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载波使用策略的分析及研究

2015-10-19 03:38刘文龙
河南科技 2015年21期
关键词:话务量载波基站

刘文龙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衡水市分公司, 河北 衡水 053000)

关于双载波使用策略的分析及研究

刘文龙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衡水市分公司, 河北 衡水 053000)

本文介绍了关于在高话务量流量热点区域开通使用双载波的思路,重点描述了双载波使用的策略,以及实现后的效果,以便指导日常工作中合理正常使用双载波,使其和谐融入整体网络的同时完美提升网络质量。

WCDMA;双载波

随着WCDMA用户的日益增多,整体网络负荷逐渐攀升,形成了一些网络热点区域,如商用楼、学校、大型工厂等,尤其是集团客户的发展,更是形成了网络超热点地区,在此些区域覆盖其站点存在非常高的网络负荷,进而影响用户的感知度,因而引入双载波来解决上述问题,到底如何更好地利用双载波来改善网络质量,使其更合理,这就是我们研究的。

1 研究背景

某地市区存在一些网络热点区域以及由于测试基站A采用了我公司的“一卡通”政策,所有教师都使用我公司3G网络,总共有近千人,因此上述区域导致用户感知下降,因此引入双载波改善用户感知。

2 双载波策略简介

2.1 双载波策略

WCDMA双频网络根据需求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2.1.1 双载波全部都是R99+HSXPA方式,即所有业务随机分配到两个载波上;双载波的每个载波都有能力同时承载R99业务和HSXPA业务,通过每个载波单独的接入门限控制每个载波的业务均衡情况,适合业务量较大区域。

2.1.2 双载波第一载波是R99+HSXPA业务,第二载波是R99+HSDPA业务。该方式与第一种方式的区别是将R5手机的HSDPA业务优先建立在第二载波上,R6 手机(通常是数据卡)的HSXPA业务优先建立在第一载波上。

2.1.3 第一载波是R99(包括语音和R99)业务,第二载波是HSXPA业务。该方式所有R99业务优先占用第一载波,所有HSXPA业务优先占用第二载波。

2.2 实际应用

某地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分别采用了第一种和第三种策略。

2.2.1 某地测试基站A周围采用了第一种策略:

某地测试基站A为我公司重要集团客户,学院内使用我公司一卡通,教职员工全部使用我公司3G手机,校园内采用室内外协同建设,整体网络负荷非常高,同时附近的青少年劳教所干扰器干扰我公司3G网络10713频点,两种因素造成用户上网速度慢,通话掉线等用户感知差,通过第一种策略应用得到有效解决。

2.2.2 某地市区中西部连片采用了第二种策略

某地市区中西部存在较多高负荷基站,因此针对该区域连片开启双载波,采用第二种策略,提升用户感知。

2.3 应用效果

2.3.1 某地测试基站A(学校内)

图1 -话务分担效果

图2 -业务指标

通过指标分析,话务量上,二载波占用了总量的45%,数据业务流量上也占用了总量的40%左右。目前第二载波话务量和流量略低于第一载波,主要由于在第二载波边缘优先切到第一载波上,保证顺利和周围第一载波切换,目前这样均衡效果良好。

通过话务量的整体指标分析可以看出,和测试基站A初步设置的参数策略是一致的。从指标上看修改后接通指标改善明显,同时网络语音掉话率也有1.17%改善到0.52%,小区底噪由原来的-90左右改善到-99左右,通过设置双载波网络指标改善明显,用户感知也得到明显改善,用户已不再投诉。

2.3.2 某地市区中西部

图3 -DT测试电平情况

图4 -接通和掉话性能指标变化情况

由于开启双载波后将两个逻辑小区使用总功率60瓦,为保证市区覆盖,通过实地测试来看整体覆盖并没有明显下降,因为市区导频功率设置相对小,在开启双载波时并没有调整导频小区功率,因此对覆盖没有影响;在对功能验证中各业务正常切换正常,通过对高负荷区的双载波扩容,通过接通和掉话指标看,由于负荷问题的改善整体指标明显改善,目前我公司3G市场规模不断拓展,网络形成了一些热点地区,开始影响用户感知,增设双载波十分必要。

3 结论及建议

通过在某地对双载波策略的实际应用,可以看到双载波策略还是比较成熟的,但是实际双载波策略的采用,还需根据实际的网络情况和需求进行相应选取,建议在话务和数据业务都高的地点选取第一种策略,在话务低数据业务高的地点选取第三种策略,但是首先必须保证的是手机必须驻留在第一载波,防止多载波边缘造成手机频繁重选的问题,因此参数的适配是十分必要的。

[1]李蔷薇.“无线网络优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TM910

A

1003-5168(2015)11-149-02

猜你喜欢
话务量载波基站
水声单载波扩频均衡技术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话务量预测模型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异常话务量分块建模和预测
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自动化探讨
可恶的“伪基站”
S1240交换机实时话务量统计的分析与实现研究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低压台区载波抄表技术研究
应急广播系统中副载波的构建与应用
小基站助力“提速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