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途径探讨

2015-10-21 17:29刘汉华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育改革信息化建设

刘汉华

[摘要]在当今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状下,高校的教育能否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创新,顺应信息化的潮流,这是我们目前应该跟进的观念与思想目标。因此在学校硬件条件与软件实力等方面仍旧存在较多问题的现在,如何跟得上信息化的潮流是我们当前应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改革

1、高校教育信息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通讯技术与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多种多样的信息交流手段渐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所以现代化教育应该利用好这种高科技手段,通过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教育资源共享网络等手段来讲高校教育的质量提高一个台阶,这正是信息化社会对于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历史发展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信息化教育素质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面错综复杂的信息大潮时对于信息的筛选与处理能力,这表征了一个学生在现代社会获取知识与技术的能力。

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仍旧处于一种资金与物资都较为匮乏的阶段,同时因为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导致我国教育发展十分不均衡,除了少数高校拥有大部分的优秀教育资源外,其他学校的教育水平均较低,很多学校在信息化教育也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教育水平不可同于而语,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硬件教育设施的配置上,我国处于很落后的水平,只有国内几所世界一流的院校拥有搭建在校园网平台上的互联网教育设施,其他学校还停留在机房式的教育模式;同时软件设备也落后于其他国家,同时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也都较低,不足以达到较高水平的授课水平,所以由此可见我国在信息化教育方面处于严重脱节的状况,这就让我们当代人肩负了十分沉重的负担与责任,从自身做起,加强信息化教育的落实与发展工作。

2、加强信息化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教育对于当代学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其可以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授课相结合,做到相辅相成的辅助效果,一方面提升教师在课堂授课的效率与内容的充实度,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有着更为方便的渠道来复习与整理教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这样可以将我们高校的教育水平提高不止一个档次。因此对于信息化教育的衡量标准我们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信息素质来表示。

信息素质作为衡量教育手段科技含量的主要参考指标,同时其也是对于学生从众多繁杂的信息海洋中提取自己所需信息能力的表征。信息素质包括几个方面,其中有意识、能力与道德几个方面,在当今社会上由于信息的复杂性与包容性,导致很多信息内部含有不良的杂质,因此学生能够通过道德素质来有效的过滤掉那些对身心无益的部分,这十分需要学生具备信息素质的能力;同时面对冗杂的成堆的相关信息,学生如何能够迅速快捷简便的选取出对自己研究方向有裨益的信息群,这是一个能力素质的体现。因此在这个繁杂的社会信息大潮中,我们高校教师要通过加强信息化教育来充分的巩固学生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最便捷的途径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3、加强信息化教育的几点建议与决策

3.1过硬的教师队伍是顺畅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在培养学生信息化素质之前,我们应该保证自己的教师团队有着过硬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有较高的信息化处理知识、科研水平以及先进的信息观念,这样才能担负起传道授业的重要责任,但是由于当前教师团队的年轻化,导致很多中青年教师并没有经历该方面知识的培训与学习,在实际的教育中略显捉襟见肘,因此学校方面应该主动的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通过校内的计算机培训、互联网知识讲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信息化大潮对我们教育工作的影响等方面的学习,在学校内部培养一批有着国际信息视野的优秀年轻教育人才,同时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积极运用所学到的多媒体技术,让整个课堂更加充实与高效,通过多种教授方式的结合,让课堂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样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信息化视野与接受能力。

3.2具备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团队是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学校这个自由而开放的场合,适当的管理也是十分必要与关键的,尤其学校管理层均为中老年人作为领导的现状,其对于管理十分在行,但是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却很差,当然现在相关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目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改善这种:首先是学校直管部门通过配置符合学校当前现状的培训来对高层的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指导,让其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积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有效管理;其次加强校园管理部门与信息化素质教育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实时的报告学校信息化的进程与发展情况;最后通过定期召开部门信息化工作例会,来通报近期信息化管理过程发现的问题与疏漏,进而通过相关部门的综合调度来实现中长期的既定目标与信息化管理的实践。

3.3良好的信息化素质是当今衡量人才的关键指标

在当今社会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衡量中,信息化素质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考虑依据,因此作为现代学生培养的重要温床,高校应该从学生入学之初就抓紧信息化方面的教育,同时就一些就业出口较窄的专业重点培养其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同时跟进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对于学校的建设也应该以人为本,加强图书馆相关方面图书的购进,同时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在学生课余时间添加相关技术方面的讲座与培训,进一步的拓宽学生的眼界与信息化接受与处理能力,让其更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朱顺兵.高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01:9-12.

[2]刘辉,周艳玲,许弥韬.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3:146-148.

[3]杨皎.信息素质教育: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88+93.

[4]贺淑娟.加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104-106.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教育改革信息化建设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