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环境设计

2015-10-21 17:17冯志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1期
关键词:绿化空间环境

冯志安

【摘要】人们在追求宽敞、方便的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追求舒适的建筑外部环境,也从基本的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怡然自得的室外环境也成为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外部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一栋栋钢筋水泥的房子挤满了我们周围的每一寸土地时,人们便产生了对绿色自然的渴望,作为设计者,我们应该在建筑与环境这对矛盾中寻找平衡点,追求环境与建筑的统一。

【关键词】居住宅区;环境

居住空间在经过理性分析后按功能需要把住宅、道路、绿化、各种配套功能合理布置后,住宅楼的投影与所占用地面积比例应控制在30%以下,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35%,并尽可能扩大,有的优秀小区甚至达到50%以上。居住区环境设计已成为评价小区规划品质的重要方面。

现在新兴的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优化,什么样的环境是最能使人感到舒适,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应本着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需要,做人性化的环境设计,创造多元化、多层次、活泼、生動有机的生活空间。居住区环境设计当中有特定的功能性,它是居住尤其是老人和儿童享用时间最长的室外活动空间,以下分几个面来阐述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特点。

1老年人的户外休闲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都使他们对所居住的环境有许多特殊的要求,老年人的各种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退化,感觉能力、观察能力、行动能力等逐渐下降或丧失,因此,老年人的行为空间和环境设施须补偿他们各种能力的降低,并应维护和锻炼老年人尚存的生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住宅区的环境必须有适合老年人健身、娱乐、休闲、交往的户外活动场所和适于他们散步消遣的空间。老年人更需要热闹的、有生活氛围,并能直接得到许多社会信息,便于到达和自然聚集的场所。他们在户外的活动绝大部分是一种社会性、集体性的活动。

2儿童户外游乐场所

儿童活泼、好动,但本身又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所以针对儿童户外环境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特点,对植物、树种的选择要注意安全、卫生,同时要把握好尺度的关系,符合儿童的尺度关系,并赋与其一定的趣味性,尽量做到预教于乐,另外,儿童在户外活动的时候经常有家长的陪同,在儿童游乐场所也要同时考虑照看儿童的父母的场所,有机的联系起来。

3居民情感文化交流的场所

绿化不仅在生态平衡、游玩观赏等方面有其重要意义,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空气污染的程度越趋严重,人们居住在压抑、闭塞、公共空间越来越小的环境里,人与自然的纽带已经成为设计师在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居住区规划时要充分利用空间如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等手法给人造成接近大自然的感觉。

居住区室外环境的关键,是以人为本,通过规划设计手法,将住宅、道路、绿化、公建配套、市政配套在用地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尽可能采用地埋式电缆,选用造型别致的夜间照明灯具。创造有序的流动的小区空间系列。便捷的交通、安全宁静的环境、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流水、令人满意的公共建筑,齐全的市政公共设施,构思新颖、和谐的建筑,令人留连忘返的点线面连续不断的环境,精美宜人的建筑小品和假山水体。"人-建筑-环境"在规划设计中予以充分的体现。

3.1 建筑设计

居住区应精心组织造型新颖、色彩柔和明快、风格协调、布局活泼富有变化的建筑群体,采用长短结合、条点结合、错开拼接、适当点缀一些高层,重视建筑外部体型的处理,外装修、色彩、材料质感,阳台、沿口的配置与形式,住宅人口的变化,以美化小区环境、增强住宅的识别性,形成有变化、有韵律、疏密有致的居住空间。

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地方特色、文脉延续,即建筑的文化内涵。合肥琥珀山庄建筑的坡面屋、马头墙处理,体现徽派建筑的地方特色;苏州桐芳苑的粉墙黛瓦,反映了江南水乡的地域建筑文化。

3.2道路设计

居住区内的道路是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进入居住区的第一印象,因此它不仅是从一处至另一处的交通通道,还应是一条充满情趣的视觉走廊。因此对道路的线形设计、道路的用料,以及道路两侧建筑空间的处理,绿地、小品的布置,都要精心考虑,统筹安排。

3.3绿化设计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绿化使空气湿度增加而降低夏季气温,并能产生冷热空气环流而形成的微风,从而改善居住区的小气候,这就是"绿岛效应"。绿化能净化空气,吸附灰尘和有害气体,阻挡噪声,从而能够提高城市的免疫功能。绿化树木对建筑起到衬托、藏露作用,还能用绿化组织空间场所。绿化使人感到舒适,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居住区绿化设计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只有因地制宜,适地种树,才能使植物的生长习性与栽培地点的生态条件得到基本的统一,有利于植物的成活与生长,并获得理想的绿化效果。

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设计时可用不同高度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进行逐层配置。不同层次的植物最好能具有不同的叶色与花色,即使在无花时,也能采用绿色中具有明显不同色差度的植物,形成色彩丰富多变的层次景观,同时尽可能,使视觉空间与绿化空间保持一致。过去,有些小区沿人行道种植较高的灌木,使行人视线受到遮挡,"绿视率"大为下降,目前,许多小区沿路种植草皮,建筑附近和不遮挡视线的地方布置一些乔木和灌木,有很高的"绿视率",但夏天居民在骄阳下的水泥路上行走,毫无绿荫遮挡,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应在人行道两侧种植主干高度不小于2m的行道树,如法国梧桐、香樟等,既有利于道路成荫,又不遮挡行人的视线,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庭园草坪那嫩绿的香樟,后面衬有高高的墨绿色雪松,旁边植几株鲜艳的红枫,阳光普洒,微风轻拂身临其境,精神倍爽。

绿地内植物的配置可视布局的需要,采用孤植、对植、行列栽植、丛植、群植、绿篱、垂直绿化、花坛、花带、花境、草坪、水生花卉等形式。面积较大的绿地,在设计中可考虑适当布置水体假山、小径与广场等。树木得水而茂,亭榭得水而媚,空间得水而宽阔,所以水是较大绿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园林小品建筑在绿化中有画龙点睛之效,所以轻快、素雅、明朗、大方为好。为了能与周围的环境取得统一,小品建筑可采用竹、木等材料或仿木,仿竹等手法。绿地的道路主要为供人散步、游息,多曲折自由布置,以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路面可用卵石、红石板、碎大理石、彩色漏空植草地砖、预制砼块等材料装饰成自然美观的块状路面。设计的水体、园林建筑、广场、道路的宽狭、面积和体量都要与整体环境相协调。

一个居住区环境的好坏,不仅反映规划设计的水平,也是居民文化素养、文明程度的反映,又是社会管理、物业管理水平的反映。

对于居住区来说环境当然是越自然越好,这样才有亲切感,根据人们所进行的不同类型的活动,如散步、晨练、休憩、玩耍、交往、读书等而设计出不同的户外活动场所,如散步时一般希望有个线性空间,漫步其中呼吸新鲜的空气,伴随着鸟语花香才会心情舒畅,晨练呢,应该有一块面积适当的铺地,围绕在绿树丛中,舒适的座椅,而交往空间则要有私密性,减少外界干扰,在考虑些遮阳避雨措施就更好了。

有很多居住区把"家园"做成了"公园",让人难以接近,结果适得其反成了摆设。在高科技发展需要高思维、高情感的信息时代,人们更需要有富有精神情感的人文环境紧密联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的居住区要成为具有凝聚力和精神感召力的人性化家园,使生活在紧张、快节奏中的人们有一个可以放松、娱乐的"家"。

猜你喜欢
绿化空间环境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环境清洁工
我爱绿化
漫观环境
小猴栽树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论环境雕塑