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党校系统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几个误区

2015-10-21 17:29王志国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误区

王志国

[摘要]党校的教学改革应该与党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多项改革措施的列举中选取最合理的教学改革方式,推广研究性教学模式,防止个人搞特殊性,走捷径,不重视理论指导,避免虚假实践和走马观花的误区。

[关键词]党校系统;教学模式改革;误区

一、简述党校系统教學模式改革

党校教学是党校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保证。作为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教学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师讲授效果和学员接纳程度。

所谓教学模式改革,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倡导一改以往政治理论课“我讲你听”的课堂“大满贯、独言堂”的方式方法,强调教学过程中突出学员主体性和参与性的各种教学模式。甚至走出课堂,到特定场所参与体验、互动交流都不足为奇。这些新模式包括研究型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等,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尤其是盟市级以上党校,多次举办师资培训班,推广各种新教学模式。这对党校系统提高培训质量,丰富培训生活,壮大师资力量和水平都大有裨益。

俗话说“教无定法”,没有适于所有培训机构和所有教学内容的“普适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的不同,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在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氛围下,创新成为教学模式改革一个重要关键词,然而,改革总是和风险并行,值得注意和警惕。

二、党校系统教学模式改革要避免的几个误区

1.寻求捷径,理论基础荒废

很多新教学模式因为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现场的气氛,所以受到教师和大部分学员的欢迎,部分教学方式还成为了教师讲课过程中经常利用的方式之一,可以防止过多的理论知识给学员带来的枯燥感。对于学员而言,各种新教法课,上起来也比较轻松愉快。然而,我们必须铭记“党校姓党”,党校的教学内容关键是要反映党的方针政策,党校作为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要场所,是提高党性修养,理论武装工作的主要阵地。通过发挥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的合力,提升学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只有用理论的内在魅力去打动和说服学员,才能使学员在思想上得到启发,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在实践中得到指导。要始终坚信“真理为王”,讲课,尤其是讲党课,玩不得半点“花架子”,讲授模式仍是未来党校教学模式的重点。

著名学者列宁在其作品中就强调过理论灌输对党员的重要性,理论“灌输”可以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的思想治工作作风。毛泽东1943年8月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曾说:“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当今条件下,坚持和发展灌输理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意义重大。

党校教学的根源说的就是党中央的基本路线、价值观、执政理念等。提升干部党性修养和自身素质,对党对人民忠诚。在教学模式改革的推动下,我们既不能固守传统教法,也不能简单地否定讲授式教学,但理论讲述不可偏废,走入重形式而轻内在的误区。究竟要采取什么教学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加以确定。

2.形式主义严重,走马观花

党校教育中的主要学院就是一些政府领导,党校教育要对学员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党校教育就是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形成理论与实际的融合和深度结合。党校教育不仅可以采用一般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运用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结合,提高学员的党政水平。这是党校课堂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个好的开端。

对于现场教学与社会考察的场所应该慎重考虑,与传授内容相结合,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要不然会阻碍调查研究。另外,对于书面上的理论指导要能够克服。真正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给各级官员提供集体调研的机会,讲实话,察实情,要有所发现,有所思考。

3.防止特立独行,过于注重形式

党校教育中,应该采用创新精神推动党校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改革模式的有效运用,取得了诸多成绩,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拓展训练等方式确实提高了培训质量,如果培训方式单调,势必影响培训效果。不过我们必须注意改革创新应该有的放矢,必须着眼于课程的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取决于党课的内容。决不能为方法而方法,在推广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时“一哄而起”,标新立异。

党校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任务的实现,一定要选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谈过方法的重要性:“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这段话极富哲理、形象而生动。还是以“过河”与“桥船”为例,现在,我国的科技发展较为迅速,有多种形式可供大家选择,可是不能一味的寻求捷径,而忽视客观规律,不严格控制成本,穷尽脑汁,变着花样的想法子过河。“合适”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倘若教育中过于注重形式,那么就会与党校的培训目标相悖,无法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升实际的应用能力。对于青年教师的工作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一旦发展方向有所偏差,那么无论是理论或是实践都会变成空中楼阁。现在,我国党校人员还处于不断更替状态,年轻教师和基层教师的关注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点,鼓励创新的同时要打牢理论基础,提高理论解读的能力,并将所学用于工作实践。

三、党校系统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党校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其方向必须能够把握好,这就需要党校教育要找准发展的定位。因为党校教育主要是针对党政干部,其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就是要通过对其培训,实现党性涵养与工作能力的提升。定位决定内容,内容决定形式。无论采取什么模式进行教学,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形式必须服务于内容。

在我国近些年的发展中,国家的党政干部更加趋向于知识化、专业化和年轻化。在一众青年学员当中,也有很多高学历人才。其知识视野较宽,有很多学习机会可以提升自己,其与教师的理论文化差距明显缩小。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又有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型的教学模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更多的体现出“教学相长,学学相长”,通过研究式学习,互动讨论提高自身能力。

四、结论

现在,我国的党校教学模式还处于初始阶段。我国的党员干部应该善于总结前人失败的经验,发挥创新精神,不断推动党校教育向前发展。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探索之后,就应该比较和研究不同教学模式的长短、优劣,寻找能更好地实现党校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及其具体形式,并在一定范围内加以提倡和推广。只有通过大力的推广和提倡,才可以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发扬创新精神,使其抓紧完备,全面提升党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谢煜桐.《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解析[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12.

[2]张瑞红.党校系统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N].学习时报,2008.2.11.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改革误区
过敏误区,你中了几招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网络平台下大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改革
《日语听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项目中期报告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