勇. 浅论与实验动物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与人畜共患病[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0, 20:(4):1-4, 18.

[3]王晓云, 付继华, 宋东, 等. 山东省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演变[J]. 疾病监测, 1998(8):294.

[4]龚震宇, 赵芝雅, 付桂明, 等. 浙江省1995~1997年肾综合症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J]. 疾病监测, 1999(2):52.

[5]李嘉荣, 钱琴, 来永禄, 等. 鼠痘病毒潜伏感染的研究[J].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6, 20(2):82-85.

[6]杨松涛, 夏咸柱, 乔军, 等. 鼠痘病毒CC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7, 2(1):4-7.

[7]魏杰, 林建伟, 付瑞, 等. 2009~2013年北京地区实验动物质量抽检结果分析[J]. 实验动物科学, 2014, 31(2):5-10.

[8]GB/T 14926.42、43-2001. 实验动物 微生物学检测方法[S].

[9]GB/T 14926.1、3~6、8、9、11~17、41、44-2001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检测方法[S].

[10] GB/T 14926.10-2008 . 实验动物泰泽病原体检测方法[S].

[11] GB/T 14926.50~14926.55-2001.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检测方法[S].

[12] GB/T 14926.18~20、22~32-2001.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检测方法[S].

[13] GB/T 18448.1、3~10-2001.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S].

[14] GB/T 18448.2-2008.实验动物 弓形虫检测方法[S].

[15] 周东顺, 贾玉萍, 王可洲, 等. 山东省实验动物质量监督检测现状及对策[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2, 32(6):486-488.

[16] 车路平, 卢胜明. 从Jackson实验室对一次污染事件的处理反观我国实验动物管理存在的差距[J]. 实验动物管理科学, 2002, 19(3):23-24.

[17] 恽时锋, 胡玉红, 田小芸, 等. SPF环境中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控制[J].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6, 23(3):37-39.

Analysis on Pathogen Infection of Mice and Rats in Shanghai from 2010 to 2013

FENG Li-ping, TAO Ling-yun, FENG Jie, XIE Jian-yun, LIN Jin-xing, WANG Sheng-chang, ZHOU Jie, WEI Xiao-feng, GAO Cheng, XING Zheng-hong
(Shanghai Laboratory Animal Research Center, Shanghai 201203,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 infection status of laboratory mice and rats in Shanghai. MethodsThe quality monitoring for viruses, bacteria and parasites in SPF or clean rats and mice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national standards, in which the method, equipment and reagents were referr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standards. ResultsFrom 2010 to 2013 in Shanghai, the mainly identified pathogens infecting the mice and rats included the Staphylococcus aureu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Mycoplasma and Tyzzer's organism. And the mainly identified viruses infecting the mice and rats were mouse hepatitis virus and Sendai virus etc. Meanwhile, the mainly identified parasites were all Helminths, Flagellates and Ectoparasite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detection rat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presented the downtrend in mice, but the detection rate of Tyzzer's organism and Mycoplasma showed uptrend. In addit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Tyzzer's organism, Sendai virus and all Helminths in rat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during this period. ConclusionIn Shanghai region the quality of laboratory mice and rats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regulatory authorities in laboratory animal should strengthen the administration and quality monitoring of the rats and mice in the Shanghai.

Laboratory animal; Pathogen detection; Infection rate

Q95-33

A

1674-5817(2015)05-0398-05

10.3969/j.issn.1674-5817.2015.05.011

2015-04-13

面向实验动物研究领域的大数据共享服务子平台应用及示范(13DZ1512104); 上海市实验动物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3DZ229120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实验动物质量保证条件关键技术研究(2011BA115B03)

冯丽萍(1985-), 女, 硕士。E-mail: flp2013@foxmail.com

邢正弘(1957-), 男, 实验动物管理。E-mail: zhxing57@163.com

猜你喜欢
病原体阳性率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抗BP5-KLH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