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竹雕艺术的认识

2015-10-15 08:47叶陈旺
雕塑 2015年4期
关键词:选材

内容摘要:竹雕创作的核心内容,在于艺术家是否能够在保持原材料天然美感的基础之上,继而以巧思与精微的雕琢技艺来传达出理想的表现主旨。对于材料的恰当选择、独具匠心的技艺,发现美的慧眼和多彩的想象力,组合成为了竹雕艺术创作的要素。创作者应在无数次体验与实践之中总结创作的法则和意旨,最终达到游刃有余的艺术创作境界。

关键词:竹雕;选材;天然美感;雕琢技艺

Abstract: Whether the artist may maintain the natural beauty of the original materials, the to express ideal aesthetical conceptions in using the refined imagination and skillful carving techniques, are the essential contents of bamboo carving art. The proper selection of bamboo materials, the unique and outstanding techniques, abilities in relation to explorations of beauty and endless imagination, they construct the significant elements of bamboo carving art. Artists should make some conclusions about creative methods during countless creative processes, finally, they will reach the aesthetical state that related to “accomplish a task with ease”.

Keywords:Bamboo carving art,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natural beauty,carving skills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拥有一种天然、质朴、清雅的特征,同时,坚韧、耐折也是它的显著特点。它所拥有的特殊寓意,对于文人雅士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象征了一种高洁的追求和端正的品格——淡泊名利、脱俗高洁。从古至今,竹的特性与君子的品行常常是相互联系的。一直以来,由于对高尚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中国古代多数的文人对竹的气节与精神都进行过吟咏和描绘,更是诞生了为人们所熟知的“竹林七贤”这种以竹自喻的雅士群体。这些文人们的创作行为和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竹雕艺术的发展。

丰富多彩、极具活力的民间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雕刻分类详细、种类多样,其中,竹雕艺术与木雕、石雕一起,被人们誉为“三雕”,它们构成了中国传统雕刻的样式与风格。竹雕艺术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历朝历代都产生过许多佳作。早在新石器时期,中国的先民们便制作了许多竹制的实用且不乏美感的器具,这种类型的竹器为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乐趣,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他们的审美能力起到了一种启蒙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湖南马王堆出土过带有细腻雕刻纹样的竹制勺子;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献之收藏有一件由斑竹制作而成的精美笔筒;而到了宋代,许多市民用以消遣娱乐的道具,也是竹制的雕刻艺术品。此外,那个时期文人群体的审美追求,以及将竹子视为抒发情感的主要载体的思想,还有将竹子视为创作媒介的创作方式,影响了竹雕艺术的风格,并使其具备了独立的风格特质。从元代开始,竹雕艺术得以广泛的发展,其制作工艺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那个时期诞生了许多精致小巧的竹雕艺术品。而明清时期则是我国竹刻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那个时期名家辈出、流派众多、异彩纷呈,并有许多重要的竹雕作品传世。

竹雕艺术,是艺术家们以竹子的自然生长走势为载体,以刀代笔,综合了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并赋予竹子新颖的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无论是片状的竹子还是块状的竹根,通过竹雕艺术家的巧妙构思和精雕细琢,便会变成一件件富有生命感的独立艺术品。艺术家在塑造与雕琢的整个过程之中,即彰显出自身的艺术造诣与审美追求,又体现出他们的独立才情与创造性灵,他们所创作的竹雕艺术品凝聚着自己一雕一琢的心血,也凝聚着创造的核心价值和理念。现代竹雕艺术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将传统的通体雕刻转变成为局部的细节雕刻,从而,使作品的视觉效应包含着一种潜在的力度,同时,也显现出一些新颖的时代特征和自我对于生命意念的思考。

不论是何种类型的雕塑创作,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艺术家对材料的选择过程,这是一个颇为讲究的过程。具备较长竹龄的竹材,会拥有深沉的色泽和较为坚实的质地,这两点因素与竹材的可塑性具有密切的联系。自然界中的毛竹形态万千,经历过岁月的重重洗练,最终形成了淡雅、坚韧、细腻的特色,尤其是那种偶然形成的奇特形状的竹材,是最为珍贵的创作原料。笔者在选择竹材的过程中,就倾向于那些造型略为奇特甚至怪异的竹材,因为这种类型的竹材形态,是能够展现出笔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微妙神态和姿势的,它巧妙地融合了天然的意趣,而且这种竹材的特质也同笔者对形与神的追求相互吻合,为笔者的自由创作提供了许多可能性。

