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初探

2015-10-21 17:00刘春芳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现状意义策略

刘春芳

[摘 要]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发展想象能力、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独立性、好奇心和创造性个性,促进他们个性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意义;现状;策略

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素,是未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近年来早期阅读已是我国幼教界逐步受到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此怎样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积极意义

1.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在幼儿文学作品中,温和善良的小白兔、机灵活泼的小松鼠、凶狠残暴的大灰狼等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小朋友,牵动着他们的心。因此,他们会屏声静息、全神贯注地倾听。

2.帮助幼儿习得最佳的语言模式。在幼儿园的语言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优美词句:“春风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醒了冬眠的青蛙……”等等。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能够更清楚、更准确、更具体形象地表达人对各种事物、人物情境的思想、观点和印象,对于处在早期发展中的幼儿来说,其认知思维特点也决定了形象化的语言对其具有极大的魅力。幼儿在倾听故事时,会获得一种满足的愉悦感,并逐步了解用这样形象化的语言所产生的效果。

3.能帮助幼儿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往。幼儿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他们的语言发展,包括了对多样化语言的适应力、理解力和运用力。从小接触各式各样的语言,能发展他们具有交往价值的语言能力。

二、幼儿早期阅读现状分析

1.缺乏环境创设,阅读兴趣不浓。多数幼儿的阅读,在不了解具体情境的前提下,其阅读兴趣容易因其他因素而转换。有的拿到书只是翻翻而已,一本图画书2~3分钟就已看完;有的装模作样的翻着,但对书中的内容不求甚解,谈不上对书中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阅读环境的创设。

2.缺乏常识引导,阅读能力不够。有的幼儿想阅读,但没有被告知图画书和精致的绘本该怎样去阅读。因此,他们常常对一般的关于书籍的常识性问题,诸如如何解读一本图书的封面、如何了解页码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去阅读等问题,都搞不清楚,有的孩子甚至会把图书倒过来看。这就说明幼儿缺乏阅读常识的告知,致使他们的阅读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3.缺乏主体意识,阅读效果不佳。有的幼儿在阅读时,为了应付长辈或教师的阅读要求,表现出草草翻上一下就表示读完了。随后有的急于调换书本,有的干脆把图书卷成喇叭玩,或干脆撕下来折纸等等。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教育者的意识替代了幼儿的意识,使幼儿带着情绪阅读。缺乏在愉悦的心境下进行的阅读,没有阅读效果是必然的。

三、幼儿早期阅读的实施策略

1.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阅读环境,即一种氛围。它客观地存在于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并以其独特的暗示、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影响着生理和心理都正处于迅速发育中的幼儿。它的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为孩子的阅读活动提供了空间和条件,幼儿通过活动与阅读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埋下一颗爱书的种子,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更能改变教师要求为孩子的内在动机和需求,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因此,促进早期阅读教育的发展,最见效的做法就是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例如开放的自由阅读环境。在教室里支排一个图书角,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喜好提供相关的图书,书有大的、小的、厚的、薄的,硬面的、软皮的、纸制的、塑料的等等,孩子們随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用自己习惯的阅读形式翻阅自己喜欢的图书。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不同的兴趣和需求,还可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应有所侧重。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带着他们逐个指认画面中的形象,引导他们注意形象的主要特征。例如:适合小班的故事《公鸡与小鸭》可以指着图画上的小鸭告诉幼儿:“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来了,你们看它扁扁的嘴巴,毛绒绒的身体多可爱。”然后再问幼儿:“小鸭在那里?它长什么样子?在逐个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模仿形象的语气,帮助幼儿理解每幅画的内容,进而了解几幅图的简单情节和人物对话,通过模仿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较大的幼儿,教师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看一遍,讲一遍,然后和他们一起讨论书中的故事,并尝试让他们给同伴讲或给家人讲一讲,甚至表演一下。对于一些简单的、幼儿感兴趣的故事,幼儿还可以将它绘画出来。例如:《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指导幼儿用绘画、撕纸或泥工的方法完成每一个故事角色,然后让幼儿边演示,边讲述。这样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独立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3.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持之以恒。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不稳定性,他们的兴趣是随意的,脆弱且短暂的,应特别注意培养和强化掌握一些正确的阅读技巧。(1)爱护图书:教育幼儿自己管理图书,养成爱护书的好习惯,如果图书坏了,让幼儿自己学会修补,坏的不能再补后可以把图剪下来贴在白纸上,供续编故事时使用。(2)阅读姿势:督促幼儿在看书时身体要坐直,书放平,不能在强光和暗处看书,眼睛和读物不能离太近。(3)阅读的方法:教幼儿认识封面,封底。按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看书,边看边点读。老师正确的阅读方法能给幼儿起一个好的直观示范作用。

4.家园合作,指导家长进行有效亲子阅读。早期阅读活动离不开家长的帮助与支持,因此我们通过家园专栏,发动家长参与此活动中,让家长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孩子爱不爱看书,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我们要求家长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的图画书。在家里,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变得更加浓厚,阅读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四、结语

幼儿期是幼儿语言思维发展最关键、最活跃的时期,而早期阅读对幼儿的人生成长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通过早期阅读的开展,幼儿的思维活跃,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很快。所以教师在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方法上更深入地进行研究,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素珍.浅谈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途径和方法[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年Z1期.

[2]张丽琴.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和习惯[J].吉林教育.2011年20期.

[3]王晓霞.幼儿早期阅读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1年05期.

猜你喜欢
现状意义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