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评价

2015-10-21 18:36吴丽萍
延边医学 2015年26期
关键词:定期检查健康教育

吴丽萍

摘要:目的:了解对婴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对于婴儿保健的优化效果。方法:选取周边社区婴儿共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定期检查参与率的差异,统计疫苗接种情况差异。结果:相关知识知晓率方面对照组为59.17%,观察组为87.5%;定期检查参与率方面对照组为65.83%,观察组为96.67%。疫苗接种情况方面,两组均存在推迟现象,但观察组推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婴儿家长对疫苗注射、必要检查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于降低婴幼儿由于未检查、未注射疫苗造成疾病的几率效果较好,适合推广使用。

关键词:疫苗注射;定期检查;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属于公共卫生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婴幼儿而言意义重大。婴儿阶段属于人生中的初级阶段,身体素质各方面均较弱,相对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1, 2]。随着婴儿年龄的增大,其活动量会不断增加,接触到的外界事物也在增加;换言之,婴幼儿会源源不断的接触到感染源,无法避免接触细菌、病菌。疫苗注射以及定期检查是保障婴儿健康的重要方式,但由于了解程度的浅薄,不少婴儿家长对此并不重视,造成疾病的出现[3]。本院基于这一背景,选取了周边社区的婴儿家长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健康教育对家长在婴儿保健方面的优化程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周边社区婴儿240名,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20名。每名婴儿仅选择一名家长,父母皆可。对照组中男性家长39名,女性家长81名;年龄在24-36岁之间,平均年龄28.2±2.4岁。观察组中男性家长41名,女性家长79名;年龄在26-37岁之间,平均年龄29.3±2.6岁。两组家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选取周边社区婴儿共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定期检查参与率的差异,统计疫苗接种情况差异。

对照组行常规教育宣传法,即在小区内部设立宣传栏并张贴画册与制作板报,同时平常也会向家长讲解疫苗防疫的相关知识。

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行健康教育,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①对相关人员进行健康培训:对开展健康知识宣传的工作人员予以培训,培训需系统、全面与统一,避免内容杂乱、零散,培训内容则主要包括与儿童健康有关的知识、实施细则、數据调查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培训时间持续2周。

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传授儿童保健知识、为何要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对于常见儿童疾病如何预防、为何要对儿童生长情况进行监测、母乳喂养有何重要性、营养应该如何搭配、儿童在接触不同食品或者药物后会出现何种反应、在接种疫苗前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以及会出现何种不良反应等。

③健康教育应该采取的形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与婴幼儿家长面对面交流、沟通。医护人员对于婴幼儿家长提出的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要一一耐心地进行解答,使家长了解婴幼儿保健的重要性,并习惯性、经常性地进行儿童保健。结合家长的职业、籍贯、年龄以及文化水平选取最科学的方式,使家长易于接受与理解。可在小区内部张贴与儿童健康卫生相关的宣传画,同时发放各种宣传手册,确保每位家长都会收到。此外,每月需对家长开展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活动,以加深他们的记忆并提起重视。对于较为特殊的家庭亦可实行一对一的方式,同时向各位家长开放电话咨询平台;利用电视、VCD在儿童保健科门诊每天按时播放婴幼儿喂养方法、婴儿操和儿童早教节目内容;医院经常开展大型婴幼儿营养咨询活动,利用家长带婴幼儿参加活动的机会,宣传儿童保健知识,为婴幼儿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医护人员可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儿童保健知识,传授儿童保健技术,特别是医护人员与婴幼儿家长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可达到预期的目的。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婴儿家长状态研究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定期检查参与率。研究结果显示,在知晓率方面,对照组仅为59.17%,观察组为87.5%;定期检查方面,对照组为65.83%,观察组为96.67%。两相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细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婴儿家长状态对比表[n(%)]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

2.2疫苗接种情况研究

本次研究统计了几种需要接种的疫苗在推迟注射方面的产生几率,对比两组儿童出现推迟的情况,比例越少证明疫苗接种知识了解程度越高。根据研究结果,在统计的几种疫苗上观察组推迟率均远远低于对照组,对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疫苗接种情况对比表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消除危害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健康教育属于公共卫生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婴幼儿而言意义重大[4-5]。婴儿阶段属于人生中的初级阶段,身体素质各方面均较弱,相对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随着婴儿年龄的增大,其活动量会不断增加,接触到的外界事物也在增加;换言之,婴幼儿会源源不断的接触到感染源,无法避免接触细菌、病菌[6, 7]。疫苗注射以及定期检查是保障婴儿健康的重要方式,但由于了解程度的浅薄,不少婴儿家长对此并不重视,造成疾病的出现。儿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健康水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在儿童成长与发育期间,家长是最重要的角色,其能够决定儿童拥有何种健康质量以及早期教育水平,由此可见,儿童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相关学者经调查后发现,家长并未熟练掌握与儿童保健相关的知识,因此应该采取形式丰富且类型多样的教育手段,以便于提高家长对于健康教育的掌握度,而后做好早期教育工作。而且,大量临床研究出表明,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婴儿家长对疫苗注射、必要检查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于降低婴幼儿由于未检查、未注射疫苗造成疾病的几率效果较好,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定期检查参与率。研究结果显示,在知晓率方面,对照组仅为59.17%,观察组为87.5%;定期检查方面,对照组为65.83%,观察组为96.67%。两相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例如部分学者通过研究后发现,家长虽然知晓疫苗注射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欠缺对疫苗以及病毒预防这方面的认识。而通过健康教育后,家长可教导孩子正确身体清洁的方式以及对饮食进行控制,同时加强定期检查,从而防止病毒感染出现[8-9]。

综上所述,对家长开展形式多样与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活动,能够提升家长对于儿童保健的认知度,并将其科学运用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提升婴儿定期接种疫苗与体检的概率,从而增强儿童的健康质量与早期教育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中华,何素兰,胡细娥,等.对急性中耳炎患儿开展家长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8):594-596.

[2]张礼,许厚琴,朱丽萍,等.中学生家长对青少年性生殖健康教育态度和行为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1):5117-5119.

[3]张德春,崔骊,李胜玲.健康教育对社区儿童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效果评价[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8):739-741.

[4]肖玉华,胡永林,沈晓明.家长健康教育对CP患儿ADL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2,27(5): 383-384.

[5]周咏梅,童仲华.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9):274-275.

[6]李小容,韦琴,孙俭凤,等. 情景教育模式在早产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0(4): 655-656.

[7]贺景云,邱桂华,万桂荣,等.家长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19):33-34.

[8]曾慧琴.健康教育路径对患儿及其家长哮喘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3495-3497.

[9]李华丽.调查分析健康教育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J].医药与保健,2015,(2):171-172.

猜你喜欢
定期检查健康教育
浅析道路桥梁的养护技术与措施
定期产检在预防胎盘早剥中的价值
空管二次雷达信号输出中断故障处理探讨
慢性自杀的12个表现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关于变电站接地网及接地电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