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

2015-10-21 17:00徐永燕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含义问题

徐永燕

[摘 要]教育理念决定教学模式,随着教育理论不断地更新,教学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新课程目标注重培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互动交流的关系,这种目标催生了新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更加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含义;问题;策略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中缺乏体验过程的激情,这不仅使教学变得索然无味,更扼制了孩子们的素质发展。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魔咒,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谐,学生之间也在互动的过程中深化情感交流,增强团队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

一、互动式教学的含义

所谓“互动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积极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以学习自主化为重点,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人性化”信息交流渠道畅通为特征,使课堂教学能真正适应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地使师生在诗意般的课堂中,共享生命成长的快乐!

“互动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交互”发展的过程。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强调老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和点拨的作用。尤其,重视在构建新知过程,教师侧重于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与生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地完成新课标对教学过程要求必须实现多目标育人过程的任务。

二、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形式上。课堂互动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但学生作为课堂互动双方中的一方时,可以学生全体、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三种身份出现。这样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可组成多种形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但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互动主要表现为以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的交往形式上互动,其大部分时间和内容体现在课堂组织,讲解,提问,练习环节上,交往时间相对密集。在讲、听与做的安排上,往往是教师自己滔滔不绝的“讲”与“问”占多数,学生只能被动的“听”与“答”,以致失去互动的真正意义。而生生互动需要经过教师的许可,往往效率比较低,机会比较少。

2.内容上。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我们检测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们就把完成教学任务作为目的,以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为教学重点,课堂上的互动以认知互动为主,忽视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因此常常会出现只遵从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的现象。

3.深度上。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常常听到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热闹,但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没有思维的碰撞,表面上是互动,但还是教师引着学生“钻圈套”的方式,即表面动而心并不动,是一种静态下的被动式互动。

三、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的策略

1.角色转换。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要善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要适时放弃易造成师生对话障碍的三尺讲台,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同时也提倡和学生换一下角色,让学生上台做老师。如在“辩论赛”和“一题多解”时就可用这种方式。这样的角色转换,让课堂气氛更融洽,让学生的学习更投入,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2.让学生自主探究。一个好的问题能给人以方向和动力,能让探究者朝着问题所显示的心理目标努力迫近。因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仅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的选择,还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作多种假设与猜测。而不仅仅是按既定程序作一试就灵的验证。当教师把关键性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就可以放开手脚尽情地探索,使互动有了空间和迫切的需求。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这样引导:“同学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生活中有时还需要我们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请你们拿出课前发的画有平行四边形的纸,谁能想办法算出纸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实践活动:有的学生在画,有的同学在量,有的学生在计算,有的学生在和同桌商量,这样的互动就成了学生內在的需求。在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力求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

3.丰富互动的教学方式

(1)创建适宜的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首先可以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减轻机械记忆的负担,从深层次去理解和把握数学知识。在恰当的小学数学情境中,学生通过自由问答、限时训练等途径进行系统、大量、反复的练习,逐渐形成数学思维。我们也可以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上讲台讲解,这对于喜爱表演的学生的吸引力很大。通过学生的讲解,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增强,形成学习数学的热烈氛围。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演示来进行情境教学。通过直观演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通过演示,能增强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也让学生耳濡目染,形成规范的解答过程。

(2)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三维动画等进行教学。这些现代技术在表达上更直观、更形象,学生也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讲授新课时,教师可通过适时的点拨、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积极思考;复习旧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复习效果。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中间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组内学习较好的学生锻炼了讲题能力,对问题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并且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学困生也得到了帮助,有了一定的进步。小组之间通过合作,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从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竞争意识与学习的动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如,上课前三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解、总结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就对重要内容进行强化,加深印象;上课后,教师再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完成学习探究的任务。

四、结语

数学教学是一种立体的、互动性很强的学科,充分利用教学互动方式能更好的发挥群体的优势,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使学生变得更加有效率、有创造性,师生在互动中得到积极的交流与沟通,,对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小学教学新课程教学设计》[M],王祖琴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3] 杨小微,课堂变革中教师智慧的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2013(22).

[4] 明庆华,程思辉,论和谐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2(5).

猜你喜欢
互动式教学含义问题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虚荣的真正含义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五星红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