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县域经济效率DEA测评分析

2015-10-16 03:30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黔西南报酬县域

钟 君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贵州县域经济效率DEA测评分析

钟 君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DEA)BBC模型对2009、2010、2011年贵州县域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可以发现全省县域经济效率偏低,全省50%以上的县市,县域经济综合效率得分都在0.8以下,其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较低;全省县域经济效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铜仁地区;县域经济效率较低的主要集中于六盘水地区;各地区的中心县市效率得分都为该地区的最高分。黔南、黔西南、黔东南等民族地区效率得分处于低水平的稳定状态。

贵州省;县域经济;综合效率

一、贵州县域经济概况

贵州省近十年以来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11年,全省76个县(市)(碧江区、七星关区仍分别按铜仁市和毕节市计算)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42.34亿元,与2001年的792.4亿元相比,翻了两番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13331元,与2001年的2313元相比,翻了两番半;固定资产投资3142亿元,与2001年的166.61亿元相比,增长了近1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6.27亿元,与2001年157.85亿元相比,增长了6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达到4394元,与比2001年1433元相比,增长了207%。在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上,福泉市首次进入西部百强县,列第97位,贵州省西部百强县达到8个,居西部第6位。其中,金沙县由上年第76位跃升第58位,上升了18位;都匀市由上年89位升至82位,上升了7位;盘县由上年21位升至19位;仁怀市由上年33位升至31位;兴义市由上年35位升至33位;清镇市由上年87位升至85位。遵义县、仁怀市先后获选了全国县域科学发展十大范例,成为区域性、探索性、示范性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1]。2013年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提高县域经济比重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到2017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0700亿元左右,占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1%,而从横向来看,贵州县域经济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末端,2012年国家建立的连片特困地区中,武陵山区贵州有15个县,具体为铜仁市和遵义市,乌蒙山区,贵州有10个县,滇黔桂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贵州有40个县市。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央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建设,贵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而对于区域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疑问对贵州省县域经济进行效率测算,评价近几年县域经济效率。

二、研究方法

关于县域经济效率研究的文献很多,近几年来有,邢俊[2](2011)对传统DEA和样本DEA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县域经济治理有效性的概念和判定方法,讨论了县域有效单元与相应的多目标规划Pareto有效解之间的等价关系,并对治理效率的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应用。周腰华[3](2012)等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BCC模型对2007~2009年辽宁省44个县域相对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发现辽宁县域经济大部分未达到投入与产出的最佳状态,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达县市并非是处于经济效率相对最优状态;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效率的有效性相对较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各县市应通过技术改造、加强管理等途径使资源投入合理配置,从而提高经济的产出效率。王淑英[4](2011)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了河南省县域农业经济效率,研究发现河南省108个县域的农业经济效率以“西高东低”的趋势分布于整个省区,整体经济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贵州省县域经济效率评价研究的比较少,主要是对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如陈厚义[5](2010)认为贵州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其表现在整体实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发展滞后、分工不明确、专业化程度低、县域之间差距大等方面,对贵州经济整体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朱士鹏[6](2013)认为地理位置、交通、政策、资源、政府投入、产业结构、城镇化是造成贵州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刘群、王颖喆[7](2006)应用层次法对贵州省研究全省县域经济的排名,发现贵阳、遵义等省交通、文化中心地区的县域经济在全省中排名靠前,紫云、剑河县等平偏远地区排名最后。

本文以贵州省88个区、县(市)为研究对象,其中七星关区算为毕节市,碧江区算为铜仁市,采用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分析法,用 2009、2010、2011《贵州统计年鉴》三年的县域经济数据。DEA评价经济效率的高低,一般是对一个相对独立的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简记为DMU)进行评价,对于第i个DMU,都有K种投入和M种产出,表示决策单元对生产资源的耗费有K种;有M种类型的输出,决策单元在消耗了生产资源之后的经济效益产出,这些投入和产出分别以向量xi和yi表示。这样,N个DMU的全部数据,就可构造一个K*N的投入矩阵X,和一个M*N的产出矩阵Y.而对于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效率评价的模型,一个是CCR模型假设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 Scale.CRS),另一个是BBC模型假设规模报酬可变(Variable Return Scale.VRS),本文采用BBC模型,则可将其写成如下公式:

其中λ是一个n*1常向量,θ是一个标量,代表了第i个DMU的效率得分,1≥θ≥0。其意义是,如果利用所有DMU构造一个最优的虚拟DMU,在确保每项产出指标都不低于第i个DMU的前提下,每项投入指标至少需要达到第i个DMU的对应投入指标比例(假设对于每项投入指标取相同的比例),S(S-,S+)为松弛变量(Slack or surplus)。当θ=1且S-=S+=0时,称DMU是 DEA有效的,即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表明在n个决策单元组成的经济系统中,在原投入xi的基础上所获的产出yi已达到最优。当θ=1但S-≠0或S+≠0时,称DMU是弱DEA有效的,说明部分投入过剩或产出不足;当θ<1,则称DMU是DEA无效的[8—9]。本文选取贵州省县域GDP和农林牧渔总产值作为产出指标,投入指标选择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常用耕地面积、县域常住人口,用当年物价计算[10—12]。采用的是VRS(规模报酬可变)多阶段计算的(multi-stage method)BBC模型。

表1:样本指标描述性统计(根据统计年鉴整理)

三、结果分析

根据DEAP2.1软件可测算出贵州省2009~2011年88个区县(市)域的经济效率和投入产出指标的松弛程度。其中,综合效率TECRS、纯技术效率 TEVRS、规模效率SE之间的关系为:TECRS=TEVRS×SE;规模报酬状态中“drs、irs、-”,分别表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

