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管理 打造健康 高效课堂

2015-10-21 17:00彭燕艳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集体目标评价

彭燕艳

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一年来,我校在认真分析学校现状的基础上,去顶了研究的中点,在高校课堂制度建设、集体备课、教学模式创新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一、理清现状,确定方向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现有六个年级,现有六个年级,12个教学班,448名学生,34名教师。学校毗邻318国道,地处经济发达的集镇。尽管是一所农村小学,但学校有很多发展优势。一是在现有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中属规模较大的学校,有较好的资源优势。二是科研兴校一直是学校的优良传统。近十年来,我校曾先后承担了“小学语文课内外衔接研究”等课题研究工作。三是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装备了微机室、实验室、远程教育教室、多媒体教室和电子备课室。但是,教室年龄结构非常不合理,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很多教师依然将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心放在时间加汗水上。为了保证打造高效课堂不走弯路,真正收到实效,学校组织教导处、教研组深入课堂听课,在教师、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组织召开座谈会,分析了课堂教学现状,总结了当前课堂教学低效的十大表现,即:课堂放不开,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教学手段落后,不能整合教育资源;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差;没有激发学生的激情,课堂沉闷;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单一,矫正不及时;对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问题处理不科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形式单一;课堂提问不精练,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缺乏感染力,缺少激情。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六个高效课堂研究的专题,即: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高效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研究、高效课堂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高效课堂中资源的整合与应用、高效课堂集体备课管理、高效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二、理顺机制,建立保障

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规范过程管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如《雅畈小学高效课堂研究管理制度》,该制度对研究的组织机构、研究的方式、资料的收集作了详细的规定;《雅畈小学高效课堂评价細则》对高校课堂应达到的目标作了详细的解说;《雅畈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对集体备课的程序、要求作出了规定;《雅畈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常规》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雅畈小学作业检查制度》对教师作业题的实际、批改作了硬性规定;《雅畈小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将教师创建高效课堂工作纳入考核评价范畴。这一系列的制度为高校课堂的创建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创新集体备课,提高课前准备效益

集体备课整合备课教师集体智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阔教师教学思路的极好途径。通过集体备课,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而且还可以使备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水品。

1.合理安排,落实分工。成立备课小组,由备课组长负责该组学科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任务分解、教学设计的审核工作,安排好备课组活动。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到各备课组,做好督促指导工作。每次备课活动做到“四定”,即: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和“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同意导学案设计、统一练案设计。

2.确定任务,搜集材料。有主备课人选定课题,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书写教案初稿、学案、练案设计,并做好发言的充分准备。将初稿复印后发给每一位教师,同时预先通知各个成员,每个参加者本着积极参与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发言做好充分的准备。

3.集体研讨,完善方案。主备教师在教研组内与组员交流对本次集体备课主题的理解认识,并陈述各自的教学设计方案,与说课形式进行比较,备课组其他成员展开热烈研讨,共同研究制定教学目标,自学提示,交流质疑问题的设计、巩固拓展、当堂检测题的设计。备课人在认真听取本组老师发言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等再进行完善。

4.课堂追踪,教后反思。主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科学使用教法,灵活使用教案、学案及练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备课组成员同时针对课堂中发生的现象及时记下修改意见及亮点分析,课后进行评课,反馈给主备老师,主备老师根据同伴建议进一步完善,形成二次教案,全体成员要及时书写教学后或教学反思。

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了“三段六环式”教学模式。“三段六环式”是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效训练”三个时段和“目标明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总结评价---当堂训练”等六个教学环节。

1.目标明确。高效课堂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的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所以教师在备课室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用明确的方式让学生明确目标,带着目标去学习、研讨、评价。我们要求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后要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交代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有意识的去学。

2.自主学习。合作与讨论的基础是自主学习,在合作学习之前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如果合作学习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就会把一些好的见解给“合作”掉了。通过自主学习,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他们才想与同学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也给不爱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在自主学习时,要求学生用笔圈点出自己有疑问的问题,教师关注学生的自学情况,搜集预习疑难,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能与其他学生基本同步。

3.合作探究。当学生感到自主学习出现障碍时,问题解决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展时,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任务时,最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这就是最佳合作契机。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对子交流。教师深入到各组倾听、点拨,让学生通过交流就解决自学中的疑难。

合作探究阶段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一定要转换角色,当好组织者、参与者,要真正走下讲台,走进学生,认真倾听,了解血清,适时引导、点拨。对于教学的重难点要通过小组讨论、辨析等有效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获取新知。

4.展示提升。展示时,要求其语速适中、声音洪亮、语言简练、点拨恰当、及时补充。要求倾听者认真听,提出质疑。当学生提不出质疑的问题时,教师要追问;当学生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

5.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归纳知识要点,建立知识结构体系,非常重要。在这个环节尤其要注意应用多言评价理论,组织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成功的快感,增强学习的信心。

6.当堂训练。主要是针对本节的学习目标就重点问题进行及时检测,并进行及时反馈。可以是全班检测,组间交换评价;也可以是按学号抽测,教师评价。在作业的设计上,要采取分层设计,既要有容量,又要有延伸。

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的追求。我们坚信,在各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把握各种机遇,战胜各种困难,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探索一条“减负增效”之路

猜你喜欢
集体目标评价
我为集体献一计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