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5-10-16 06:20孙亮
中外医疗 2015年25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价值CT检查急性胰腺炎

孙亮

[摘要] 目的 探讨CT在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临床高度怀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MRI检查进行诊断,研究组患者采用CT检查技术进行诊断。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 CT检查技术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均明显高于MRI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CT检查技术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CT检查;急性胰腺炎;临床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9(a)-0189-02

Clinical Value of CT in Diagno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

SUN Liang

Department of imaging, The regiment of the Sixth Division Wujiaqu Hospital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Urumqi, Xinjiang, 831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T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09 to December 2010 treated clinical suspicion as a clinical study using random number lis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diagnosed by MRI,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diagnosed by CT.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CT examin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RI examin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P and 0.05. Conclusion CT has good application value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 and it is worth to be further popularized in clinic.

[Key words] CT examination; Acute pancreatiti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具有起病快、发展迅速、多并发症、致死率高和治疗复杂等临床特点[1]。该病通常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使胰酶被激活而使胰腺组织出现自身消化情况进而导致的一种急性炎症。而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出血性坏死症状,因坏死引发全身炎症感染而导致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该疾病患者临床症状的特异性相对比较小,临床诊断时往往会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导致需要结合多项指标进行诊断,从而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间[2]。因此,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及时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该研究随机选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临床高度怀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CT检查技术对其进行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随机选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临床高度怀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17~68岁,平均年龄(45.6±15.3)岁;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7例,发热7例,肠鸣音4例,腰肌紧张8例,急性上腹痛14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7.3±14.2)岁;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6例,发热7例,肠鸣音4例,腰肌紧张8例,急性上腹痛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CT和MRI技术进行诊断:(1)CT检查技术:仪器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IMENSE Definition 128 AS+螺旋CT机。开始检查前应叮嘱患者保持4.0~6.0 h的空腹状态,扫描开始前30 min时给予患者500~600 mL的水口服。对患者的空肠近端、胃部及十二指肠等部位进行充盈,以便促进胰腺炎的检出。待患者进入检测室之后,使患者取仰卧位,再给予患者300~400 mL的水口服。由于胰腺炎具有其独有的特殊性,范围分布非常广,因此除了需要对胰腺发生的病变进行仔细的观察之外,还应该认真检查胰腺的周围和远端等位置。将CT的扫描设置为CARE Dose 4D(实时监控扫描剂量),重建厚度设置为5 mm,层间距为5 mm。给予80~90 mL造影剂碘海醇于患者肘静脉位置进行注射,注射速度保持为3 mL/s,采用智能追踪法进行增强扫描。对于显示的组织和平面强化程度,采用30~50 Hu进行合理的调整,选择窗宽400 Hu,从而使胰腺周围的脂肪组织、韧带及筋膜等部位显示的更好;(2)MRI检查:在进行检查前先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呼吸训练,使用2 D FASHT1W/T1W1+FS、TE60 ms、TE4.76 ms、TE101 ms、TSET2W1+FS、TR4000 ms、TR1000 ms、TR124 ms、HASTE+FS、MRCP,按照屏气序列进行诊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加入TRUFISP序列,详细记录患者的诊断结果。endprint

1.3 统计方法

将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比较,使用率(%)表示,若P<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检查和MRI检查的诊断结果对比

经过完善相关的临床检查和治疗后,该组80例患者中共有72例(90.0%)患者明确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技术共检查出71例(88.75%)患者为急性胰腺炎,MRI检查技术共检查出69例(86.25%)患者为急性胰腺炎。在明确诊断的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CT检查技术的诊断确诊率为(98.61%),MRI检查技术的诊断确诊率为(95.83%)。

表1 CT检查和MRI检查的诊断结果对比[n(%)]

2.2 CT检查和MRI检查的诊断效率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CT检查技术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均明显高于MRI检查,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2 CT检查和MRI检查的诊断效率对比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亦在逐年上升[3]。该疾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病情严重程度也有很大的区别,病情较轻的患者可全身无明显症状,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可能会突发发病,并且于12 h内死亡[4]。因此,对于急性胰腺炎,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及时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临床上对该疾病进行诊断时必须要结合血尿等相关检查方可明确诊断,从而不仅浪费了诊断的时间,也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而采用CT检查技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不仅能够迅速获得诊断结果,而且还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分级[5]。对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采用CT检查图像显示出现程度不一的低密度区,渗出液比较明显,并且已经扩散到腹腔及腹膜后间隙区域;对于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采用CT检查图像显示患者的胰腺体积显著变大,并且胰腺脂肪间隙显示比较模糊。同时,急性胰腺炎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扩散的危险,从而直接影响胰腺周围的器官脂肪。CT检查图像中显示的征象和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且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6-7]。由此可见,CT检查诊断能够为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该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技术的诊断准确率为97.50%(78/80),灵敏度为98.61%(71/72),特异度为75.0%(6/8),阳性预测值为97.26%(71/73),阴性预测值为85.71%(6/7);MRI检查技术的诊断准确率为92.50%(74/80),灵敏度为95.83%(69/72),特异度为62.5%(5/8),阳性预测值为92.50%(74/80),阴性预测值为62.5%(5/8)。可见CT检查技术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均明显高于MRI检查,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与相关报道结果基本保持一致[8]。

综上所述,CT检查技术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项和平,李贺,张长乐,等.C反应蛋白和胸腔积液在急性胰腺炎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8):820-823.

[2] 黄坚,沈佳庆,汤海波,等.sE-Cadherin早期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10):870-873.

[3] 唐明.急性胰腺炎腹膜后间隙、腹膜下间隙扩散的CT表现与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1):2065-2068.

[4] 彭红芬,张东友,马志娟,等.CT、MRI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0):1649-1651.

[5] 刘彬彬,王蔚虹.核磁共振及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7):489-491.

[6] 朱月香,李华,朱月明,等.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0,32(11):1400-1401.

[7] 朱敏,袁昌琼,杨慧英,等.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6):653-654.

[8] 李胜凯,朱文标.CT与MRI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学,2013,34(13):121-122,161.

(收稿日期:2015-06-0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价值CT检查急性胰腺炎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锥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CT与X线诊断比较分析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评析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