表2 贵州2009—2011年88区县(市)经济平均效率(根据测算结果整理得来)

表3:贵州各地区 2009—2011年县域经济平均效率

铜仁地区黔西南黔东南黔南0.886 0.920 0.913 0.690 0.713 0.662 0.739 0.800 0.715 0.791 0.771 0.772 0.945 0.968 0.975 0.937 0.950 0.936 0.700 0.726 0.725 0.987 0.977 0.926 0.821 0.857 0.866 0.908 0.826 0.836 0.809 0.788 0.821 0.977 0.979 0.941

通过对贵州省88个区县(市)的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可以看出全省县域经济效率具有以下特点:

1.全省县域经济效率不高。从全省的综合效率平均值在2009、2010、2011三年的平均值分别是0.811、0.811、0.793,造成综合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是纯技术效率低下,全省的技术效率平均值在 2009、2010.2011 三 年 分 别 是 0.850、0.852、0.859,规模效率达到了 0.955、0.953、0.925。

2.全省各地区综合效率差异较大,2009-2011三年经济效率最高的均是贵阳市,分别是0.952、0.930、0.975;其次效率最低的2009年是黔西南地区0.690,2010、2011年均是六盘水地区,分别是0.637、0.640。综合效率值在0.9以上的只有贵阳市。在0.8以上的有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地区,六盘水地区的综合效率值三年均在0.7以下,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差距大。黔西南、黔东南、黔南的等地区大多数学县域效率值,处于低水平的平稳状态。

3.全省县经济效率较高的都集中在,各地区的中心城区或者交通枢纽地区。按照处于生产前沿面的相对有效,即是综合效率TECRS=1、纯技术效率TEVRS=1 和规模报酬不变。依据标准,全省有云岩区、乌当区、红花岗区、遵义县、绥阳县、仁怀市、玉屏县、德江县,三年来这些地区的经济效率均达到了最佳状态。2009、2010综合效率TECRS=1的有16个区县,占总数的18.2%;2011年有17个区县,占总数的19%;纯技术效率TEVRS=1 的2009年有11个区县,占总数的12.5%;2010为14个占总数的16%,2011年为30个,占总数的34%。三年来综合效率、技术效率都处于0.7以下的有,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习水县、镇宁县、纳雍县、兴仁县、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平塘县。

4.从规模报酬情况看,全省绝大对数县市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减或者不变状态。二者加起来,2009年有51个县,占总数的58%,2010年48个,占总数的55%,2011年64个73%;从地区来看,规模报酬递增状态的县市主要集中在毕节地区,黔西南、黔东南、黔南多数区县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况。贵阳很多地区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状态。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全省县域经济效率的测算,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贵州县域经济效率与区位有很大的关系,测算发现、贵阳、遵义、铜仁地区效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既有的历史、文化、交通、产业结构沉淀下来的优势,在投入回报上要高出其他地区。

2.资源开发地区如六盘水地区、毕节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效率较低,这与目前国家对能源市场价格、需求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近几年,煤炭价格在下跌,国家对能源开采的调控,造成一些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能在经济发展上表现出来、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不从分。

3.黔南、黔西南、黔东南等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效率低下,且目前看来该些地区大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或者不变的状态。这主要与当地没有核心的工业产业拉动,虽然近些年来旅游业在大力发展拉动的经济的增长。但基础设施的高投入、工业园区的大量建设回报,短期内是没有体现在经济效率上。据此建议在全省区域经济政策上要加强核心县市的区位带动作用;对于黔西南、黔南、黔东南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要减少对该地区的投资或者保持现有投资速度。

[1]贵州省建设经济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贵州省县域经济十年发展报告[N].贵州日报,2012-09-20.

[2]邢俊.县域经济治理效率综合评价的非参数方法[J].统计决策,2011(16).

[3]周腰华,葛立群,武智勇.

辽宁省县域经济效率数据包络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9).

[4]王淑英.河南省县域农业经济效率的DEA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陈厚义.贵州县域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03).

[6]朱士鹏,张美竹,张志英.贵州县域经济差异成因及协调发展对策[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05).

[7]刘群,王颖喆.贵州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J].经济地理(增刊),2006(12).

[8]刘霖,秦宛顺.县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地区比较[J].社会科学研究,2009(06).

[9]蒂莫西.J.科埃利,D.S.普拉萨德·拉奥,克里斯托弗.J.奥唐奈著.效率与生产率分析引论(第二版)[M].王忠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贵州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1]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贵州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2]贵州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贵州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County Economy Efficiency in Guizhou—Based 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ZHONG Jun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es, Xingyi,Guizhou 562400,China)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unty economy in Guizhou in 2009, 2010 and 2011 through data envelopmentanalysis, using the BBCmodels.The paperfound that the economy efficiency of the entire province county territory is low.The county comprehensive economic efficiency scores of more than 50% of the countiesin the provinceare below0.8, the main reason of which is that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is low. The counties with comparatively high economy efficiency are mainly in Guiyang, Zunyi, Tongren region; The counties with loweconomy efficiency are mainly in Liu pan shui area; The efficiency scores of regional center counties are the highest in the region. Efficiency scores in ethnic areasare at lower level and in a steady state.

Guizhouprovince; County economy;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1009—0673(2015)01—0015—05

F127

A

2015—02—03

本文获得2014黔西南重大理论课题“金融支持黔西南县域经济发展评估研究”资助。

钟君(1980— ),男(布依族),贵州兴仁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经济、反贫困问题等。

责任编辑:杨昌勇

猜你喜欢
黔西南报酬县域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职场不公平,所有人都变懒
寻味贵州——黔西南
风吹黔西南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医生的最佳报酬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
《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发布
贵烟2号在黔西南烟区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