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与传统美德教育

2015-10-21 17:00闫红翔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红烛诗教传统美德

闫红翔

正如一位诗论作者所揭示的:“还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诗歌,像中国诗历史悠久,延续不断;还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诗歌,像中国诗这样,在民族危亡及其命运转折时,发出气壮山河的呼声。”因此,我们历代教育大师们,从孔夫子、朱熹到徐特立、陶行知,无不把诗歌作为育人的有效手段,收到了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功效。所以,在当前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中,应使诗歌像故事形式一样,也成为青少年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渠道,从而充分发挥出它的载体作用。

一、我国素有诗教的优良传统

我国素有诗国之称。是个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明珠。它以丰厚深厚的生活内容,绚丽多姿的艺术风格,广泛深刻的反映出我国历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思想愿望。因此,历代有卓识的教育家们都动用诗歌作为育人的手段,从而形成了诗教传统。

从诗教传统的发展看,他从来就是一个民族的美学范畴,是一个批判继承有不断创新的动态系统。十个也像民族文化一样,也呈现出泾渭分明的两种审美观和价值观。其主流即正面价值具有深厚的人民性,这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其中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思想美德的光辉;贯穿古今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忧患意识等等。这种诗教传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人民的理想、道德、情感和情操的高尚层面的升华。它无比珍贵,决不能把它视为封建糟粕,从中吸取有益的思想营养,使其为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二、诗歌是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

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学作品,而诗歌则是产生最早、又得到充分发展的文学样式。因之,《诗经》中的《国风》中的“国风”就成为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楚辞》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这些历代的诗歌直到今天任然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激荡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成为进步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为此,它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极好教材。

职高语文第二册教材七八单元分别为现当代诗歌单元和古代诗歌单元。这些诗词不仅形式多样、古今兼有,而且题材广泛、主题鲜明。有的抒发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有的唱出青年一代在新时期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抱负与理想;有的表现出古代奴隶反抗阶级剥削和压迫,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有的赞美古代青年为追求自由婚姻而同封建礼教进行斗争精神,这些课文对于培养中职生的道德品质与高尚情操起了促进作用。

中华民族有着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从屈原到孙中山,从陈涉起义到太平天国运动,无不在历史上留下光荣的篇章。毛泽东同志是当代爱国主义的杰出代表,从《词二首》可以看出,毛泽东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抱负,立志改造旧世界,建立新中国。青年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为国分忧,为革命献身。解放后,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辞劳苦,巡视祖国各地,热情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描绘祖国发展的宏图。这种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一切热爱自己国家的人们无不如此。诗人闻一多一“红烛”自喻,《红烛》一诗倾吐了作者献身祖国的赤子之心。郭沫若在《炉中煤》中更是将自己比做一块正在燃烧的通红煤块,倾诉了对“年青女郎”-----祖国的眷念之情。十年动乱结束后,社会主义建设起步了,《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抒发的,无论是忧伤和沉重的感情,还是欣慰和激昂的感情,都是炎黄子孙的爱国深情,饱含着一种庄严的历史责任感。

溯本追源,这种爱国主义思想早已在古人思想中扎根。屈原的祭歌《九歌》赞颂了英勇奋战、至死不渝的卫国英雄,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杜甫以其现实主义手法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再现自己风卷茅草、屋漏沾湿的悲惨处境,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的广阔胸怀和忧国忧民的崇高境界。奔赴沙场,光复河山是爱国主义的又一种表现,南宋词人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在梦中也不忘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字里行间溢满复国之情。

反对阶级压迫和封建礼教,抨击黑暗现实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主题。《诗经二首》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的残酷剥削和被压迫者的愤怒与抗争。《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对青年幸福自由的扼杀,赞扬了焦刘的爱情与斗争,诗尾写焦刘死后的合葬,墓上松柏梧桐枝叶相通,树上一对鸳鸯相向而鸣,象征了二人的爱情坚贞不渝,也反映了人民争取自由的理想。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幻想天姥山神奇变幻的景象和令人神往的洞天仙境。这些诗歌都能激发学生向往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美好情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精神。

三、运用形象分析强化美德教育

一切文学作品无不以形象化再现为基本特征,诗歌更不例外,因此,我们必须依据这一艺术特征,运用形象分析来强化传统美德教育。如果只是一味地抽象说教,而无艺术趣味而言,也不会有吸引力的。所以我们采用形象分析法即意境赏析法来强化传统美德教育。

诗歌是以形象思维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也就是通过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自然的流露出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这景物即是“境”,其中的思想感情就是“意”。这“意”与“境”,换言之即“情”与“景”的融合。诗歌中的佳作,都是既有诗情的抒发,又有画意的展示。因此,在赏析时就应引导学生透过每首诗的画面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也就是使学生能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达到物我两化的境界,这样赏析就符合形象化的艺术特征,使情文并茂,诗趣盎然的赏析课成为传统美德教育的最佳载体。现就两单元中的几篇诗词进行赏析。

我们分析诗歌的意境,就要剖析诗人描绘的形象和生动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把学生引入意境,做到如身临其境,眼观其景,从中受到艺术的陶冶。入读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一词的上阕,诗人就以画家的笔触、磅礴的气势,形象的描绘出一幅色彩徇烂的湘江秋景图:略带寒意的深秋,滚滚的湘江水奔流北去,诗人立于橘子洲头,远眺近看,仰观俯瞰:远处峰峦叠嶂,山上树林经霜变红,宛若染过,近处秋水明镜、满江碧绿。江面上,众多船只争先恐后扬帆疾驰,仰望万里长空,雄鹰振翅翱翔;俯视清澈见底的水中,鱼儿轻盈欢快的游乐,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秋景图:诗中的景------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诗中的情------诗人宽阔的胸怀和乐观向上的激情。情与景水乳交融,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烈赞美之情,以及为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而奋斗的宽广胸襟。我们分析诗歌的意境,就要分析诗中描绘的具体事物。或作形象的描述,或作有情感地朗读 ,或渲染雄浑的气势,或者剖析优美的画面,启发联想,把学生带入意境之中,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红烛》序诗为咏物诗。这类诗,往往是诗人从现实生活中看到了某一事物或景物后,得到了启示,以所咏事物(景物)为依托,由此寄寓与抒发某种情怀,它讲求”形神兼备、虚实结合”,講求所谓“不即不离、若即若离”的境界,作者所咏之物为彼,然而又不止于彼。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即是诗歌境界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学中就是要使学生明白诗中的“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诗人借红烛这一形象表白自己的情怀,歌咏红烛,实即表达自己献身祖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自我牺牲精神,使读者为他那种为祖国和人民殒身不恤的精神怦然心动。

以上就中职语文第二册教材的诗歌单元,采取意境赏析法来分析诗歌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载体作用。当然,还可采用其他方法来分析,此处不再多举。总之,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既是中华民族的呼声,就必然蕴藏着世世代代承续下来的民族精神的瑰——传统美德。因此,我们必须从更广阔的领域去开拓诗教的宝藏,使其成为传统美德教育的最佳载体。

猜你喜欢
红烛诗教传统美德
身边的传统美德
《霜天红烛》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红烛情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最美红烛
愿为红烛燃千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