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业建筑设计原则及方法探究

2015-10-21 17:12罗淑敏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商业建筑设计原则方法

罗淑敏

摘 要:建筑师在设计商业建筑的方式和作用都发生了改变,不同的策划定位,商业特色和地方人文都影响着商业建筑的模式,设计合理、科学的商业建筑,能够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阐述了大型商业建筑设计理念及原则,从而针对大型商业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建筑;设计原则;方法

商业建筑一般投资规模大,风险大,周期长,经营成功的回报也大,不同商业形态决定不同商业建筑的形式,而商业形态又取决于市场的定位,而定位准确,建筑师才能对商业建筑各种功能,物业,设施要求有充分了解和有效组织,而且不同的商业建筑策划思路产生不同的商业建筑设计作品,投资产生的经济效益差异较大。以下将简述某商业建筑设计的要点。

1 大型商业建筑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在城市大型商业建筑最突出的便是外形的设计,体现商业建筑的风格,设计师通过对材料,色彩以及比列,甚至结合光影来设计出个性的建筑风格,结合商业建筑用途凸显不同的商业气氛,创造形象,吸引顾客。

如“北京茶馆”、绍兴咸亨酒店,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设计里就渗透着还旧的理念,这样的商业建筑能勾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时间倒流,在这一设计中,建筑造型和细节运用了历史上曾出现过的造型提炼出的抽象或者具象的造型,这种历史符号,旺旺应用于餐饮旅店和博物馆的建设中。

2 大型商业建筑设计原则

2.1 客流规划

商业中心是消费中心,从经济效益上讲,商业中心必须满足整个城市消费市场的要求,争取尽可能多的顾客;从成本效益上讲,要争取最大的聚集效益,要求最大限度地利利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所以,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形态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2 交通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是联系顾客与商业设施的载体。因此,它是制约商业聚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商业活动的经济原则要求有尽可能大的吸引范围,保证尽可能多的顾客方便地到达商店。因此商业设施的选址必须是交通可达性最佳的地点。在商业的追求最大货物销售范围的原则下,选址应使交通费用达到最小。所以商业中心交通可达性最佳的实质是:所有购物出行者到达中心的出行时间总和最小。

2.3 商业环境

选择店址应考虑设店地点附近的商店的规模和数量,如果在同一地区内已有过多的同行业商店,势必影响商店的经营效果,此为趋异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顾客希望就近广泛地比较选择商品,以及希望一次购足所需的商品,有些商店又有集中趋势,相邻而庙,此为趋同性。

一般来说,比较专一的商品,顾客希望有广泛的比较和选择余地,希望有集中的专门店 这种顾客以购买一类商品为目的,对商业气氛、娱乐性、环境没有过多要求,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商品,并比较其质量、價格等因素。

另一种特性就是共生性,即指商店依赖于为其他原因而来的顾客,如商业中心区的小型商店设于大型商店附近,主要经营小商品,以品种齐全而取得优势。或开办大商场不能提供的小型服务业,有的经营连带消费商品的商店相互邻拦,互为补充,便利顾客。

2.4 地形特点

选择店址还要分析地形特点,主要选择能见度高的地点,如选择在两面临街的地点能见度就最高,并且可以扩充橱窗面积,增辟出入口以减缓拥挤,这是最好的设址地点。位于街道的入口处、公共场所的迎面处都是能见度高的地点。有的地点如位于街道的凹进部位能见度就差。

3 大型商业建筑设计方法

3.1外观设计

建筑外观设计是一门集美学、建筑学和地理学等于一体的综合学科,综合各种建筑设计的要素体现建筑的外观造型,需要对建筑外观的色彩、肌理和质感等细节进行协调,鉴于现在建筑物所在的地区环境的差异性,所以建筑外观设计要具有可变的弹性空间,建筑设计师本身要利用自身的艺术修养,利用设计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发散性的创造性思维改善外观设计效果,使得建筑外观设计朝着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建筑外观色彩设计的表现方式具有多样性,但无论哪种设计手法,最终都必须突出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整体感、建筑本身的美感和形式感等