竹雕创作的核心内容,在于艺术家是否能够在保持原材料天然美感的基础之上,继而以巧思与精微的雕琢技艺来传达出理想的表现主旨。笔者在创作中,力求将作品的神思与韵味同取舍恰当、构思奇巧、章法新颖的表现手法相互融合,使它们和谐共生,最终共同构造出一个意趣横生的审美境界。笔者在作品《春情萌动》与《和谐香托》的创作过程中,便致力于将抽象与具象的双重形态进行一种融合,在整体与细节之间构造出一种可供想象流动的虚拟空间,以竹材原本的生长走势为基础,通过局部的雕琢方式,赋予作品一种诗意的想象,结合自身对于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感受与体验,使用了虚实相合的手法,力图使人工雕琢的技艺与自然天成的韵味相互协调,并在整体与局部之间营造出一种统一的和谐气息,从而能够激发观者的无尽想象,并使作品的生命感得以进一步的升华。

如何将有限的竹材形态加以恰当的构思与塑造,使其演变成为一件充满着无限遐思和韵致的艺术品,也是笔者致力探索的内容。《洗耳恭听》和《海螺姑娘》两件作品,它们的原料是比较常见的竹材。笔者从看似普通的竹材中,通过一系列的构思与想象,进而将它们塑造成为了具备具象形态和亲切感怀的艺术品。笔者在对竹材的质地、特征进行观察之后,选取了其中最适合润色和塑造的部分,发掘出它本身的优势,使其自然地彰显出材质本身的意味。在作品的布局设计中,尽力地做到得体、贴切、合理,笔者试图在相对微小的竹材中,展现出一种多样化的雕塑性空间,从而,能够更加恰如其分地彰显出作品主题的意蕴与情怀。

竹雕创作中意外的神来之笔,对创作的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种神思是无法强求的,它虽然具备偶发性的特征,而实际上却凝结着艺术家的深厚功底和人文修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创作是与精神劳动相互联系的,艺术家在面对奇形怪状的竹材之时,脑海中所产生的瞬间的关于形态的自由想象,会在物象与臆想之间,构建出一个合理且美妙的结合点,艺术家的思维能力是确立作品意旨的关键。作品《舞》《巢》《和平(荷瓶)》,便是笔者从日常生活的人、事、物中得到的思考与感怀的物质化反映,笔者在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想象之后,确立了所要表现的主题,继而在作品的布局中,精心地提取出竹材的原本性质,再综合自己的雕凿技巧,最终使作品的材料、内容与它们的意旨相互吻合,笔者心中原本构想的艺术形象也得到了全面的呈现。此外,将传统竹雕艺术进行的具有现代性思考的再创造,也是笔者致力于在这几件作品中探索和表现的主要内容。

创作中的神来之笔,是基于一种心理活动之上的,要是想要将脑海中多变的意象构思变现成为具体的、完整的艺术作品,一定要经过多重的细致雕凿的过程,这也是体现艺术家功力的内容。艺术家的巧妙改造,会增添原材料的意味,遮蔽原材料的瑕疵,在一系列的修饰、润色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从而能够创作出精美的艺术品。笔者在创作中一直将“巧借自然”与“因材施艺”的概念视为创作的关键理念,笔者认为心念与技巧要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在技术方面要做到雕似不雕、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对于材料的恰当选择、独具匠心的技艺、发现美的慧眼和多彩的想象力,组合成为了竹雕艺术创作的要素,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中,艺术家的灵感和神思,格外具有特殊的意味和性质,由于艺术家拥有善于发掘美感的慧眼,种类繁多的竹材原料才会成为艺术家用以展现艺术意象的媒介,也就是作为承载意象信息的载体,而神思和灵感却是能够升华作品主题并激发创作者动力的元素,它们会促使艺术家们运用自身所具备的纯熟技艺,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合理的再造。此外,创作者的文化修养和人生阅历以及创作经验的累积,也是创作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创作者虚怀若谷、坚韧不拔,在无数次体验与实践之中总结创作的法则和意旨,最终达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艺术创作境界。

(叶陈旺 宁德市叶石和根艺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选材
《怎样选材》(人教版七下)教学设计
排球运动员选材文献综述
我爱你,妹妹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田径训练心得
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游戏,玩出习作的精彩
选材“碰头”好热闹
从“单打一”到“三选一”
开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