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2015-10-21 03:12吴培军
关键词:持续时间内科心绞痛

吴培军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6300)

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吴培军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庆166300)

目的 研究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采取氯吡格雷治疗,比较治疗28天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3,且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氯吡格雷

心绞痛是以发作性胸痛和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由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和缺氧等因素引起,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为前胸阵发性和压榨性疼痛为主,疼痛的主要部位是胸骨后部[1]。多发于男性,劳累、情绪激动等是引起心绞痛发生的常见诱因。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研究了氯吡格雷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均确诊为急性心绞痛患者,患者剔除有肝、肾等功能不齐、孕妇和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根据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60.25±4.87)岁。实验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1.82±4.9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治疗,给患者服用一定剂量的他汀类调脂药、硝酸酯类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降低患者的血脂、扩张冠脉,并改善心血管循环。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氯吡格雷进行治疗,75 mg/d。两组患者均治疗28天。

1.3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28天后两组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总有效率、急性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静息时表现为缺血性,恢复正常的状态。有效: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在缺血性下降的基础上ST段回升了1 mm以上。无效: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上述指标没有明显的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进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n(%)]

2.2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心绞痛发作率(3.54±0.6)次/d,持续时间为(9.62±2.74)min。治疗后心绞痛发作率为(2.15±0.23)次/d,持续时间为(5.86±1.25)min。治疗前实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为(3.52±0.53)次/d,持续时间为(9.51±2.85)min。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为(1.09±0.28)次/d,持续时间为(4.09±1.27)min。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心绞痛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死亡率和复发率均较高,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2]。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和胸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心肌缺氧和供血不足、心前区疼痛,同时心绞痛的发生与劳累、受寒等有关[3]。氯吡格雷属于噻吩吡啶类的衍生物,是一种新型药物[4]。患者服用后,能快速地与体内血小板膜表面的ADP受体结合,达到阻断糖蛋白受体和纤维蛋白原结合的目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常规药物一起服用治疗时,通过产生协同作用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防止形成血栓并改善冠脉血流来达到治疗的效果[5]。

研究结果可见,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8.33%。治疗后对照组的心绞痛发作率平均降低(1.39±0.37)次/d,持续时间平均降低(3.76±1.49)min,实验组的心绞痛发作率平均降低(2.43±0.25)次/d,持续时间平均降低(5.42±1.58)min,可见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率和持续时间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1] 王 强,孙艳艳.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2):951.

[2] 张 斌.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6):2928-2928.

[3] 杨拥军.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0):170-171.

[4] 郭云洁,李燕军.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6):7585-7586.

[5] 李电优.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5):116-117.

本文编辑:徐 陌

R541.9

B

ISSN.2095-6681.2015.24.010.02

猜你喜欢
持续时间内科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