外观设计手法有:

①运用当代高科技手法。高科技喜欢丛结构形式、材料工艺、建筑设备等方法入手,用最新的材料,尤其是硬铝或合金材料,以夸张暴露的手法塑造建筑形象成为商人们卖弄财富炫耀实力的标牌。富于表现力和现代美。

②动漫卡通手法的运用。卡通形象鲜艳、活泼、轻松,深受大众喜爱,想这种可爱幽默艺术形式自然而然的被建筑师们引入到商业建筑设计或者活动主题设计中,为大众所喜爱是消费的先决条件,迪斯尼乐园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

③传统美学的设计手法。古典美学追求的是和谐、统一、完美的美学意境,商业建筑设计通过严格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来实现这个目的。

3.2内外流动的空间营造

内部空间是商业建筑中最大最具特色的节点空间,它在竖向上的通透连续性使建筑室内空间产生流动感,成为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的焦点所在。中庭的功能通常可以归纳成四类:文化功能、经济功能、庇护功能和容身功能。当前,中庭的庇护和容身功能渐渐削弱,越来越多的商业中庭开始向趣味中心的方向发展,中庭成为大容量,变化丰富的空间。

大部分商业建筑购物通都采用了室内外化的空间设计方法,除了根据主题的趣味软装,还通过空间大小的收放、色彩和形态的变化,以及各种店铺装饰来丰富街区的表情并设计了河流、街道、庭院和广场,制造出街区空间的效果。

部分商场中庭底部也会设计舞台以供不定期的活动使用。顶棚大部分采用透明球面设计,阳光和星光从顶部倾泻而下,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进一步加强了室内外空间的渗透。

公共设施也是是内部公共空间营造环境氛围,形成场所特征的重要手段。公共设施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和便利,吸引顾客停留休闲并刺激消费,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和商业气氛。如人们在座位的选择上通常需要一定的私密性、领域感和安全性,因此座椅的布置存在着边界效应。除了休息设施之外,顾客还需要其他设施,如儿童游戏、运动设施、残疾人扶手等,这些设施虽然繁琐,却体现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细节方面的因素。

3.3回归自然的景观设计

景观规划时要了解商业建筑的用途,顾客的消费体验,同事也要了解土地承载的容量,内部空间结构,以及,在满足基本功能的情况下,景观设计应具有保护性、循环性、创新性等。“智者乐水”,水是灵性和智慧的象征。湖畔水边、边坡的营造如新加坡圣淘沙的景观设计项目,岛中心树阵广场,就是一个休闲的多功能客厅,配备小型舞台、花池、座椅。河水绕着广场而过,河岸呈自然排布,整个广场如同漂浮于水面之上,景观渐变,韵致盎然。门口广场,充满遐想的枯山水边,点缀雅致咖啡座,因地制宜精雕细琢出瀑布叠水,于国际贵族奢侈的生态圈中,畅享大自然馈赠的无限静谧,可拾阶而上的下沉式庭院、旖旎坡景、雅致小品、具有质感、直接而又朴素的园林小品,动静相宜的韵律之美,呈现西方繁复美学与中式洗炼美学融合的特色。

4结语

总之,现代商业建筑的空间面积大,人流密集,而且功能更加齐全,其功能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也变得更为复杂。因此为了使现代商业建筑的功能空间布局更为合理,流线设计更为科学,就需要从顾客的爱好、愿望、审美情趣、民族习俗等要求出发,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合理选择和组合交通空间、展示空间、服务空间以及休闲空间,形成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空间布局,同时还要合理组织交通线路,避免出现顾客、员工、商品三条流线的交叉和干扰。

参考文献

[1] 倪茜. 浅析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理念[J]. 商业时代,2009(12).

[2] 王勇. 综述商业建筑开放空间的设计[J]. 科技资讯,2009(3.5).

猜你喜欢
商业建筑设计原则方法
关于商业建筑设计要点的研究
浅谈基于商圈理论的商业建筑设计
探讨商业建筑中暖通空调通风设计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商业建筑中庭空间绿色设计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