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之我见

2015-10-15 14:23郝月红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示意图绘图生物学

郝月红

[摘 要]

“图”是生物学的第二语言,是生物信息的有效载体。因此,识图成为学生学好生物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对图的观察仅仅停留在表层和感性上,而缺乏对图的深层和理性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差。生物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并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初中生物;识图;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生物学》教材最大的特点是文字精炼,图形众多。教材中凡能用“图和图群”表示的内容,都用“图和图群”表示,可以说,“图”是生物学的第二语言,是生物信息的有效载体。因此,识图成为学生学好生物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对图的观察仅仅停留在表层和感性上,喜欢的是图的色彩鲜艳、形态逼真、画面优美等方面,而缺乏对图的深层和理性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差。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总结出如下方法。

一、识图要区分关系

在生物教材中,图的种类有很多,从来源看,可以分为照片和绘图两类。从内容来看,可以分为结构图、结构模式图、示意图、解剖图、实物图、人物图、景物图、图解图等;从组织形式可分为连线图、检测图、复原图、坐标图、过程图、列表图等。因而,在教学中,让学生区分各种图的类型,掌握不同图的识图方法,分清图与实物的关系非常重要。比如,学生在学习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时,让学生知道动物、植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而在实际生活中肉眼是看不到细胞的。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产生细胞就是图的错误认识。再如,学生在观察血液循环模式图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是相伴相行的,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产生人体的体循环左侧只有动脉血管、流动脉血,人体右侧只有静脉血管、流静脉血的错误认识。

二、识图要抓住特征

能否抓住图形的主要特征是识图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故在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时,注重指导学生抓住图形的主要特征,对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非常重要。例如,在讲细胞失水和吸水问题时发现,有些学生常常把细胞失水和细胞吸水这两个图判断错,把细胞失水写成细胞吸水,把细胞吸水写成细胞失水。究其原因,实际上是学生没有抓住图中结构的主要特征:细胞失水和细胞吸水与细胞中的液泡大小有关,液泡大,说明细胞里面的细胞液多,含水量大,表明细胞吸水;反之,液泡小,说明细胞里面的细胞液少,含水量小,表明细胞失水。因此,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图中液泡大小这一特征,学生就很容易把细胞失水和细胞吸水这两个图正确地区分开来。

三、识图要注意顺序

生物教材中有许多插图是为了说明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理清各结构之间顺序关系,有利于学生对图的理解和记忆。如对消化、呼吸等系统结构图的识别,一般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记忆;对于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耳的结构示意图、鸡卵结构示意图的识别则按从外到里、从左到右的顺序识别;对于花的结构示意图、根尖的结构示意图,是按从下到上的顺序识别,对于较为复杂的图,还应配以挂图、模型、实物等予以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四、识图要进行比较

在教学中,把课本前后有关联的图进行分析比较,寻找区别和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如通过比较教材中的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结构以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则没有这些结构,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又如,在讲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时,首先让学生去观察细菌、酵母菌、病毒的结构模式图,总结出各自的特点,再通过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结构进行比较,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其各自的特征,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识图要添加图注

有些插图没有图注,如何帮助学生识别此类图?教学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在图中添加图注是最好的办法。如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可在对应位置上注“感受器——膑骨下缘”、“效应器——股四头肌”。在大脑皮层各种神经中枢的功能示意图中,可注上“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语言中枢”。添加图注还要从仅添加结构名称延伸到功能、作用等方面,使“图”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六、识图要加强整合

图的整合是指把几个相关知识的图集中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表达某一知识体系的图组,通过比较、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的联系、迁移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图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再加工。如把桃花的结构模式图、传粉示意图、受精过程示意图、桃的果实图与种子示意图整合在一块儿就可形成一个开花、传粉、受精、结果一系列过程图,学生就会从开花到果实、种子的形成中有一个动态观察、分析的过程。又如,把玉米种子结构图与玉米幼苗图整合在一起,把菜豆种子结构图与萌发的菜豆幼苗图整合在一起,并以连线方式把胚的各个部分与幼苗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更加明确了胚的四部分即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及其功能,同时通过连线图也很好地理解了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这一结论。

七、识图要注重绘图

绘图能全面考核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能力,因此在识图的同时,要训练学生绘图。绘图时要提醒学生,生物图与其他图不同,一定要尊重实际、尊重科学。如讲完“细菌的结构”之后,要求学生在白纸上画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并在图上注明各部位名称,画图时可参看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同时请3位同学在黑板上每人绘出其中的一幅图,绘完后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评价:看该同学是否准确绘出各部分结构?比例是否恰当?各结构的特点绘制是否正确?又如,在讲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之后,要求学生用“图”的形式来表示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和DNA四者之间的关系。此外,绘图还可以延伸为概念图、思维导图等。总之,通过绘图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提升了学生利用生物图的分析和描述能力,从而实现了识图能力高层次目标——利用绘图再次呈现生物学知识。

总之,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复杂而又抽象的生物学知识;有利于开发学生发散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学生养成一种积极、主动、深入地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图文互换的能力、养成识图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生物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在探索和实践中会遇到许多新困难和新问题,但笔者深信:只要冷静思考,潜心研究,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成功之路。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示意图绘图生物学
叮咚鸟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绘图机器人
编辑部的故事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三定两标”作好图
俄欧天然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