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宽容之心走进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灵

2015-10-15 14:46李凌波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小宇心灵家庭

李凌波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逐年升高,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这些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孩子,由于父母的离异,使其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无法驱散的阴影,使他们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成为班级中的特殊群体。

在笔者的班级中,就有一位叫小宇的学生,他性格孤僻,而且情绪暴躁、蛮横粗野,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和同学发生矛盾。不仅如此,他的叛逆心理和破坏欲也特别强。老师说的话他表面上很服从,可是从不按要求做;看到同学有什么他没有的东西,都要想办法偷走破坏掉……这样的他在学习上自然也达不到标准。他因此也就成了我特别“关注”的对象。通过多种“打探”,我了解到,小宇从小父母离异,作为家中四代单传的男孩子,老人很宠爱他。久而久之,在这种特殊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小宇成了班级中一个很“特殊”的孩子。在了解到这些后,我对小宇的印象有了很大的转变,开始把更多的关注给他,放学时把他留下来补课;犯了错误也不再是严厉地批评,而是和他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生活细节上多关心他。我虽然想尽了办法,可是却一直没有好的效果。他身上的很多小毛病还是经常出现,这让我很头疼,但是教师的责任感又让我不能轻易放弃这个孩子。后来,一件小事让我对他有了更深地了解,也让我更有信心帮助他回归学生“本位”。

在我的记忆里,课堂上小宇总是“自娱自乐”,从来没有安静的时候,可是那天他却蔫蔫地趴在课桌。刚开始,我心中还在暗喜,以为他“改邪归正”了!经过几分钟的观察我发现不太对劲,于是利用学生读课文的时间走到他的面前问:“小宇,你怎么了?”“老师,我难受。”我很自然地将嘴唇贴在他的额头处,“你发烧了,难受怎么不早点告诉老师?”“我……我不敢!”只是一句简单的“我不敢”却让我有了一种深深的自责:长期来,我对小宇所做的一切更多是源于我对他的可怜,只是尽到一个做教师的义务,可是在我的心中,他从来都是一个“问题儿童”,一个“差生”,我也从来没有真正地喜欢上他。从走上教育岗位的那天起,我就不断的提醒自己,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可是这次,我还是戴上了。

后来,在与小宇父亲的交流中,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李老师,小宇在住院的时候说你用嘴唇去贴他的额头,有点像妈妈,他要做个好孩子,以后要好好学习……”我突然意识到,一个看似顽劣、孤僻、偏激的男孩,其实他的心灵是美丽可爱的,也是十分脆弱的,我的一个小小的动作,让他想起了妈妈,而他所缺少的也正是这样一份来自妈妈的爱,精心呵护的母爱。

从那以后,我对他也有了更多的倾注,投入的精力也更多了。在他每天上下学时,我都把微笑带给他,让他感受到爱阳光;课堂上,当他怯怯地举起小手时,我用目光向他传递自信和勇气,让他获得自信;当他捡到同学的东西第一时间交到我手中时,我又把激励和赏识种入他的心田,让他时时体验着学校生活的快乐。

通过对小宇的关注,也让我发现了班级中另外几个来自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和小宇一样,因为长期生活在单亲或老人身边而感到羞耻, 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从而存在自卑、胆怯、怨恨等消极情绪。家庭教育残缺不全,使他们在生活教养和学习习惯上都缺乏来自家长的正确指导,从而缺乏学习和生活上的自信心,学习成绩落后;同时父母的离异更是对他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使他们形成了不良的性格特征。其中,有的孩子因长期抑郁而逐渐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对他人态度冷漠、胆小怕事,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有的孩子和小宇一样变得情绪暴躁而形成蛮横、粗野和冷酷的性格;还有的孩子变得神经质,对家庭、父母产生厌恶、敌视的心态。

这些孩子虽然看上去或顽劣,或孤僻,或偏激,其实他们的心灵就如同荷叶上的露珠,虽晶莹透亮、美丽可爱,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便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这就需要我要像对待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而这种呵护就是爱,就是宽容!

当我意识到这些后,就改变了自身形象,“把微笑带给他们”,以形成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并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他们、感染他们,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我不再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对他们多了一些信任,多了几分理解、关爱;少了一些责难和怨恨,我对他们的爱也得到了共鸣。我还坚持经常找这些孩子聊天,聊家人,聊朋友,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开导他们,让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激励起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扬起前进的风帆。

当然,对于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自身长期所形成的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并不能通过我和他们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完全改变过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允许他们有失误、有反复,而没有“恨铁不成钢”的焦虑;也没有“揠苗助长”的急燥;更没有对他们犯下的错误、失误耿耿于怀。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我尽量不在公开场合进行批评,以维护他们的“面子”和“自尊心”,使他们真正享受着被尊重的欣慰,确信自己在老师、同学心目中是“人”,在成功大厦的建设中是“料”;当他们考试失败的时候,我更不指责、埋怨,而是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指出解决的办法,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消除不良心理,这将对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和成绩起到很大的作用。对这些孩子,我始终没有放弃,坚持以一种平和的教育方法原谅他的暂时的落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给他们深切地期待。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和关爱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宇和班级中另外几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在我为他们创设的这种宽容的天地里,逐步摘掉了“问题儿童”的帽子,一天天自信起来,学习成绩稳步提升。现在,他们已经能够客观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发挥自己的所长,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好。(责任编辑:宁沈生)

猜你喜欢
小宇心灵家庭
猜猜我是谁⑨
猜猜我是谁⑤
家庭“煮”夫
济公与飞来峰
猜猜我是谁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恋练有词
心灵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