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

2015-10-21 17:25曲云龙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发展方式智慧城市城市规划

曲云龙

【摘要】目前智慧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流行形式,也成为优化城市发展结构、促进城市经济水平提高的新模式,因此,智慧城市影响着城市规划,对其规划和建设也应该进行合理计划和探索创新。本文主要从智慧城市的含义以及城市规划的现状和问题等方面的内容来引出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创新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智慧城市;发展方式;城市规划;创新

引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全球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得以加快,但也伴随而来的是城市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城镇人口急剧膨胀、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等“城市病”问题,此外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的再次重创,致使全球大多数城市的发展受阻。因此探索并创新城市发展动力,来有效解决“城市病”的难题,成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工作重心。在这种背景下,智慧城市便产生了,它被认为是全新的城市发展观念和范式,并很快被全球城市发展与规划确认为关注的焦点。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有序管理的重要根據,是“对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安排、土地利用以及各项建设的全面部署、详细安排和实际管理”。而“智慧城市”的新型发展理念必将对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产生一定的影响,城市规划应该进行合理地创新来不断完善促进城市的发展。

一、智慧城市的含义

一般而言,所谓智慧城市即通过智能化的感知、建模、整体分析、集成和处理,以更加精准和动态的方式来使城市管理、城市运行和城市生活得以优化,从而让城市达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智慧”状态,即城市发展新方式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网络联系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形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便民高效为主要特色,成为信息化、城镇化和工业化为主要特点的“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范式。

二、当前城市规划存在的实际问题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虽然城市发展的速度较快且过去10年里其复杂性大大增加,但是城市规划却没有进行相配合的协调改革变化。并且传统落后的城市规划理念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规划面临着一些相同的问题与困难,这些都限制了城市发展能力,使得产生了以下若干问题:

一是作为城市规划现实表现的城市,未能切实满足市民需求;二是城市规划没有统筹协调好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三是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中,城市的公共供给无法满足需求;四是“不在任期内”、“与我无关”成为制度上失效的普遍表现。

三、“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

通俗地说,在“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就是智慧化、信息化的城市规划,具体指依照相关先进理论,真正地秉持智慧理念,运用系统化、结构化、智能化的技术与工具,进行科学研究解析、整合成互联城市数据,并最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在“智慧城市”背景下,为解决进行城市规划时存在的相关难题,本部分主要从规划理念、规划根据、规划重心、规划方法与工具等四个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并提出科学建议。

(一)规划理念

准确把握系统之间的关系和规划的预期效果。针对当前城市规划存在的难题,需要一套以服务市民为核心,使用系统的方法和工具来收集、分析数据来制定决策,协调公共利益与私人权益的关系,同时满足市民的切实需求。每个城市都是由密切相连的多个系统结合而成的,包括经济、交通运输、住宿、文化教育、公共安全、医疗保健、政治建设等。因此智慧城市的构建必须准确了解城市当前核心系统之间存在的交互关系。为了促使城市规划人员和相关政策制定者们准确了解和管控城市的动态行为,IBM创建出了“智慧城市的系统动力学”交互模式,让使用者清楚城市核心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和产生的影响。通过使用这个模型能检验以后的中长期规划,且经过对仿真因果关系间的分析研究,规划人员可以看到实施的决策是怎样在各城市系统之间运行的,并因此来预测其实际运行效果。

(二)规划根据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具有指导性的文件。为了适应“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需求,必须修订并不断完善与之配套的法规体系,以此来为城市规划的科学制度和实施提供法律法规保障。截至2011年12月,我国初步计划要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144个,预计需投资1.1万亿元,由此可知各个城市规划面临着很大的调整需要和挑战。因此从国家方面来制定具有引领性的、创新性的城市规划的相关政策法规是很重要的。

(三)规划重点

首先依据城市“智慧”发展的理念标准,研究出真实体现理念目标的科学指标体系;其次要将定量指标转化为合理的空间布置形式;最后将多元化目标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步骤。以下是从城市综合规划、城市整体布局、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城市环境规划这四个方面来展开分析城市规划重心。

(1)城市综合规划。对城市发展起支撑和约束的因素,例如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进行系统综合评价,通过采集、研究、计算数值和建模来科学利用资源,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等,并精确划分何为适建区,何为限建区和什么是禁建区。

(2)科学的城市布局。利用科学手段评价城市地质、气候等相关的环境数据,统筹兼顾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需要,为城市的合理建设和相应区域的土地挑选给予科学的标准,从而促进协调的有机整体的形成和发展。

(3)创新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智慧城市对主要基础设施分布和交通布局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对城市道路交通分布和基础服务设施实施智慧布局和建设,可以大大降低资源的浪费。

(4)城市生存环境规划的智慧。由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可以使水、电、气油以及其他资源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并且可以降低资源的消耗浪费,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城市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规划方法与工具

推动城乡规划方法与工具的开发与合成。“智慧城市”通过系统化、结构化、智能化整合数据,运用数据建模等手段,进行数据的定量化、模型化、可视化分析,进而形成规划布局的优化方案。对应的城市规划工作需要做合理的分析、空间模拟和工程项目设计,开发、集成众多的技术模型,这就意味着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规划需要有关专业技术的开发与集成的速度得以加快。

四、结束语

现阶段在智慧城市背景下,主动打造创新的城市规划,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开展城市规划管理的新范式研究才是关键。不可忽视的是,每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各不相同,因此,立足现状、科学理性发展也是应该遵循的客观准则,并要不断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城市规划道路。

参考文献

[1]沈阳. 浅谈“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J]. 上海城市规划,2013,02:25-29.

[2]王广斌,彭荔,杨洋,马国锋. 基于城市规划视角的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思考分析[J]. 上海城市规划,2013,02:1-5.

[3]王广斌,范美燕,王捷,张文娟.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J]. 上海城市规划,2013,02:11-14.

[4]王芙蓉,迟有忠.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规划思考与实践[J]. 现代城市研究,2015,01:13-18.

[5]卫校飞,程大章. 城市规划理论与智慧城市[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04:18-24.

[6]徐刚,李林琦.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规划平台研究[J]. 城市勘测,2014,02:34-36.

猜你喜欢
发展方式智慧城市城市规划
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与对策研究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