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开源软件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2015-10-21 17:00范庭豪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11期

范庭豪

[摘 要]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标志着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因此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了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成为了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开源软件是一种成本低、性能优越并且适用性广泛的新型软件,近些年来开始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本文针对开源软件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几点研究。

[关键词]开源软件;中学信息;技术课程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并且逐渐成为了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为了契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引入信息教育课程,并且也开始积极推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和研究成本更低,适用范围更广泛的教学软件成为了该领域学者的首要任务。

一、开源软件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计算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的趋势下,小学教育中已经开始引入计算机课程,这样一来中学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引入开源技术后,学生对软件造作要点的接受和消化都会更加容易。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新的教学软件也必然会存在“想要好好研究一下的心理”,就是要借助学生的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源软件对于学生来说存在很多新鲜感,恰好符合了中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最后,微软所出产的很多软件,为了能够方便用户使用,在操作上都是非常简单的,样的软件虽然消除了学生操作困难的问题,但是却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开源软件能够很好的克服这个问题,学生运用该软件,可以使用,可以进行源代码查询,还能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一定修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与资源共享。

2.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道德习惯的养成

中学阶段学生的道德修养正处于发展的阶段,这个时候教师和学校都必须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自身修养。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软件使用观念。从目前微软出品的产品来看,价格一般都会比较高,学生没有能力购买,就会选择使用盗版软件,教育要从细微处着手,要以德为先,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使用盗版软件的行为是不对的,接着在借助自己和学校的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条件。引入开源软件,学生不需要支付费用,能够随意下载、传播和使用、修改,这并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有效解决了学生使用盗版软件的问题,并降低了投入成本,在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

3.有利于教育开放性原则的实现

中学阶段除了要奠定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外,还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可以说知识是人类的共通财富,这也决定了知识的开放性,但是从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来看,统一采用微软软件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使得教学活动受以及学生思维都受到了极大的局限,这与开放教育开放性理念是相违背的。开源软件的重点在于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共享性以及合作性,能够很好的克服以上问题。

4.从安全稳定性角度

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得网络存在很多漏洞和不安全因素,一旦系统感染了病毒,就会给学校的计算机系统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通常来说学校所使用的计算机配置不高,软件数量的增多非常容易导致系统整体运行速度减慢,所以学校计算机设备系统通常不会加装必要的杀毒软件,这样的系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开源软件本身就具有非常强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即便是不加装杀毒软件以及防火墙,也能够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

二、开源软件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1.“信息技术基础”作为基础和入门课程,需要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因此我们没有抛弃原有的以微软的软件为体系的教学大纲,而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部分开源软件的内容,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操作系统部分,除了Wuldows系统以外,还还结合了Linux系统发行牌的使用。ubuntu是一个图形化的Linux系统,拥有和Windows类似的桌面操作方式,具备Windows基础的学生很容易上手。

为了对比两种操作系统的差异,我们讲授了常用的Linux命令,还教会要学生用1s.cp.rn等命令管理文件,用ifcofig查看和配置网络连接,用ssh,telnet命令登录远程主机;同时,还介绍了Linux命令行模式下的文本编辑器vi的使用。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对操作系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一门面向计算机和数学基础较好学生的选修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计算机通过程序求解问题的原理和过程,并初步掌握程序构建技术。本课程原来是基于VC6.0讲解C语言编程,但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程序的构建过程完全掩盖在一键完成的图形按钮之下,学生对许多技术细节不清楚,造成了学生对程序构建和程序调试技术的模糊理解。我们引入了在开源软件领域广泛使用的GNU开源工具链,通过让学生掌握各个分立的工具cpp,ccl,ld,gcc和gdb的使用方法,使学生深刻认识了程序构建和调试的完整过程,理解了算法、编程技术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关联性。

三、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开源软件能够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且符合了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从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情况来看,它还属于新兴的领域,因此在发展和应用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材的开发和使用,以及课程体系的整合等等,但是随着我国计算机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开源软件的应用前景依旧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丁杰.基于开源软件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2(05).

[2]熊伟,李军,陈荦.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开源软件应用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