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能力的路径选择

2015-10-21 17:29赵敬欣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特种设备监管

[摘要]随着社会安全生产意识的不断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强度不断增加,以科学的态度审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自身所面临的种种风险,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要主动把握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服务新常态,完善体系,强化审查,持续提升质量管理,充分发挥技术机构优势,全力支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工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键词]特种设备;监管;路径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质监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保证消费安全,因而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质监工作首先是要保证消费者使用到放心合格的产品。围绕节日商品、公共安全类产品、儿童用品、建材产品等与民生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特别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产品和质量状况不稳定的产品,发挥质监职能优势,强化执法检查,通过多措并举,狠抓执法检查,组织开展专项整治、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不符合强制性认证、制售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环境。

一是建立质量监管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开展特种设备检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持续、稳定、有效地运行,要采取重新修订、开展内审、管审、及时修改作业指导书等方法,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为了加强检验工作质量,推动质量体系文件有效运行,可以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修订。抽调专人成立修订小组,本着便民、服务、快捷的原则,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简化监督检验受理流程,进一步增强体系文件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检验检测程序的科学规范。把特种设备安全纳入“大安全”范围,实施各级负责、分类考核。由政府、政府下辖部门、质监部门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监察职责,由政府属地管理部门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明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单位,最终落实到人。构建应急救援体系,采取24小时开通应急投诉电话,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中心,聘请科研院所及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专家组建应急救援咨询专家,成立电梯、起重设备、大型游乐设施及危化品应急救援队。提高政府应急救援处置效能。

二是落实长效管理制度。积极探索由一般性监管向技术性监管转变。并逐步建成特种设备综合信息平台,在探索由一般性监管向技术性监管转变方面作了有益尝试。随着相关信息的完善,将实现全市特种设备的动态监管和数据共享。广泛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质监局可以通过政风热线、新闻面对面等直播节目,宣传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解答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商场,全方位、分阶段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法》宣传培训,使特种设备安全教育深入人心。积极探索特种设备日常监察、举报督察、源头监管、年度考核、安全例会、教育培训、情况通报等制度。在实践中抓住三个重要环节:一是注重收集隐患信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目的在于消除安全隐患,而关键在于发现隐患,注重从检验机构和处置中心的通报、日常检查中的直接发现、群众的投诉举报、推进落实主体责任过程中企业自查收集隐患信息。二是联动执法。在检验检测的基础上,把安全监察和稽查执法有效联动,做到检验及时发现隐患,安全监察督促整改,立案查处强制整改三位一体,互为统一。三是监察与服务相结合。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寓监察于服务之中,寓服务于细节之中,做到追求安全第一的目标统一,整治隐患的工作同步,把安全监察与服务企业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效果。

三是确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点。对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是国家赋予质监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进一步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能职责,加大依法监管力度,提升技术支撑水平。严格生产源头监管、使用环节监管、检验环节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着力抓好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特别在机构改革、职能调整过程中,要保证各级监管力量相对稳定并得到加强,能够切实担当起履行职能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责任,为实现“保安全”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认真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抓好企业安全第一负责人的责任落实,增强企业安全意识,推动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的安全新秩序。全面落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岗位职责,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业务考核和安全培训,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做到持证上岗、规范作业。充分发挥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和专家队伍的主力军作用,努力为企业安全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深入開展安全隐患、风险排查整治。立足及早发现、切实预防,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别注重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特种设备安全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治理各类事故苗头。各地要针对本地区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与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起重机械、压力管道元件、气瓶充装检验、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环节的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消除各种事故隐患。安全监察、检验机构要开展联合行动,建立行政监察与技术监督联动执法的长效机制,形成执法打假的合力。

作者简介

赵敬欣(1976.05—),女,吉林通榆,大学经管专业毕业,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县级特种设备检验工作。

猜你喜欢
特种设备监管
浅谈如何做好地面集输工程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浅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实施科学监管 增强治理效能
浅谈如何做好特种设备的档案管理
安徽:部署特种设备专项安全检查
论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再管理
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思考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